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榮宅
榮毅仁是中國當代史上一個頗具傳奇式的人物。
上海解放前夕,榮家在中國各地經營的紡織、印染、面粉和機械廠共有24 家,國內外有關人士稱之為中國的“面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家可算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當之無愧的首戶。
榮毅仁在中國民族資本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1949 年 6 月,上海剛解放 6 天,陳毅市長召開上海民族資本家座談會時,他腦袋中的第一個人選就是民族資本家的少壯派、34 歲的榮毅仁。
榮毅仁這個名字大概很早就進入了毛澤東主席的腦海。1950 年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開幕前夕,來京參會的榮毅仁很意外地收到了出席毛澤東招待部分黨外人士宴會的通知。
他首次見到了這位震驚世界、舉國敬仰的領袖。
毛澤東握著他的手,笑呵呵地說:“榮先生,你是大資本家呀!”
周恩來用他那特有的江蘇“普通”話在一旁打趣:“他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少壯派’。”
想不到日理萬機的主席和總理對他這么熟悉,不知是領袖那句“大資本家”使他緊張,還是總理的打趣使他激動,一向昂頭挺胸的他此時深深地彎著腰,吶吶地道:“哪里,哪里。”
毛澤東與人初次見面,歷來是擅長開玩笑的。他要么是當著人家的面突然說一句開心的玩笑話,要么是把別人的名字來一番考據學式的“引伸”,在一種非常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消除對方的拘束,拉近雙方的距離。
但是這次,毛澤東卻只是微笑著又補充了一句:“你來了,很好!”再無下文。
其實,在毛澤東心中,榮毅仁還是個謎。他不明白,在共產黨把國民黨蔣介石趕往臺灣時,那么多資本家大享都席卷資金技術愴惶逃走,可作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頭號選手的榮毅仁父子卻留了下來。
榮毅仁心里卻很清醒,他們這也是被迫的,可以說是蔣介石害苦了他們父子。
無錫榮毅仁紀念館
榮家祖籍是江南無錫。著名的榮氏兄弟,榮德生與榮宗敬先生就是榮氏實業的開拓者。他們以 3000 元資本起家,倍償艱辛,歷經磨難,最后建起了包括茂新、福新系統的 12 個面粉廠和申新系統 10 個紡織廠,以及開源機器廠的大產業,在瘡痍滿目的舊中國支撐起民族工商業的一片明朗的天地。
榮氏兄弟中的榮德生便是榮毅仁的父親。
1943 年,榮氏企業申新集團在最困難時以三、四千萬元的財產抵押給國民黨的中國銀行和上海銀行,簽訂借款 500 萬元的合同。后來宋子文只付了280 萬元,就沒有了下文,致使申新集團一時竟瀕于絕境。
使榮家父子和蔣介石誓不兩立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發生在 1946 年的“榮德生綁架案”。那一年,榮德生已是 71 歲的高齡了,他在匪巢中被困長達 34 天。令人氣憤的是,參與綁架案的竟然是國民黨的軍統特務,他們與綁匪串通,演出了一場駭人聽聞的“警匪一家”雙簧戲。綁匪要求贖金 100 萬美元,后以 50 萬美元“成交”。
這個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綁票案,震動了蔣介石。他親自下令限期破案,破案之后,又下令從贖金中分出 5 萬美元獎賞有功人員,令人費解。
榮氏無錫茂新面粉廠舊廠房
綁票案過后,榮毅仁聽父親的安排,到美國去讀書——其實是怕哪一天災禍說不定又會降臨到他的頭上。對這一段的經歷,榮毅仁后來回憶說:“解放前,我的父輩和我們兄弟為了振興實業,嘔心瀝血,慘淡經營數十年,看到的依然是民族工業奄奄一息,整個經濟衰落破敗,物價一日數漲,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國民黨政府貪污成風,腐敗成群,敲詐勒索比比皆是。上海解放前夕,5 月 23 日,國民黨軍隊在我們家門前架起機關槍,要住我們的房子,結果拿了 500 元現大洋又開走了。那時還有一件事,法院說有人告我,要我準備出庭,但又有人告訴我這無非是要點錢,結果花了 5000 美元就了結了。”
1949 年,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國民黨政權”搖搖欲墜。很多資本家都跑到了美國、香港和臺灣。榮氏父子心情很復雜,榮毅仁也有過一時的猶豫、動搖。父親對他說,不管發生什么事,他決不走,他此生只想終老故土。
榮毅仁拗不過父親,盡管夫人楊鑒清已托人在香港租好了房子。可是,榮氏父子最終還是沒有走,榮毅仁想,共產黨總不至于比國民黨還壞吧。
上海解放,繼之,全國解放,一切想象中的不幸和災難都沒有發生,共產黨開明的政策使榮毅仁大受感動。
“文革”結束后,復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榮毅仁回憶說:
“6 月初,市軍管會通知我去開會,會上見到陳毅、曾山、潘漢年等領導人。那天,盛康年、金甌卜等人見我去了,先給我介紹許滌新同志。陳毅同志宣布,黨的政策是讓工商界安心復業,把工廠開起來,商店開起來,有什么困難可以找黨,找政府,并說黨和政府說話是算數的。
“我聽了心里想,這個政策好嘛,盡管對政府能解決什么困難還將信將疑,但覺得總不開工不行,開了工遇到問題再說,于是馬上回公司安排復工。當時確是困難重重,原料沒進來,市場沒恢復,陸續碰到很多困難。人民政府為此做了許多工作,幫了我們很多忙,特別是中央派來的陳云同志、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同志都非常關心我們,經常找我們了解情況,親自幫我們解決問題,就這樣,我們工商界的心情逐步地穩定下來了,生產也恢復了。
“1950 年四、五月間,北京召開了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工商界應邀派部分代表參加,我帶隊。關于稅務問題的會議,讓工商界參加,這在過去從未有過。陳云 (當時任財委主任)、薄一波 (財政部長) 主持會議。在會上,我就改進稅收工作,調整稅率等問題反映了工商界的意見。當時我年青,講得很多。有位局長說:‘你講得太多了。’我說:‘是你們請我來的,不讓我講話,我可以一聲不響。’一時氣氛緊張。薄一波同志說:‘我們邀請工商界來提意見,不讓他們講話是不對的。’又勸我說火氣不要太大。上海稅務局顧準局長后來告訴我,聽了你的發言,黨內開了一個晚上的會,展開了批評,我們都沒有睡好覺。從這里可以看出,黨是誠心實意地征求我們工商界的意見,對我們的意見非常重視,認真考慮,是實事求是的,能夠做到擇善而從,完全是為了要把國家經濟恢復起來。
