中國百年股崩史
A股即便是潛規(guī)則遍地血流成河
依然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市場之一
不為別的只因為超強的流動性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文化
明知小概率事件也要前赴后繼
特有的國民賭性構(gòu)成了基本面
股市之初在英國在荷蘭是財富創(chuàng)造制度
在中國百年前誕生時就是一個分配方案
百年股市追根溯源自要從晚清說起
清末股市有過兩次生死對決大場面
表現(xiàn)各有不同可成因卻是一樣
簡單說就是“朝廷設(shè)局,財閥對殺”
或在前臺或在后臺
每次都有一個重要人物
——朝廷操盤手
注:本文是講萬惡舊社會的事,如有聯(lián)想,后果自負。
中國的股票交易先于股份公司存在,最初是由西方傳入的。1869年,上海就已經(jīng)有西洋代理券商從事國際股票買賣,這大致是中國最早的證券交易。
在長達四十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的股票交易都是在茶館里完成的,當時人稱之為茶會。
每天早上,這些人來到一些著名的茶館,舉辦茶會,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當然主要是交換信息、洽談交易,不過這種交易都是口頭成交,在之后才將交易落實。當然也有直接將證券拿到茶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者依據(jù)比價,將證券換手。這種茶會代行證券交易的方式一直延續(xù)了很長的時間,一直到1914年秋天上海股票交易公會成立,證券交易才開始逐漸走向正式。
而中國第一只華商股票——輪船招商局——晚股票市場三年,直到1872年底才開始。
招商局的名字很有意思,來源是因為這個企業(yè)開始的模式是走官辦招商模式,官府出20萬兩,余款向社會招股,湊百萬兩資本,然后經(jīng)營等都由官辦,對社會股民每年許以一分股息紅利,實際不像股票,而像變相商業(yè)儲蓄或政府公債。沒人上當,只好官銀19萬兩唱獨角戲,不到半年虧掉了將近5萬兩。
朝廷遇到的第一個釘子在意料之中
先不去說大清公務(wù)員經(jīng)營能力如何
資本市場第一關(guān)都過不了——信用
從王莽開始朝廷發(fā)行了無數(shù)次信用貨幣
以一當十以一當百民間還是要稱重結(jié)算
這也算是中華千年帝制文化的一個死穴
怎么辦?只好老實招商募股走市場化道路。唐廷樞,徐潤接手,個人認購八百多股將近8萬兩,而且經(jīng)由自身人脈,親朋故舊,生意伙伴認購近24萬兩,完成三分之一募集,招商局走上軌道。
到1882年,票面100兩的原始股,已經(jīng)升值到了260兩,轉(zhuǎn)年3月,配發(fā)新股,面值100兩新股,4月初就升到了146兩。此刻招商局按股份比較,官股28%商股72%。
招商局之后,江南制造局、開平煤礦等現(xiàn)代工業(yè)企業(yè)、礦業(yè)企業(yè)相繼發(fā)行股票。1881年,外國商人創(chuàng)辦了上海自來水公司,“開平煤礦”產(chǎn)出了第一批煤。大清國的股民紛紛大量買股票。
此時上海的資本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以徐潤胡雪巖為代表的新興的財富階層誕生了。有關(guān)當時的首富徐潤,詳情可見文章底部鏈接,老羅詳細寫過一篇。
然而中央極權(quán)型的朝廷,骨子里是敵視一切體制外力量滋生的,即便是紅頂商人官府的合作者也不例外。有這想法也能理解,當年崇禎就被東林黨所代表的江南財閥搞死的。
