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農村人,30多歲,自幼愛好文學,寫一手好文章,是當地有名的“秀才”。小張與X局劉副局長是老鄉,深得劉副局長的賞識。
終有一天,劉副局長成了劉局長。
不久,X局機關辦公室發生了一場火災,險些造成重大損失。當天,劉局長在局務會上鄭重提議:局機關要面向社會招聘一名門衛,負責局機關的安全和衛生保潔,要求年齡在30歲左右,各方面素質要高……
局務會結束以后,辦公室馬主任首先向劉局長推薦了剛從部隊轉業的內弟,其他科室的負責人也相繼物色了幾位,結果劉局長連連搖頭,一位也沒相中。兩周以后,劉局長駕著“紅旗”和馬主任一起,把小張接到了X局,住進了局機關傳達室。
小張憑著鄉下人的樸實和勤勞,全天24小時堅守崗位,開門關門、打掃衛生一絲不茍,很快在全局上下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慢慢地,小張的工作超出了原來的范圍,局里的大會小會他都參加,經常為辦公室整理各種文字材料,劉局長的講話稿也非他莫屬,全國大報小報都可以看到他寫的文章。于是,很多人改變了對小張的稱呼,叫他張秘或者張記者。
局機關有個規矩,年終要對所有的工作人員進行考評。按說,作為臨時工的小張不在考評之列,但小張進局的第二年,辦公室馬主任在局務會上就提到了小張。
馬主任說,張記者的工作很認真,不僅干好分內的工作,還積極參與局里的宣傳工作,為我們局樹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功不可沒啊!依我看,張記者在我們局干,就是我們局里的一員,不應該另眼相待,評先評優也應該有他的份。
馬主任慷慨陳詞,與會人員隨聲附和,小張當年就被評為局里的先進個人、優秀通訊員,小張很受感動。從此,他工作起來更加起勁兒,在以后的七、八年里,包括春節在內,從沒享受過一天的節假日,連年被評為先進個人、優秀通訊員……
光陰荏苒,歲月如流,不經意間小張在X局已經工作了十年。這十年間,X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劉局長在兩年前就調走了,辦公室的馬主任登上了局長的寶座……
也就是在最近的兩年里,局里的人開始對小張有所疏遠,以前相處較好的,現在也愛理不理的。漸漸地,有人公開對小張表示不滿:說小張在接到報紙以后,都是自己看過之后才發給各科室,影響了領導的正常工作;說小張為了寫稿子,常常忘記打掃衛生,不務正業;說小張經常到各科室,問這問那,越來越愛管閑事…… 理所當然,這一年,小張從局里的光榮榜上消失了。
這年春節,小張照例在局機關值班,仍然不能與家人團聚。然而,節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聽到了風聲:局里要辭退他!畢竟,這里有過他的希望,有過他的追求,有過他的夢想,也有過他的輝煌。猛然間,就要離開這里了,他便有孩子離娘般的感覺。
于是,小張抱著一絲希望,去找過去的馬主任,也就是現在的馬局長談談這事兒,因為馬局長一直對自己不錯。但是,馬局長說,現在辦事都正規了,你這事兒屬于辦公室管,你還是去辦公室問問吧……再說了,你寫一手好文章,還愁找不到別的好差事?
小張悻悻而去,他剛到辦公室門口,雙腳像灌了鉛似的怎么也抬不起來,他呆呆地站在走廊里,耳朵“嗡”的一下,眼前的一切都變成了虛幻……
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有什么難容的過失,落得如此下場?!他更不明白,自己和以前做著同樣的事情,以前人人贊賞,可現在卻成了趕他走的理由……
第二天,小張卷鋪蓋走人。(選自懷家倫著《草根記》)
作者簡介:
懷家倫,男,1968年5月生于安徽亳州,原籍河南鹿邑,資深媒體人、作家、編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從事新聞與文學創作,2000年進入安徽亳州廣播電視臺工作至今,兼任央視編導,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理事,安徽省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多家媒體特約撰稿人。其新聞作品曾得到時任國家總理朱镕基的批示;2006年10月出版作品集《草根記》;2011年9月出版長篇小說《華佗傳奇》,全國新華書店和網上書店發行,被長春廣播電視臺演播成長篇評書,后被改編成多人有聲劇(多語種)在喜馬拉雅獨家上線;2018年10月出版長篇小說《張巡大傳》,全國新華書店和網上書店發行,被喜馬拉雅團隊改編成多人有聲劇(多語種)即將上線。主要代表作《草根記》、《編外警察》、《淚灑花季》、《芍花之戀》、《選村官》、《華佗傳奇》、《張巡大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