“為了更好地聯系工商界,在上海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時,潘漢年同志專門找我們談話,提出黨認為工商屆應該有自己的組織。一開始曾打算分別建立工業會、商會,后來決定搞一個工商業聯合會,直接協助政府貫徹政策法令進行自我教育,也代表工商界的合法權益,反映事理要求。工商聯,主要是黨推動成立起來的。”
上海蘇州河邊榮氏家族面粉廠
榮毅仁有句名言:“我贊成共產黨只舉一只手,如果兩只手都舉起來,那是投降。”然而,政治的昌明、社會的興盛和共產黨人的無私奉公使他無條件地倒向共產黨。
1955 年 10 月,全國工商聯合召開執委會議。榮毅仁赴京參加。毛澤東也來了,他和資本家們懇切談心達兩小時之久,他半是提醒、半是鼓勵地對新中國這批特殊人物說:“大家眼光要放遠一點,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要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只要誰肯真正為人民效力,在人民有困難的時期確實幫了忙,做了好事,而且一貫地做下去,并不半途而廢,那么,人民和人民的政府是沒有理由不要他的,是沒有理由不給他以生活的機會和效力的機會
的。”
這次談話,榮毅仁受了很大啟發。一到上海,這位舉足輕重的大資本家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上,面對著成千上萬的人民代表,很莊重地保證到:“我一定要把所得利潤投資企業,購買公債,來支援國家的建設。”
1956 年,在社會主義改造高潮前夕,榮毅仁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才識,又一次恰當地表現了其審時度勢的睿智,他很痛快地交出了全部的生產資料——他所轄的所有工廠。
榮毅仁放棄不問政治的態度,頻繁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他的舉動成了中國民族資本家走上建設社會主義康莊大道的有力催化劑。
深深關注著中國民族資本家的毛澤東,不可能對榮毅仁這位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不留意。可以說榮毅仁的出現正是他思想的產物。榮毅仁的地位、名聲以及榮毅仁那一連串十分得體的舉動,恰恰符合了他理想中的那個范式。
于是,為了進一步打消資本家的顧慮,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他決定在政治上啟用榮毅仁。
毛澤東派人找來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交給他一個特殊的任務,赴上海為榮毅仁竟選上海市副市長助威。他說,榮家是我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榮家現在把全部企業都拿出來和國家合營了,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影響。他既愛國又有本領,堪當重任。
又于是,新中國歷史上就出現了一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在一個地方性的人民代表大會上為一個大資本家高唱贊歌的有趣場面——1957 年 1 月,上海市召開市人大二屆一次會議,陳毅專程從北京趕回上海,發表了一篇轟動性的演說:
“這次我到上海來,毛主席交給我一個特殊任務,要我和上海市的同志們商量一下,請大家投榮毅仁一票,把他選為副市長。
“實不相瞞,榮毅仁已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今天我要以老共產黨員的身份,為這位紅色資本家競選。”
陳毅說:“憑著他的特殊身份,在國內外資產階級中還能夠發揮出我陳毅起不到的作用。”
什么作用?陳毅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個小故事,前些年,一位法國大資本家來拜訪榮毅仁。兩人談話后,那位法國大享覺得十分開心。其實,榮毅仁不過說些家常話,說榮家人生活仍然很優裕,又不耽心敲詐綁票,工作和讀書都有奔頭,所以他想要為國家多做點事,準備把自己家的銀行定息拿出來,每年替國家開一個紗廠。對共產黨人談虎色變的外國資本家聽了這些話當即把對社會主義負面的看法大大改變了。
講到這里,陳毅突然問:“你們說把榮毅仁選上副市長該不該?”
爭先恐后的“該”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交織在一起。
繼盛丕華之后,又一位更為出色、更為特殊的資本家——榮毅仁健步走上了上海市副市長的位置。
——本文系李琳之《1950 年代:中國“公私合營”熱潮》之三
作者簡介
李琳之,歷史學者,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國時代》《前中國時代》等十余部著作。其中,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三部著作,構成了其從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個完整的上古史體系,是國內外第一套用考古學結合文獻學揭示出黃帝至商亡這三千年歷史發展脈絡的系列圖書。
《前中國時代》入選商務印書館官方發布的“2021 歷史好書 60 種”榜單。
《元中國時代》入選“2020 百道原創好書榜年榜·人文類 ”,同時在 2020 年 “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好書讀者投票評選”活動中獲得第二名,在“歷史的回響”類別中高居榜首。
《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自2022年6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后,先后入選了長安街讀書會2022年6月第5期好書、百道網2022年7月好書、中國出版集團2022年7月好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網“社科好書”、今日頭條好書等推薦榜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