而此時,朝廷中以曾家為首的舊湘軍和上海新興的江南財閥開始通過聯(lián)姻結(jié)盟,為愛新覺羅家族所不能容忍。在當時雙方已經(jīng)有很多互懟動作,楊乃武小白菜一案被翻案,浙江巡撫楊昌濬30名湘軍系官員被革職。但從來就沒有想到要利用股市玩一個大的。
這時候,重要人物上場了——盛宣懷。
盛被不恰當?shù)刈u為“中國商父”,以為他也是紅頂商人中的一員,其實是個誤解,盛宣懷自始至終都是朝廷的技術(shù)官員,始終站在市場的對立面。
盛宣懷未必以做空股市為入手,因為當時還沒這個技術(shù),但盛深知,資金鏈是商人的命門所在。
在當時股市大牛的情況下,各路資本紛紛涌入,各大錢莊也開始提供“場外配資”等等服務(wù),讓企業(yè)和個人可以通過抵押股票獲取資金進一步購買股票。那時候沒銀監(jiān)會,錢莊甚至直接買股票,現(xiàn)在看起來這個無疑作死的節(jié)奏,但身處其中是看不到的,況且這些都是央企,誰也不認為有風險。泡沫瞬間聚集。
1883年12月爆發(fā)了的中法戰(zhàn)爭,如果這次如前幾次一般,一邊倒地輸?shù)揭埠茫@次大清還打贏了,于是引起了法租界的恐慌,紛紛拋售房產(chǎn),引起租界房價一落千丈,這倒霉催的,這仗輸也不得贏也不得。
房價大跌最嚴重的后果金融資金鏈斷裂,據(jù)稱當時整個上海的現(xiàn)銀不過100萬兩, 完全不夠應(yīng)付擠兌。
1884年初,醞釀已久的股災(zāi)終于露出猙獰的面目。一家名為金嘉記絲棧的大商號突然倒閉,這就苦了40多家提供貸款的錢莊,錢莊老板們宣布暫停借貸,又使得幾十家企業(yè)因缺乏周轉(zhuǎn)資金先后破產(chǎn),同時再次將20多家錢莊拉下水。
胡雪巖當時完全爆倉,囤積了15000包絲,銀根突告緊縮,錢莊發(fā)生擠兌風潮,所囤生絲擬賤價出讓也不可得,因此造成幾百萬兩乃至上千萬兩的巨大虧損,阜康錢莊牽累倒閉,胡氏本人破產(chǎn)。盛宣懷乘機推波助瀾剪除左宗棠羽翼。
盛氏在胡雪巖下手時,也不忘對同一陣營的同事下手。招商局官股代表盛宣懷出場,放出消息,徐副總涉嫌當初以招商局為信用擔保,向社會非法融資,同時挪用輪招局公款十余萬兩,為自身地豐房產(chǎn)填補帳目虧空云云。
本身市場氣氛緊張,這種難辨真?zhèn)蔚南⒁怀龌\,立馬有反應(yīng),股民都認為輪招局被徐總掏空了,資不抵債馬上會面臨破產(chǎn),股民自然想趕在清盤之前,把手頭的股票變現(xiàn)。于是輪招局股票立馬跌破40兩,龍頭股一跳水,所有股票應(yīng)聲而落,股災(zāi)來了。開平礦務(wù)局的股票1883年5月還是每股210兩以上,到1884年則跌落到29兩。
徐潤宣布破產(chǎn)并因為挪用招商局白銀16萬余兩而被革去二品銜浙江補用道。持有的招商局原始股跌到37兩每股,最后結(jié)果是把八百三十多股,現(xiàn)銀8千兩,再加手頭正開發(fā)的房產(chǎn)項目全部折抵即時市價,抵給了招輪局官方代表,才算了結(jié)那所謂16萬公款退賠。等于凈身出戶。官府同時用空手套白狼手法,在股市探底時暗中大量購入輪招局股票,到年底,官股與商股比例,官52%,商48%,控股權(quán)到了朝廷手里。
戰(zhàn)事平息,市面再度繁榮,盛宣懷從徐潤那里訛來的房產(chǎn),市價就沖到了1千萬兩。
胡雪巖于兩年后1885年慘淡離世,徐潤畢竟屬于同門,不能太狠,重新獲得李鴻章信任,東山再起。
清理舊湘軍人物光靠查楊乃武小白菜案搞不定多少,而此次利用股崩,地方實力派湘軍一系大挫,左宗棠日落西山,劉坤一被迫退隱數(shù)年。
20年是一代人的時間
父輩的教訓已經(jīng)所剩無幾
