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涼
玩的是“事故”,講的是“人情”,《脫口秀大會》該有第六季嗎?
《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在“管仲”只想傻樂,選手只能“傻悲”的氛圍中落幕。呼蘭拿下了某瓣評分最低一屆的脫口秀大王,但他肯定不是最水的大王。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開播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大概是李誕需要向馬東學習的還很多。馬東在二喜勇于大量啟用新選手,給節目帶來了新鮮感和生命力。彼時二喜剛剛播出,第一期節目還是令人有所期待的。
但沒想到二喜好景不長,口碑全面崩盤,面對沒有感情基礎又實力不足的選手們,“新鮮”成了致命的毒藥,大家最期待的變成了一喜選手返場救援。
而《脫口秀大會》五反而在跌跌撞撞中挽回了一些風評,這里面自然有邱瑞、毛豆和鳥鳥這樣的超強新人的貢獻,但龐博、呼蘭和王建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此看來,李誕創造了一個奇跡,幾乎用原班人馬搞了五季比賽綜藝,甚至還能讓往屆冠軍陪著走完五季,這在任何唱歌、舞蹈、表演比賽中,都是不可能出現的奇觀。
畢竟如果能紅,甚至不用太紅,積累了足夠直播帶貨的人氣,沒誰想當回鍋肉。
可脫口秀大會這幫人,愿意。我特別佩服他們兩點,一是愿意沒完沒了比賽,二是愿意讓/幫對手改稿。
所以龐博說得對,他們是在跑步,但不是在比賽。賽場從不相信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場看得就是競技,是你爭我奪,是原始的欲望。
但脫口秀大會不是,它消解了比賽的原始屬性。或者說,李誕用四個字重新定義了比賽的觀賞性,這四個字是“人情世故”。
說白了,就是情景喜劇。
標題《玩的是“事故”,講的是“人情”》,本來想用個諧音梗,人情世故聽著像個貶義詞,但人情不一定。寫完發現,世故也能雙關,畢竟脫五的評分看起來,有點像一出大型舞臺事故。
脫五的天花板賽制、1v1淘汰、下凡型領笑員以及部分選手的去留,都挺事故的,也是口碑崩盤的導火索。
這些設置,玩好了就是點擊率,如果李誕和脫口秀演員們不那么在意被罵,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也不算失敗。但他們看起來非常在乎,就是這種在乎,讓我覺得他們還真是不忘初心,還挺不娛樂圈的。
到了總決賽,果然沒有比賽的壓力,選手們真的更像他們自己,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種馬上休年假了的快樂。我相信他們說,冠軍不重要,畢竟這個冠軍從各個方面看起來,確實沒啥用。
第一輪比賽,鳥鳥非常精彩,看完我不禁用鳥鳥家鄰居的語氣跟朋友了一句,所以讀書還是有用的呀!
鳥鳥和童漠男,越發有脫口秀匠氣,能把街頭藝術搞出理論模型又不會在作品中賣弄炫技。
邱瑞和毛豆,就是生活流的大師,普普通通一件小事能單憑語言和語氣升華再現,但是不是能連跑五季依然不透支,是對生活流最大的挑戰。
而以龐博、呼蘭為代表的一眾老將,就是脫口秀大會的“底”,他們在,人情就在。
如今回顧整個脫五,相比較段子,留給我記憶更深的,就是他們的“人情”。
這種人情,是呼蘭應該要拿一個大王了,就真的拿了一個大王。
是kid過早淘汰觀眾群情激憤,李誕總決賽就拼命cue。
是小佳沒有接過商務,但終于讀到了所有贊助商的口播。
是邱瑞從哀怨變得溫柔,是毛豆幻想中想拉小燕的手。
是孟川的“坐井說天闊”,是楊笠讓大家合唱,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
是一路走來的朋友,付出有了與之匹配的獲得。是一路陪伴的觀眾,遺憾多少有所慰藉。是普通人的愛情和夢想,也可以蒙上廣為流傳的傳奇色彩。是想在一起的,就可以一直在一起。是在尋找的,都有了一個答案。
多好,像90年代的tvb最熱衷的大團圓。像誰都希望,自己追的情景喜劇永不落幕。
所以,脫口秀大會應該要有第六季,要繼續辦下去,成功地辦下去。這樣才能吸引鳥鳥這樣的高材生“棄文從藝”,才能讓毛豆小佳這樣選手獲得世俗的刮目相看,才能讓張灝哲、梁海源和張博洋這種非比賽型選手,在線下依然收獲滿堂彩。
他們不是在跟彼此比賽,他們是在為彼此搶奪生存空間。
所以如果脫口秀還有下一季,我還是會看下去,哪怕是就看看:嘿,大家都還好嗎?
(本文插圖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