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后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我們接著欣賞:
《東城高且長》
-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此詩是一首游子觸景生情,反映其內心孤獨苦悶與悲哀之情的詩。
第一二句,游子在帝都洛陽的東門外徘徊躊躇,望著那高高的城鄉,曲折綿延又環環相扣,給人一種威嚴之感。能看出游子不得那失落的心境,在洛陽奮斗了許多年,仍在被這高高的城墻阻擋在外,繞著城墻走了一圈,又仿佛回到了起點。曠野里那強勁的風拔地而起,原野上的青草已經變得枯黃。能看出這是一年的秋天到了,自己也猶如那青草一樣,大好的年華已經逝去,可是仍未功成名就。
第三四句,一年四季不停的交替變化,這一年過的為什么這么快啊!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游子內心也是 一片悵然失意,聽著這鳥囀蟲鳴,更平添了幾分愁苦與酸楚。這兩句是通過聽,來感受秋意的寒冷與萬物的蕭落,表達內心的不如意。
第五六句,為什么不拋卻煩惱放開情懷去追求生活的樂趣啊,本來人生就短,何必要處處自我約束呢?那燕趙之地本就是美女如云的地方,那美女們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可見,游子已經心灰意冷,決定要去放縱自己,享受當下的快樂。
第七八句,看著那女子們飄逸薄柔的羅裳,那雍容華貴的儀態,端坐在窗前彈奏著箏商之曲。那樂曲為什么這樣的悲傷呢,弦音高亢激昂是因為弦柱調得太緊的緣故嗎?那樂聲竟像是狂風驟雨般激烈,讓人聽起來更加的悲婉動人。能看出,游子是懂樂理之人,不然他聽不出這么細致。
第九十句,游子此刻聽著令人遐想動情的樂曲,忍不住撫弄著自己的衣帶,反復沉吟體味其中的樂趣而躑躅不前。為什么游子突然就邁不開腿了呢?原來此刻他心里頭想著要與這燕趙之地的美女像那成雙成對的燕子一樣,銜泥筑巢永結同心。
整首詩,我們能看出游子內心的孤寂和落寞,求取功名久不得志,感嘆歲月如梭的同時,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想要放縱自己,看到燕趙之地的美女,陷入了一番遐想之中。
一方面,我們能看出,這只是游子內心的想象,和現實來比有很大的反差,更加突出游子的落寞之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看出游子內心那種不貞。《古詩十九首》都是互有關聯的,我們前面說過,家中的婦人還在苦苦等待思念著遠在異地的游子,擔心他獲取功名后變心,這首詩能讓我們看到,游子內心的那種幻想,不如意時候幻想著如此的放縱自己,一旦功成名就,幻想可能會付諸于行動,最后一句讓人讀起來心寒不已。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渣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