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先驅
朱蘭
現代質量管理的領軍人物:約瑟夫?M?朱蘭
□ 1904年12月24日,朱蘭出生在羅馬尼亞布勒伊拉的一個貧苦家庭
□ 1912年,隨家庭移民美國
□ 1917年,加入美國國籍
□ 1925年,獲得電力工程專業理學士學位
朱蘭的貢獻
1. 最早把帕累托原理引入質量管理
根據大量的實際調查和統計分析,企業產品或服務質量問題,只有20%來自基層操作人員,80%的質量問題是由于領導責任所引起的。
2. 質量三部曲
□ 質量計劃:實現質量目標的準備程序
□ 質量控制:對過程進行控制,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 質量改進:有助于發現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
3. 在他發表的20多部著作中,《朱蘭質量手冊》被譽為質量管理領域的圣經,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參考標準。
4. 主張組織內部不同層次的員工使用不同的語言:
□ 高層管理者的語言是錢,以便使質量問題引起他們的注意
□ 工人的語言是事情
□ 中層管理者應該會說兩種語言,并進行上傳下達的溝通工作
5. 適用性質量
□ 產品在使用期間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 不僅要滿足顧客明確的需求,而且要滿足潛在的需求
6. 質量環
□ 為了獲得產品的適用性,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工作活動
□ 一系列活動中一環扣一環,互相制約,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 不斷循環,每經過一次循環,就意味著產品質量的提高
朱蘭的三部曲
1. 朱蘭三部曲包含了三個質量管理流程: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
2. 質量三部曲
朱蘭關于質量概念的對比
戴明
現代質量管理之父:威廉?愛德華茲?戴明
□ 戴明博士于1900年10月4日生于美國衣阿華州
□ 1928年獲得耶魯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
戴明博士的貢獻
1. 第一階段:對美國初期SQC推行的貢獻
戴明博士在美國政府部門服務期間,為了國家人口調查而開發新的抽樣法,并證明統計方法不但可應用于工業,對商業方面也有用。
2. 第二階段:對日本的質量管理貢獻
□ 戴明博士從1950年到日本指導質量管理后,就一直繼續長達近四十年
□ 戴明博士給在日本的企業經營者灌輸品質經營的理念及重要性,使日本的早期經營者幾乎都見過戴明博士而受教于他,并實踐戴明博士的品質經營理念,奠定了日本TQC或CWQC的基礎
□ 戴明博士早期輔導日本企業的質量管理時曾經預言,日本在五年內其產品必將雄霸世界市場,其預言被證明正確
□ 戴明質量獎是日本質量管理的最高榮譽
3. 第三階段:對美國及全世界推行TQM的貢獻
□ 由于戴明博士對日本指導質量管理的成功,讓美國人驚醒原來日本工商經營成功的背后竟然有一位美國人居功最大,故開始對戴明博士另眼相看
□ 1980年6月24日,全國廣播公司NBC在電視播放舉世聞名的日本能,為什么我們不能,是戴明博士一夜成名
□ 從此以后,由于美國企業家重新研究戴明的質量管理經營理念,加上戴明博士繼續在美國及各國積極舉行講授他的品質經營理念,為期四天的14個管理原則,為美國各大公司如福特和AT&T公司提供品質經營的顧問工作而收到了實質上的效果
□ 事實上,戴明博士的品質14點管理原則就是美國在1980年代開始盛行迄今的TQM的基礎
□ 目前,在美國及英國都已成立有戴明學院,其所宣稱的基本精神也都是TQM的精神
戴明的PDCA循環
PDCA循環特點
戴明的PDCA循環:
□ 完整地包含了4個階段的循環
□ 存在著大環套小環的現象
□ 不斷上升的循環,每循環一次,產品質量、工序質量或工作質量就提高一步
戴明的14法則
1. 第一條,要有一個改善產品和服務的長期目標,而不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觀點。為此,要投入和挖掘各種資源。
2. 第二條,要有一個新的管理思想,不允許出現交貨延遲或差錯和有缺陷的產品。
3. 第三條,要有一個從一開始就把質量造進產品中的辦法,而不要依靠檢驗去保證產品質量。
4. 第四條,要有一個最小成本的全面考慮。在原材料、標準件和零部件的采購上不要只以價格高低來決定對象。
5. 第五條,要有一個識別體系和非體系原因的措施。85%的質量問題和浪費現象是由于體系的原因,15%的是由于崗位上的原因。
6. 第六條,要有一個更全面,更有效的崗位培訓。不僅是培訓現場操作者怎樣干,還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干。
7. 第七條,要有一個新的領導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幫,領導自己也要有個新風格。
8. 第八條,要在組織內有一個新風氣。消除員工不敢提問題,提建議的恐懼心理。
9. 第九條,要在部門間有一個協作的態度。幫助從事研制開發,銷售的人員多了解制造部門的問題。
10. 第十條,要有一個激勵,教導員工提高質量和生產率的好辦法。不能只對他們喊口號,下指標。
11. 第十一條,要有一個隨時檢查工時定額和工作標準有效性的程序,并且要看它們是真正幫助員工干好工作,還是妨礙員工提高勞動生產率。
12. 第十二條,要把重大的責任從數量上轉移到質量上,要使員工都能感到他們的技藝和本領受到尊重。
13. 第十三條,要有一個強而有效的教育培訓計劃,以使員工能夠跟上原材料、產品設計、加工工藝和機器設備的變化。
14. 第十四條,要在領導層內建立一種機構,推動全體員工都來參與經營管理的改革。
克勞士比
零缺陷之父:非利浦?克勞士比
□ 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美國西佛杰尼亞州的惠靈市
□ 2001年,獲美國質量界最高榮譽-美國質量學會ASQ終身榮譽會員
□ 2002年,美國質量學會ASQ設立以克勞士比命名的克勞士比獎章以提攜,表彰質量管理方面的優秀作家
克勞士比的貢獻
1. 質量是免費的,它不是禮品,但它是免費的
當質量上升時,成本是降低的,因此質量是沒有經濟成本的。
2. 在全球已出版15本暢銷書著作,《質量免費》由于引發一場美國以及歐洲的質量革命而備受稱贊,該書銷量超過150萬冊,被譯成16種文字。
3. 1961年提出零缺陷的概念
□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總是較便宜的
□ 零缺陷就是缺陷預防的吶喊,它意味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 所謂第一次就做對,是指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因此,若沒有要求可循,就根本沒有一次就符合要求的可能了
□ 我們基本的工作哲學便是預防為主,堅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態度,使質量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克勞士比的零缺陷
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三個需要,四個基本原則,五個解決問題的步驟,六個變革管理階段,十四個質量改進步驟。
各種質量哲學的比較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的質量管理思想的比較:
共同之處:提倡對質量永無止境地改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