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原作家懷家倫創作的詩歌《忠烈千秋兮世代敬仰》,經過層層審核,入選河南省“中國夢·古城美”詩歌朗誦音樂會。
據悉,詩歌《忠烈千秋兮世代敬仰》是根據作家懷家倫的長篇小說《張巡大傳》而作 ,朗誦者是商丘市著名朗誦藝術家朱清華先生。
詩歌《忠烈千秋兮世代敬仰》格調慷慨悲壯,旋律高亢蒼涼,意境恢宏深邃,令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歌詞內容樸實無華而又大氣磅礴,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道出了張巡及其將士們平定叛亂、死守睢陽(今商丘)的英雄氣概。
《張巡大傳》是一部章回體的長篇小說,全書共六十一回,約五十萬字。該書以史實為依據,與民間傳說融為一體,用藝術加工的手法,以章回小說的形式,詳細敘述了從張巡出生、求學、拜師學藝、婚姻愛情、及第、陪太子讀書、被貶縣令、起兵平叛,直到死戰睢陽的整個過程,并以此為主線,穿插多個輔線,涉及主要人物數十位,最大限度展現了張巡的人生歷程。故事跌宕起伏,懸念迭生,精彩不斷,對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深遠而積極的促進作用。商丘市文聯主席祁明杰先生對該書進行了高度評價,并概括為十八個字:“記錄一段歷史,反映一個時代,填補一項空白”。
另悉,由喜馬拉雅團隊精心打造的多人有聲劇《張巡大傳》即將上線,屆時全網(多語種)播出。
張巡,鄧州南陽(今河南鄧州)人,祖籍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系唐朝中期名將。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曾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岌岌可危,時任真源縣令的張巡自命于危難之際,繼而拜老子、發毒誓、起兵衛真源。從真源縣轉戰雍丘(今河南杞縣)、襄邑(今河南睢縣)寧陵、睢陽(今河南商丘),抗擊叛軍。他指揮若定,用兵如神,臨敵應變,出奇制勝,與士兵們同仇敵愾,視死如歸;叛將尹子奇率軍十六萬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城,張巡和許遠等六千余將士,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破了敵軍的鵝車攻城,又施巧計與敵軍搶糧,詐降火燒敵軍營房,再用草人借箭十萬……前后交戰四百余次,屢戰屢勝,未曾一敗,死守睢陽十月而不破,斬敵將三百余人,殲滅叛軍十二萬余人,加上此前的雍丘之戰,共持續二十一個月之久,殲滅叛軍不計其數。可惜,他終因糧草耗盡,食盡而救不至,則烹妾饗軍,鼓舞士氣,創下了戰爭奇跡,最終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城破而以身殉國,歿年四十九歲。因為他鎖住了叛軍挺進江淮的腳步,保住了江淮屏障,才使得大唐物資供應源源不斷,為唐軍組織反攻,收復兩京,平定叛亂贏得了時間。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皆有贈封,后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并繪像凌煙閣(唐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宋時,朝廷尊張巡為“保儀尊王”、“保儀大夫”。到了清代,張巡的塑像還被皇帝請到自己的太廟,成為四十一位陪臣之一,讓其與歷代帝王一起共享皇家祭祀。
附:河南省“中國夢·古城美”詩歌朗誦音樂會作品《忠烈千秋兮世代敬仰》,作者:懷家倫,朗誦:朱清華//泱泱華夏兮大河大江/巍巍中原兮是吾家鄉/報國安邦兮血雨風霜/英雄仗劍兮馳騁疆場/平定叛亂兮死守睢陽/張睢陽兮張睢陽/大智大勇以弱勝強/張睢陽兮張睢陽/熱血鑄就江淮屏障/張睢陽兮張睢陽/烹妾饗軍蕩氣回腸/張睢陽兮張睢陽/醉臥沙場無尚榮光/張睢陽兮張睢陽/浩氣長存萬古流芳/忠烈千秋兮世代敬仰/中原雄起兮屹立東方
作者簡介:
懷家倫,男,1968年5月生于安徽亳州,原籍河南鹿邑,資深媒體人、作家、編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從事新聞與文學創作,2000年進入安徽亳州廣播電視臺工作至今,兼任央視編導,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理事,安徽省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多家媒體特約撰稿人。其新聞作品曾得到時任國家總理朱镕基的批示;2006年10月出版作品集《草根記》;2011年9月出版長篇小說《華佗傳奇》,全國新華書店和網上書店發行,被長春廣播電視臺演播成長篇評書,后被改編成多人有聲劇(多語種)在喜馬拉雅獨家上線;2018年10月出版長篇小說《張巡大傳》,全國新華書店和網上書店發行,被喜馬拉雅團隊改編成多人有聲劇(多語種)即將上線。主要代表作《草根記》、《編外警察》、《淚灑花季》、《芍花之戀》、《選村官》、《華佗傳奇》、《張巡大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