晚清另一次股災(zāi),發(fā)生在宣統(tǒng)二年,也就是1910年的所謂橡皮股災(zāi)。
美國福特汽車流水線投產(chǎn),效能產(chǎn)量增加,推出300美元的T型車,低廉的大眾消費型汽車,刺激了市場購買力,汽車工業(yè)起步,對橡膠需求上升,于是南洋橡膠水漲船高,當時每磅橡膠的開采成本為1.6先令,市場價卻在12先令,利潤高得驚人。
麥邊洋行開設(shè)了一家名為蘭格志的橡膠公司,在各大報紙上大登廣告,一時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中國洋商股票交易所也可以直接買賣蘭格志股票,參與國際市場投資。在當時的熱潮下,股票面值從最初的100兩漲至1000兩,隨后又突破1300兩,最高時甚至沖到1675兩。
在蘭格志的帶動下,其他橡膠公司的股價也紛紛飆升,上海很多錢莊、票號也在無比誘人的財富效應(yīng)下相繼卷入這場瘋狂的炒作,直到泡沫最終被刺破。資本市場向來云譎波詭,翻云覆雨只在等閑之間。
正當多數(shù)人還在做著股價繼續(xù)高漲的美夢時,作為橡膠最大消費國的美國在1910年6月突然宣布緊縮政策,只用南美橡膠不用南洋橡膠。消息傳出后,國際橡膠價格隨之大幅跳水,倫敦股市上原本最熱門的橡膠股一瀉千里,其中蘭格志公司的股價在一個月內(nèi)由最高點1675兩跌至105兩,慘烈如斯。
橡皮股災(zāi),很多書歸因于帝國主義陰謀論,說蘭格志本一空殼公司,始終未種一課橡膠樹,誘騙中國人跟風追漲,然后洋人卷包跑路,史稱蘭格志騙局,其實根本原因還是中國人的賭性使然,蘭格志始終是洋商在華發(fā)行的是績優(yōu)股,一直到抗戰(zhàn)時期,蘭格志橡膠都是上海洋股的龍頭之一。
倫敦股市崩盤后,橡膠股票的重倉戶,那些高位接盤的中國商家無疑成了最大的輸家。上海很多錢莊因為介入太深而被深度套牢,根本無法脫身。
當年7月,上海“八大錢莊”中的正元、謙余、兆康三家先后倒閉。風潮鬧到最后,號稱“錢莊的錢莊”的源豐潤、義善源兩大票號崩盤,上海資本市場哀鴻遍野,一片狼藉。當時上海共有91家錢莊6000余萬兩白銀投資在橡膠股票之中,虧損過半。
在這次股災(zāi)中,一個名叫施典章的人開始浮出水面,此人是川漢鐵路公司駐上海的“總收支”,職責是對公司將來用于修路的350萬兩集資款進行投資管理,目的是在鐵路開工前獲得適當?shù)氖找妗?/p>
但事與愿違,倒閉的三家錢莊,其主要資金正是來自川漢鐵路公司的這筆巨款。覆巢之下無完卵,川漢鐵路公司虧空近300萬兩。
自己出了問題,怪不得賊要惦記。
朝廷操盤手又一次登場
機會手法與20年前如出一轍
連操盤手都是同一個人——盛宣懷
此次盛的對手是袁世凱,借由金融手段,政治上解決東南的兩江總督張人駿,上海道臺蔡乃煌這些袁系舊部,經(jīng)濟上則圖謀控股西南鐵路。
盛宣懷還是當年對付胡雪巖的老辦法,放出消息,朝廷打算把存放在幾大錢莊公款拿出來,去支付一期庚子賠款,民間儲戶擠兌馬上就來。
借整垮錢莊來打擊商人背后的江南地方袁系勢力,同時這還不是最終目的,四川地方商民鐵路股金存在上海錢莊,錢莊一倒,川路股本也就完了,鐵路股票自然狂跌,于是就是對付輪招局徐總那一套,徹查帳目,行政接管川路股份公司,同時在股市谷底低價購入川路股份,完成對川路的實際控股收購。
這好似一套組合拳,滴水不漏。當然盛督辦什么都算到,就是沒算到川人性格,朝廷剛想對川人耍流氓,川人直接就和朝廷講革命。而盛宣懷出任郵傳部尚書并推行鐵路“國有化”政策時,拒絕為川漢鐵路公司的虧空買單,由此引發(fā)四川保路運動,進而成為清王朝最終覆亡的導火索。
盛宣懷后被稱為“誤國首惡”
實為高估了自己控盤能力
20年后很多參數(shù)發(fā)生變化
