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飲食管理,第一反應就是少吃?
這應該是人的第一直覺吧,總覺得因為嘴饞長出來的肉,只能通過挨餓才能被帶走。
甚至曾經我大學減肥的時候,只有肚子餓才心里踏實,覺得肚子餓才是在變瘦。
但饑餓感,會擊垮任何人的意志。
我自己減脂學會最關鍵的一課就是,饑餓≠減脂,饑餓感反而會干擾你的健身/減脂節奏。
即使減少每日熱量攝入,也是有很多方法讓自己吃飽的!
今天聊聊具體怎么做,咱們今年減脂不要挨餓啦!
跑個題,拜托大家看完文章去星標一下我!公眾號改版了,如果不星標,你們就會看不到我的推送...我每天寫稿的雞血來源就是你們啊!
哪些情況代表,你吃的太少了?
減脂太久,容易“餓”習慣了。
即使吃得熱量不夠,但自己感覺不明顯。不過長期熱量攝入不足,影響健康又難瘦。
如果你有下面幾種表現,可能代表吃太少了:
1. 每天都很疲憊
長期疲勞可能代表因為吃太少,身體營養不足導致能量水平過低。車不加油,當然就沒有能量跑。
2. 容易情緒化,經常心情不好
被壓抑的饑餓感,可能轉變為餓怒。你容易更沒耐心、情緒更不穩定、更容易暴躁。(我就是這樣...即使只餓30分鐘,也會暴躁)
3. 運動能力差,沒勁。
4. 出現健康問題
比如頭暈、月經不調、突然大量脫發、指甲脆弱等等。
如果你出現以上情況,代表更需要的是增加每天熱量攝入,而不是單純用技巧把自己填飽。
關于熱量差可以看這篇
減少熱量的時候,怎么不挨餓
我如果說,吃炒飯能減肥,大多數人都不信。
因為他們心里的炒飯是這樣的
很多油,很多大米,幾乎沒有蔬菜和蛋白質。
而適合減脂,又不愛誒的炒飯,應該是這樣的
兩者也許熱量相差不對,但飽腹感絕對天差地別。
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差別呢?
1. 用蝦仁代替了香腸,降低熱量的同時增加了蛋白質。
2. 用更豐富的蔬菜,增加了炒飯的膳食纖維。
3. 使用糙米代替白米,熱量不變的情況下,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都更豐富。
4. 減少用油,留出熱量空間,能多增加點其他食材,比如蝦仁。
哪些食物飽腹感更強
我有個朋友特別愛吃饅頭,可以不吃菜只吃白面饅頭的那種,而且一頓吃3個饅頭沒問題!哈哈哈哈是胃口很棒的女孩~
她每次飯后1-2個小時就開始餓,于是她特別堅信這是因為自己“飯量大“,所以一輩子都不可能減肥。
事實上,她飯后兩個小時就餓了,和飯量關系不大,跟她的飲食結構有關。
身體分解消化不同食物的速度不同,碳水化合物最容易被消化,蛋白質排第二,脂肪的消化速度最慢。
所以像她這樣,一頓飯全是白米白面的最吃虧!熱量不低,餓的又很快。
飽腹感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最優質的飽腹感是:吃的時候有滿足感,飯后有飽腹感,飯后3-4個小時有持久的能量感。
想達到這個狀態,就需要「蛋白質+膳食纖維+健康脂肪」,一個都不能少。
在這套組合里:
纖維可以讓吃進去的食物更有“體積”和“體量,讓你用更少的熱量,填滿更多肚子。拿炒飯舉例子,加點生菜進去,炒飯立刻份量翻倍,但熱量基本沒有變化。常見的膳食纖維來源有:蔬菜,水果、粗糧、魔芋等等...
而蛋白質呢,會讓你有更強的飯后滿足感,比如豆類、堅果、雞蛋、魚、雞肉/肉類、奶制品...都是很好的選擇。
健康脂肪最容易被忽視,它除了增強滿足感,還可以拉長消化時間,讓你飽得更持久。一些我很喜歡的健康脂肪選擇:堅果醬、堅果、芝士奶酪、橄欖油、牛油果、牛油果油....
你可以摸索的是,在固定熱量下,如何搭配這3種營養,做到熱量不超標,又讓你吃飽。
我自己很舒服的比例,是20%-30%健康脂肪(取決于心情和訓練計劃),40%的蛋白質,30%-40%的膳食纖維來源(蔬菜+粗糧)
食物不是饑餓的唯一原因
如果你總覺得吃不飽,還有一些可能性。
最近壓力太大,工作強度太大
喝水太少
頭一天晚上沒睡好
運動量、活動量突增!
身體是一個緊密運行的系統,生活方式對身材比大家想象中重要。
最后舉一些例子吧!
講了一堆,最后還是舉幾個活生生的例子吧!方便大家更好應用。
以下食物如何更換,會增加飽腹感:
1. 珍珠奶茶 —— 新鮮牛奶+紅茶+薏米做的低糖奶茶
為什么?和植脂末相比,新鮮牛奶有更豐富的蛋白質;而薏米和珍珠相比,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
2. 油炸薯條—— 空氣炸鍋紅薯薯條
為什么?使用空氣炸鍋油炸,可以減少用油量,同樣熱量你可以吃更大份。同時紅薯也比土豆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
3. 普通炒面 —— 涼拌蔬菜牛肉蕎麥/全麥面
為什么?用橄欖油或芝麻油涼拌增加健康脂肪,蕎麥面和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牛肉增加蛋白質。
(不過偶爾吃幾次薯條、炒面、珍珠奶茶天也不會塌下來。重點是我們如何找到兩種飲食間的平衡)
晚安,今天也是愛你的咕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