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后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從內容上來講,《古詩十九首》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寫“游子”,一類是寫“思婦”。今天繼續欣賞第三首:
《青青陵上柏》
-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這是一首寫游子的詩。
第一、二句,站在山頂向上看,山上陵墓上古柏青青,四季也不會凋零;向下看,山澗的石頭眾多,永遠也不會枯爛。可是,人生在這天地之間,卻猶如那遠行的匆匆過客,很快會消逝。這樣的一種對比,體現了游子內心的那種世事無常感慨。
第三、四句,緊接前兩句,既然人生無常,不如及時行樂。所以即便是只有一斗酒,也要這幫朋友分著來喝,哪怕很少,把它想象成很多,這樣的自娛自樂卻也勝過那豪華的酒宴。表達了游子們雖然過得清苦,但也懂得自娛自樂。除了喝酒,還要去大都城游玩一番。即便是駕著破車,驅趕著劣馬,也仍然在洛陽和宛城這樣的大城市游戲著。
可是,他們真的是來游玩的嗎?并不是。是來找工作,尋求仕途的,此時文人的這種“死要面子”的形象就凸顯出來了,說是“游玩”。
第五、六、七句,進了大城市,游子們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洛中何郁郁”,繁盛且繁華。還看到那些戴著高高的帽子、系著寬寬腰帶的人,這都是些什么人呢?當然是達官貴人,他們只是自己之間相互索取往來,對于游子們這些外鄉人嗤之以鼻,不放在眼里,讓游子們失落異常,看來謀取仕途也是無望了。不信你看,那長街兩邊的小巷子里,隨處可見都是王侯的府邸,不僅如此,南北兩座宮殿遙遙相望,都高達百余尺,看到這樣的場景,根本不是游子們這些外鄉人能進去的,這就讓他們更加失落和自卑了。
第八句,結尾抒發感情,卻有所分歧。其一說,這是指那些冠帶者,雖然極盡享樂,為什么卻反倒戚戚憂慮,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嗎?另一說,分指雙方。達官貴人們只知道享樂,不知道憂國憂民,和詩里游子們戚戚優迫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的反差,讓人覺得內涵深廣,余味無窮。
關于這首詩,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