中國已經(jīng)進入孫袁的時代
雖然對孫先生的評價兩個極端
忽而國父忽而大炮難以有中肯
畢竟在海外艱苦創(chuàng)業(yè)這么多年
對金融業(yè)重視不是舊官僚能比
股票又一次成為平衡政治勢力的工具
此時的操盤團隊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
從頭至尾是這個團隊一手把市場做崩
團隊中有個重要角色就是蔣介石
炒股已經(jīng)炒了很多年,但國人自辦股票交易所卻是民國的事。
1914年,新成立的民國政府頒布了《證券交易法》,同年在上海成立了股票交易公會。1916年,孫中山聯(lián)合上海商界精英們一同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上海股票物品交易所,希望能夠以此獲取革命經(jīng)費,但袁世凱以孫有“不良企圖”為由加以禁止。
孫的企圖也太明顯了,但這個目標太重要也顧不得掩飾。老袁命短,1916年過世,1917年1月,孫中山迫不及待領(lǐng)銜,虞洽卿、張靜江、戴季陶等8人附議,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組織申請正式提交斷段祺瑞政府。不巧,7月張勛突然發(fā)動復辟,政局混亂之下,孫中山南下“護法”。
此時北方大規(guī)模出現(xiàn)貨幣信用危機,北洋政府不得已發(fā)國債以保障貨幣信用,因此就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隨后初出茅廬的蔣介石在國民黨四大元老張靜江的指引下,成立“協(xié)進社”,開始沿著孫中山的路線籌劃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并于1920年終于頂著北洋政府的壓力開辦成功。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本身是股份公司的形式,共有股東572戶、股票10萬股,僅半年間,就盈利20萬元,從事證券買賣的股東、掮客、經(jīng)紀人也都獲利甚豐。蔣介石、陳果夫、戴季陶等人也在交易所內(nèi)搖身一變,成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經(jīng)紀人,牌號是“恒泰號”,蔣介石代號“蔣偉記”。利用自己在政府和日本的關(guān)系,蔣介石一眾人充分運用杠桿在股票交易中大獲其利。
1921年冬在上海因濫設(shè)信托公司和交易所而引發(fā)的金融風潮,簡稱“信交風潮”。到1921年10月,上海各類交易所竟達140余家。當時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不但交易別人股票,還把自己上市了,就在自家交易,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本所股票為例,由最初的30元漲到80元,1920年底升至120元,1921年初又被抬到160元,年底竟到了200元。
當時在交易所,布、麻、煤油、火柴、木材、麻袋、煙、酒、沙土、水泥,什么都可以交易,市場一片興旺。但是,一來做物品買賣中介傭金利潤不高,二來可流通的物品和有價證券相對有限。所以,有的交易所開始將本所的股票作為交易籌碼進行買賣。交易所、信托公司相互利用,哄抬股價。
蔣公這個時期的故事講的較少
總以為陳其美死后就直接去粵
這幾年蔣公是潛龍勿用的年歲
看上去不堪卻是構(gòu)建了他的三觀
也建立了基礎(chǔ)的人脈關(guān)系和班底
炒股班子有個陳果夫是陳其美的侄子
