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25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23日,《華爾街日報》批評特朗普政府本周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決定,稱這是對這所常春藤名校的“一次目光短淺的攻擊”。
該報社論委員會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撤銷了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這一決定導致哈佛所有國際學生的未來“陷入混亂”。
社論稱:“哈佛的大多數國際學生就讀于研究生項目,許多人參與科學研究或承擔本科課程教學。將他們趕出哈佛將擾亂研究項目,甚至可能導致部分從事科學研究的教授跳槽至其他高校。這似乎是為了凍結哈佛研究經費而設的目標。”
對此,白宮發言人阿比蓋爾·杰克遜24日表示,盡管已多次收到警告,哈佛仍未解決校園內的嚴重問題,如今他們正在為此承擔后果。
對于美國政府這一禁令,哈佛大學的學生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可怕的決定”,禁令不僅會削弱哈佛大學和美國的國際學術地位,更會對美國社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哈佛大學學生蒂羅內·布雷斯懷特:我認為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是一個可怕的決定。美國是建立在多樣性和“大熔爐”社會的基礎之上,我們需要重視每個人,不能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就歧視他們。
哈佛大學學生稱禁令是個可怕的決定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哈佛大學學生麗莎·歐文斯:試圖讓教育環境變得封閉是極其錯誤的決定。我認為教育本身就意味著開放與包容,人們進入大學本就是為了拓寬知識邊界,多樣化的觀點非常有價值。
哈佛大學學生接受采訪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哈佛大學學生布蘭妮·瓊斯:作為一個學術機構,哈佛大學的成功既取決于它和美國國內的聯系,也取決于它和國際社會的聯系。我認為缺乏國際學生不僅會削弱哈佛大學作為學術機構的地位,其全球影響力也會減弱。
哈佛大學學生盧卡斯·亞當斯:如果未來所有學校都不被允許招收國際學生,我認為這會對美國教育系統產生極大負面影響。
另據新華社報道,針對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的“國際禁招令”,哈佛大學教授瑞安·伊諾斯稱,美國政府正試圖對一個美國機構施加懲罰,原因僅僅是這個機構沒有屈服于美國政府的政治意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文稱,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在把民粹主義意識形態擴展到高等教育,這將在校園里制造一種恐懼文化。
據統計,“禁招令”將影響占哈佛學生總數超過四分之一的國際學生。輿論認為,這將導致教師、學生以及科研人才的流失,加速美國教育和科研界已經顯現的人才“出走潮”。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文章指出,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紛紛加大激勵力度,招募來自美國的人才。法國近日宣布將撥款1.13億美元,主要用于吸引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赴法工作。歐盟也表示,將投入5.66億美元,將歐洲打造成全球科研人才聚集地。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文章認為,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曾支撐起美國的繁榮,而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切斷這一循環。
近期在英國倫敦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顯示,美國在國際社會的“聲譽”指標明顯下滑。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在去世前曾撰文說,美國吸引其他國家的能力已日漸衰落,特朗普政府的種種做法正嚴重損害美國的“軟實力”。
特朗普和哈佛大學校園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