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高端,自主品牌主流車企早就在嘗試打造全新品牌,以期與母品牌進行區隔,提升品牌形象。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廂情愿,沒有過硬的核心技術,消費者并不買賬,最后多數都陷入了左右手互搏的窘境。
而比亞迪一直比較“頭鐵”,始終潛心鉆研技術,通過打造高端產品線,讓大家逐漸接受“比亞迪”三個字。在此基礎上,比亞迪打造高端品牌起點更高。據悉,這個新品牌或定名為“星際”,8月正式發布,而首款車型今年4季度亮相,2023年上半年上市,價格將達到80萬元起步。
憑借在新能源領域的雄厚技術實力,比亞迪這兩年混得風生水起,新車出一款爆一款,銷量一路沖到自主品牌第一,而且產品供不應求。但是,目前比亞迪仍是以高性價比的形象示人,在售的高端車型也只是30萬級。而新品牌首款車型直接對標奔馳大G,價格達到百萬級,如何讓消費者接受?
從功能性入手,首款車型為硬派越野SUV
如果品牌處于弱勢,那就得在產品力上多下功夫。目前國內邁入豪車門檻的品牌,一是自帶光環的紅旗,二是靠功能性取勝的坦克。
顯然,比亞迪在品牌上沒有光環,只能在功能性上入手,坦克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比亞迪的首款高端車型選擇硬派越野也不奇怪。只是,長城從20-30萬區間試探,再逐漸拉升,而比亞迪直接從頂級入手,價格區間鎖定在了80-150萬元級。
目前,關于比亞迪高端品牌新車的信息逐漸增多,這是一款超過5米長的硬派越野SUV,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具備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兩種動力模式。而第二款車型將定位于超跑,只有純電動版本,發布時間也是2023年。
對于比亞迪,不缺技術,也不缺產品,差的正是品牌力。而比亞迪高端品牌所規劃的越野車和超跑,都是話題性十足的車型,具有很強的IP效應。所以,比亞迪的高端品牌,要的不只是銷量,還有“流量”和“逼格”,就像賓利之于大眾、勞斯萊斯之于寶馬、邁巴赫(參數丨圖片)之于奔馳。
核心技術是根基,比亞迪的底氣有哪些?
在新能源賽道,比亞迪的底氣絕對足,而這個全新高端品牌也早就宣布,只做混動和純電,這是比亞迪的強項,各個不同分支的技術都是業內一流水準,比如: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e平臺3.0等。
放眼世界,高端車型一定是一個品牌最先進技術的演練場,比亞迪也不例外。在這款全新車型上,大家熟悉的刀片電池,將再次進化,這就是被大家稱為“長軟刀”的電池,長達2米多,由多個軟包電芯串并聯,功率達到150kWh,是比亞迪秀肌肉的技術,也是核心賣點之一。這種結構的優勢是,單片長軟刀電池內部串并聯多個單體軟包電芯,提升單片長軟刀電池的電壓等級,進而滿足整車高電壓等級的需求。
目前,比亞迪在售的純電版唐EV車型上,動力電池包的額定電壓就已提升至640V,與采用800V電壓平臺的保時捷Taycan車型的動力電池包額定電壓基本相同。因此,未來比亞迪高端品牌越野車必然會使用基于高電壓平臺的動力電池包,提升輸入輸出功率,進而提升充電效率和整車的性能。
另外,提到硬派越野車,坦克掉頭是一個重要的技能。所謂“坦克”掉頭模式,曾在奔馳EQG概念車上進行過展示,即以汽車中心點為圓心,汽車原地旋轉掉頭。而比亞迪實現類似功能的技術方案是:輪邊驅動與四輪獨立電驅控制。簡單的說,就是唐DM-p的加強性能版,雙驅動電機+四個輪邊電機,擁有四輪轉向功能和前后輪反轉,實現“坦克掉頭”功能。
事實上,比亞迪的輪邊電機技術已經深耕多年,在大巴車等商用車上有著成熟的應用,但是在乘用車上使用輪邊電機,比亞迪還是第一次。采用輪邊電機的優勢是,動力輸出更為直接,傳動損耗低,電機輸出效率高。
與華為強強聯合,MDC平臺強化智能水準
王傳福曾說,比亞迪可以分分鐘造出特斯拉,事實證明,在電動車領域,比亞迪的全產業鏈優勢,確實在產品層面優勢明顯,可以實現“低成本、高價值”,但是在智能化和軟件領域,比亞迪還是弱項。盡管比亞迪高層早就提出“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并早早地重視起來,但是基因里的東西,補課也不是朝夕之功。
相對來說,華為在智能化和軟件領域是“小強”,雖然華為一直宣稱“不造車”,但是幾個深度參與的項目,已經展現了強大的實力。據了解,華為的智能汽車部門擁有5000多名員工,華為旗下自動駕駛算力平臺——MDC 180,目前也已經具備了量產能力,該平臺的算力高達400+TOPS,擁有16個攝像頭,其強大算力水平正是比亞迪所需要的。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就是華為強大的“代貨”能力,包括在中高端用戶群的品牌影響力。比亞迪要做“新能源汽車領導者”,不僅在銷量規模方面要做到一線的量級,對中高端群體的影響力也至關重要,相信華為加持會是一個加分項,助力比亞迪高端品牌一炮打響。
打造高端品牌,是每一個汽車企業的夢想,但高端的背后不只是技術,還有品牌底蘊和用戶的情懷。對于從低端產品起家的比亞迪,短期內很難改變人們心中的芥蒂。所以,打造一個高端品牌,一是拉高最新技術的價值感,二是成為比亞迪的名片,展現品牌實力。多數自主品牌打造高端品牌失敗,核心原因就是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紅旗和坦克靠的是大排量動力總成,撕開了一個口子,而比亞迪將一系列新能源先進技術注入,再與華為強強聯合,國內一流的軟硬件對接,前景確實值得期待。
后百萬輛時代,比亞迪單靠新能源車奪自主冠軍,有戲嗎?
李書福李斌聯手,路特斯科技打造新能源“頂豪”,前景幾何?
“線索生意”進入拐點,汽車營銷走入“用戶生意”新模式
慎思有料,惠人達己
偉華頻道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臺:
今日頭條、汽車之家、易車、新浪看點、騰訊企鵝媒體平臺、搜狐、網易、一點資訊、汽車頭條、趣頭條、有車以后、百度、大魚號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