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民族特性與巫師世界的開端
——《哈利·波特與歷史》試閱讀
達米安·布里多諾
曾經的不列顛尼亞(Britannia,即如今的大不列顛島)一直是一座充滿魔法的島嶼。大不列顛王國被英吉利海峽和東部的北海從歐洲大陸分割出去,是受到泛日耳曼“入侵”和文明混雜洗禮最多的國家。
那里先后出現了凱爾特人(和他們的德魯伊魔法),愷撒大帝的羅馬人,盎格魯人,朱特人;緊接著,出現了創造出亞瑟王傳奇的撒克遜人,維京海盜也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遠道而來;最后,征服者威廉一世的諾曼人登陸了這片土地(指黑斯廷斯戰役)。
BRITANNIA || Michael Jennings Antique Maps and Prints, William Hole
凱爾特人在政治上不甚統一,自公元前 4 世紀便出現在大不列顛島上。他們所在的社會與 J.K. 羅琳描繪的巫師世界頗為相似,這個世界里的巫師遍布每一個國家,國家內部由一個政府掌權。雖然巫師們沒有統一成一個國家,1689 年的《國際巫師聯合會保密法》卻對他們進行統一約束,就像我們這些麻瓜也可以說,我們在《世界人*權宣言》下統一起來。
凱爾特人堅守著自己的傳統和德魯伊教,因而幸免于大不列顛島上的羅馬化風潮。
同樣,巫師也過著封閉的生活,遠離麻瓜世界的事務,似乎與凱爾特人一樣成了“一個貴族和戰爭少數群體”,一些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凱爾特人“統治著一個被馴服的群體”。而這正是格林德沃或者某位堅定的食死徒會提出的論據:由于巫師一直隱藏在陰影中,因此他們服從于麻瓜。同樣,“J. 波考尼(J. Pokorny)甚至在 20 世紀初提出,德魯伊教祭司是一群新石器時代的巫師,他們能使用魔法控制印歐入侵者”。
1932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Wizards' Supreme Mugwump election(劇照)
在凱爾特人的社會中,“國王、王子、貴族或者戰爭勇士們樂于遠離‘大眾’或‘像奴隸一樣的’人,或者與之劃清界限”。
凱爾特人社會的這種運行規則精確地反映出格林德沃的帝國主義觀(鄧布利多也一度抱持這樣的觀點),伏地魔后來又在另一背景下重提這一觀點。
|德魯伊教祭司 & 最初的魔法師
德魯伊教祭司(druide)在凱爾特人社會的組織結構中擔任著祭祀的職務,但嚴格來說他們并不屬于祭司群體。他們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哲學家和魔法師,某些故事里甚至傳說德魯伊教祭司擁有魔杖。
在《高盧戰記》(La Guerre des Gaules)中,愷撒曾提到德魯伊教祭司的學識,并強調稱,很多學生遠赴布列塔尼學習和實踐德魯伊教。從那時起,大不列顛島便與這種神圣的學識永遠地聯系在了一起。
這或許就是霍格沃茨聞名歐洲的原因。
除了擁有這樣的智慧,巫師還隱藏在麻瓜通常無法看到或者能改變麻瓜視覺的地方。這一感知概念還要從“德魯伊教祭司”一詞的詞源說起:*weid- 意為“知道、看見”,特指能看到凡人看不到的東西的能力。也許正是出于這一原因,“城堡被施了魔法。麻瓜望著它,只能看見一堆破敗的廢墟,入口處掛著一個牌子,寫著:危險,禁入”。
|分院帽 & 凱爾特吟游詩人
我們這些生活在大陸上的人對“吟游詩人”這個詞已經習以為常,然而在愛爾蘭,他們則變成了“filid”,即被稱為“詩人”的故事家。愛爾蘭語中的“file”指“通靈者”,因此“filid”被歸類于“會魔法的預言者”。
他講述“神話和英雄的傳奇與詩歌”,甚至能作出“預言”及“國王和德魯伊教祭司用來統治或凌駕于王室統治之上”的諷刺詩。
《獵魔人》中的吟游詩人丹德里恩
分院帽在將學生分派到不同的學院之前,會誦讀一首在校長辦公室精心準備了一整年的詩歌,它“認為自己有義務在必要時向學校提出警告”。
因此,分院帽就是典型的凱爾特詩人,會針對某些事情提醒學校和鄧布利多。
我們甚至可以設想,它除了作出預言和在我們每個人頭上朗誦詩歌,以便初入校園的我們被分配到更適合自己的學院之外,還扮演著校長顧問的角色。
盡管分院帽只是格蘭芬多在撒克遜人入侵大不列顛島后設計出來的產物,它仍然在這部作品中代表著凱爾特文化的一部分。
總體上來說,凱爾特人同巫師一樣,都是由神話集結到一起,不分國界的獨立個體。
“哈利·波特”系列中巫師的世界沒有國界,它既無處不在,又無處可尋。巫師能在麻瓜的世界里自由行走,與他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麻瓜無法進入巫師的世界。
后 記
2022年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英文版出版25周年,這本書為“哈迷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新穎且獨特的視角,可謂是揭開千年魔法史的“歷史教科書”!