趕到南昌北伐軍司令部獻金的虞洽卿
當時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理事長
為北伐回上海灘與汪精衛(wèi)叫板打了基礎(chǔ)
“信交風潮”最后崩盤,標志是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停業(yè),這與蔣公“協(xié)進社”有很大關(guān)系。協(xié)進社擁有本所股票3萬股,當股價炒至120元后,一部分交易所創(chuàng)辦者開始撤資,而張靜江等人卻以為自己有實力,帶領(lǐng)蔣介石仍繼續(xù)做多。
本所股原價25銀元,上市開盤后一路漲到98銀元,做多頭有一整套技術(shù)流程,為了托市熱炒的需要,他們不光收購現(xiàn)股,而且還收期股,也就是先以某個價位預購本所股,只要在下個集中交易日之前,股價能升到預期的點位,都是賺的,1921年底,本所股票漲到每股200多元,現(xiàn)貨與期貨的差價越來越大。
因為春節(jié)前的銀根緊縮,節(jié)后市場交易行情走低,而多頭集團操盤手洪善強一如既往的不斷認購下月期股,這就出了空檔。多頭手中的現(xiàn)有股票拋出去不能盈利,這時資金出現(xiàn)缺口,而期股的交割期隨后又逼近,到時不能按約償付,就會出現(xiàn)交易違約的局面。
這時當務(wù)之急就是要找金主注資,以期能先完成期股交割,信用不垮,本所股能站住。洪善強資金缺口在700萬銀圓,談妥了環(huán)球交易所的老板日籍臺灣人林茂如。沒想到到了期股交易截止前夕,林老板消失不見。
多頭見底的消息傳遍股市,空頭集團廣東老板陳受之乘機布置狙擊,收攏多頭集團兩月之間在市場上的期股交易單,到期股交易日,空頭一次性放量出來,多頭集團無力償付,本所股狂瀉不止,最終多頭集團崩盤破產(chǎn),操盤手洪善強被逼得自盡身亡。
鬧到最后,虞洽卿等不得不提出方案,將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與上海全球貨幣物券交易所合并,同時引進外國資本及洋員管理,才渡過難關(guān)。
負債累累的蔣介石等人決定前往廣東找孫先生。
有個版本是說蔣公離開上海前,他們團隊一起找到虞洽卿,要求對仍持有交易所股票給個說法。虞洽卿對這種明火執(zhí)仗無賴行為很是惱怒,說蔣介石等人搞垮了交易所,現(xiàn)在還要搗亂。青幫頭目黃金榮介入,雙方經(jīng)過談判,虞洽卿答應(yīng)以6萬元了結(jié),但必須在蔣離開上海那天才付款。
打天下的班底總有些爛事
陳其美馬仔變身黃埔校長
從江湖到廟堂總應(yīng)有些合理過渡
向虞洽卿討錢這段很有年輕蔣公風采
老羅很喜歡
正常的多空互殺多半會見好就收
一味對方于死地總有些政治目的
這一輪應(yīng)是蔣介石團隊為孫總操盤
想以此在上海金融界博出一片地盤
但終究缺乏背景支撐純用市場對殺
做崩盤也是在意料之中
孫先生此刻已經(jīng)談妥蘇聯(lián)金主
召喚蔣公放棄上海火速來廣州
六年前用金融丟的地盤
六年后可以用軍事奪回
當蔣向江浙財團展示其軍事力量時
這次虞洽卿自然會主動捧著錢過來
錢就如同人參果
著地就無影無蹤
哪邊有利不用召喚
自然比誰都跑得快
再一次的股票高潮在抗戰(zhàn)時期
延續(xù)到戰(zhàn)后宋子文親手將其搞砸
1921年信交風潮后,上海資本市場僅證券、金業(yè)等6家交易所得以存活,昔日盛極一時的股票市場就此跌入低谷,而公債市場取而代之。這一局面一直持續(xù)到1939年,公債市場因抗戰(zhàn)爆發(fā)而一落千丈,而與之幾乎同步的是,股票市場卻在上海租界悄然復蘇并迅速繁榮。有四五十家大廠商的股票上市。
