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后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我們接著欣賞:
《明月皎夜光》
-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這首詩,作者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地感嘆、傷痛和悲哀,與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交織著,情景交融,讀起來讓人也感慨萬分。
第一二句,作者看見皎潔的白月光灑滿了夜空,聽見東邊墻角的蟋蟀在低聲鳴叫著。這個時節,北斗星中的玉衡星的位置顯示,已經進入了初冬,其他眾多閃爍的星辰把夜光映照的一片璀璨。這兩句,看似寫了夜晚的美景,“月光”“星辰”都給人一種光芒璀璨的感覺,但是這卻是在初冬的夜晚,即便景色如此美好,但是作者的內心卻如這初冬的夜晚一般,透著幾分凄涼與慘淡。
第三四句,晶瑩的露水沾滿了野草,時節交替變換,過得很快。秋蟬在樹林里斷斷續續鳴叫,這些燕子又將飛往哪里去筑巢安家呢?這句問話似乎是對“玄鳥”而發,實際上,暗含著詩人那充滿失意的悵然自問。
第五六句,回想著和我一起攜手同游的好友,他們其中有些已經飛黃騰達了,可是他們卻并不念同門友誼,自己當作走路時的腳跡一樣,甩在身后而不屑一顧了。這句很巧妙的暗喻,那些一旦獲取功名的同門,絲毫不念及舊情,刻畫了其卑劣的品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憤懣與不平。
第七八句,夜空中南方的星叫作"箕星",北方的星叫"北斗”,還有“牽牛星”,他們既不能顛揚,又不能斟酌,還不能拉車,但是為什么還要取這樣的名稱呢? 真是徒有虛名啊!就和當初同門友誼說的“堅如磐石”一樣,如鏡花水月一般,經不起任何的考驗,沒有一點用!
整首詩,前半部分描述深秋初冬之景,抒寫詩人月下的哀傷、凄涼之情。為什么凄涼呢?后半部分給了解釋,作者通過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同門飛黃騰達后對自己的冷漠態度,同時又表露了作者不諳世態炎涼的悲憤和不平之情。
關于這首詩,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