羅琳(J. K. Rowling)的“哈利·波特”系列自1997年問世以來,透過小說和電影,這部饒富魔法趣味的作品已經成功引了全球數百萬讀者,各地的粉絲與羅琳的作品也一起成長,無論是當代的優秀作家或學者,都從中汲取過靈感。
這本書的作者達米安·布里多諾(Damien Bridonneau)從英國的神話和傳奇角度出發,全面解讀了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本書廣涉英國歷史與斯堪地納維亞中古文學等領域,帶領讀者追蹤哈利·波特中隱藏的歷史譜系,諸如純血統巫師是否為諾曼人的反映、伏地魔是否為尋求恢復的專制君主、鄧布利多是否為前凱爾特人德魯伊哲學家、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各種象征的涵義等問題。
作者認為,神話和傳奇在某種程度上啟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和文學創作的欲望,因此在研究和理解人類文明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古歐洲的傳說、中世紀文學、古典文學和近現代文學都是藉由集體想象力的滲透作用,C.S.劉易斯、J.R.R.托爾金、J.K.羅琳等作為現當代英國幻想文學的代表,其作品中體現的文明精神內核不容忽視。
(圖片來源:安吉可攝影)
北京聯合大學教授黃宗英表示:自“哈利?波特”系列問世以來,其筆下奇幻的魔法世界受到無數讀者的青睞,同時吸引了各個領域的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本書作者以歷史為切入點,側重分析“哈利?波特”世界與英國中世紀社會歷史發展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挖掘其內容的象征意義及神話淵源。這一階段的歷史進程錯綜復雜,但作者執簡以御繁,其分析和解讀使“哈利?波特”的世界與現實貫通,在歷史的光輝中顯現出清晰的脈絡和走向。這本書讓每位讀者都建立了某種與“哈利?波特”世界的內在聯系,對它的理解也更具有現實意義。
(圖片來源:安吉可攝影)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林品表示,這本書以一種“索隱”式的文本解讀,打破了奇幻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次元之壁”,為《哈利?波特》描寫的英國巫師世界追溯出一條攜帶著豐富信息的歷史譜系,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條重新進入“魔法世界”的秘密通道。雖然作者的一些有關不列顛歷史的觀點未必會得到普遍的認可,但這并不會妨礙我們從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收獲一份奇特的探秘樂趣。
抖音百萬級粉絲博主,作家呂宸表示,如果哈利·波特的故事出現在中世紀時期,那它很可能會被認為是真實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個階段人們的思考方式都有所不同。對那些真正的哈利·波特迷來說,這些魔法故事無比真實。這份真實感不僅僅源于J.K.羅琳超凡的想象力,更是來自她深厚的歷史功底。解讀這些小說中呈現的歷史元素的有趣程度不亞于閱讀小說本身。翻開這本《哈利·波特與歷史》,你將和作者一同游覽“真實的哈利·波特世界”。
(圖片來源:安吉可攝影)
奇幻微刊,西方奇幻文學愛好者聚集平臺“黑城堡”認為,經典奇幻作品的共同點其實是“真實感”。J.K.羅琳以豐富的古典文學功底,將真實的英國與歐洲歷史以隱喻的手法融入一部奇幻作品,使得“哈利·波特”系列區別于普通的兒童讀物,擁有讓成年人銘記的魅力。對那段歷史與文化不太熟悉的中國讀者,這本《哈利·波特與歷史》能讓你更深刻地理解這一系列不朽作品與真實的歐洲,進一步了解歐洲文明與魔法、種族,與現今國家和制度的奇妙關系。
本書作者也意圖通過解析“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種種背景,深入探討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四大學院及其創始人,在鄧不利多、斯內普、哈利·波特等角色的身份中,探尋不列顛島群各族政治權力的糾葛、階級的種族身份、對應的歷史真相、哲學疑問、宗教沖突、文學傳承等謎團。本書題材新穎有趣,觀點中立,裝幀精美,書內設有專屬“巫師”的照片粘貼位和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地圖,值得收藏閱讀。
請在本文的留言中說出你對真實的魔法世界的感受,
(不僅僅止于哈利波特,
可以有《獵魔人》,《梅林傳奇》等你喜歡的體系)
小黑將抽取3名幸運讀者贈予
(以留言回復+置頂為準)
截止時間:2022年11月1日
如果想了解更多,也可以點以下鏈接購買↓↓↓
|備份時間|
防走丟,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黑城堡Epicastle,一些即時的,好玩的,不那么嚴肅的東東,我們會第一時間在上面發布~也會和微信同步舉辦線上有獎活動~
進擊的AI貝勒里恩
如果你是幻想文學粉,有著各種腦洞和想法,可以聯系黑城堡吉祥物咩黑·貝勒里恩·坦格利安投稿。
本篇排版、責編:妮女王萬歲
黑城堡奇幻平臺(微信號HEICHENGBAO,新浪微博@黑城堡Epicastle):立足《冰與火之歌》,宣傳一切西方優秀奇幻、科幻作品。如果您也喜歡,請加入我們。投稿、合作,一律歡迎!
郵箱:epicastle@126.com 微信小黑:heichengbao20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