上海證券市場得以突然復興,與租界的特殊性有關(guān),因為當時日軍懾于英美列強的壓力而未能進入租界,孤島雖孤,但安全相對還是有保障的。在此時期,租界里的各大銀行、交易所仍舊照常營業(yè),而隨著戰(zhàn)爭的擴大,淪陷區(qū)資本和后來的南洋、香港資本也相繼進入,加上中日套匯戰(zhàn)、法幣通脹加劇等因素,租界成為資金最佳避難所。據(jù)1940年的統(tǒng)計,從各地流入上海租界的游資增加到50億元以上。
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場內(nèi)市場,證券由各股票公司和證券行自由開拍、買賣,同一時間、同一股票的行情大相徑庭,股票柜臺交易和黑市交易都十分火爆。以股價論,當時各種股票價格都是屢創(chuàng)新高,有的甚至超過票面價值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如會德豐股票面值為白銀10兩,而市價竟炒至271兩。再如新亞制藥,戰(zhàn)前不過數(shù)千元規(guī)模的小藥廠,上市后竟搖身一變,成為十億規(guī)模的五大龍頭企業(yè)之一。永安百貨公司有個小毛紡廠,股票從10元飆升到190元,按市值計算成為繼榮氏企業(yè)之后的第二大棉紡企業(yè)。
在淪陷區(qū)的江浙財團,依然在壯大自己實力。
抗戰(zhàn)期間的上海股票市場并非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而是社會游資投機的結(jié)果,完全是一種畸形繁榮。周佛海居然能將此平穩(wěn)過渡交接給重慶,也算是能力超強。1946年9月,南京方面指定杜月笙牽頭籌建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yè),證券交易得以恢復。當年11月,交易所日成交量達到8億多股。
此時宋子文作為朝廷超盤手又登場了
想徹底把金融市場納入政府管轄
依賴美國支持直接站到前臺
用匯市和金市做主導與江浙財團對決
從46年3月開始,到來年一月末,從1美元比2020法幣官方牌價開始,一路升到1美元比7千法幣,而黃金則是1兩兌15萬法幣,升到1兩兌38萬法幣。此時做空頭的政府一方的本金,從勝利初黃金690萬兩,美金7億,已消耗了黃金353萬兩,美元5億。
也就是說拋出這么多黃金美元來回籠法幣,穩(wěn)定物價,可沒想到市場像塊海綿,政府拋售多少都會被市場吸干。因為經(jīng)過抗戰(zhàn),商人力量加強是一方面,搶購囤積成為社會共同心理,再強大的政府都難和整個市場心理相對抗。
美國顧問曾許諾給宋20億美援,宋子文咬牙支持,升到1美元兌換1.2萬法幣,1兩黃金兌換90萬法幣,美元也沒來,匯市股市金市三線失守,法幣總崩盤。
這一仗中獲利的江浙財團沒能高興幾天
感覺自己成為實際地下央行掌控市場主導權(quán)
達到事業(yè)巔峰目空一切
抗戰(zhàn)西遷的那批被重慶當局削弱
留在上海日偽時期迎來大發(fā)展
這次去香港臺灣是一萬個不愿意
此時技術(shù)純熟資金充足
想繼續(xù)玩一把做多做空
然而接下來再也沒有給你玩的機會
直接抓人
朝廷操盤手為何屢屢做空?
對朝廷官股又有何好處?
小股民唧唧歪歪看的是財富
朝廷看重的是江山
股票漲跌都是數(shù)字
跌去的總有辦法漲回來
現(xiàn)金流才是七寸
重新主導話語權(quán)
才是朝廷操盤手的職責
文末再強調(diào)一遍
本文說的都是萬惡舊社會的事
看官切記不可做過度聯(lián)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