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空中客車在華合作再次取得重要成果,在北京簽署了3項與中方的合作協議:
1、與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簽訂了160架飛機的批量采購訂單,協議包含150架A320系列飛機和10架A350-900寬體飛機訂單。
2、擴建位于天津的空中客車亞洲總裝線,建立第二條A320系列總裝線,計劃在2025年底落成,屆時,空客天津的A320系列月產能將實現翻倍,將占空客全球單通道飛機產能的20%,助力空客實現在2026年達到月產75架的產能爬坡。
3、與中航油簽署了可持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的生產和供應協議,以實現2030年SAF使用占比達到10%的目標。
4月6日,空中客車CEO傅里先生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
生產線+1 訂單++
在過去幾年里,空客每交付4-5架飛機,就有1架屬于中國客戶。即便是疫情3年間,中國客戶也接收了350架空客飛機。從198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空客飛機在中國的占有率不斷攀升,截至2月底,有2127架空中客車飛機在中國內地服役,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4%。
而這當中,大多數是A320系列飛機。中國市場對于A320系列的強勁需求,讓空客在天津設立了首條歐洲以外的飛機總裝線。自2009年以來,空客天津總裝線已經向中國客戶交付了超過600架A320系列飛機。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空客天津項目的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從最初的單一機型總裝,逐步擴展至A319neo、A320neo和A321neo全系列總裝。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空客向吉祥航空交付了首架在天津總裝線交付的A321neo飛機。
待天津第二條總裝線投產,空客在全球的A320系列總裝線將達到10條(漢堡4條、圖盧茲2條、天津2條、莫比爾2條),并計劃在2026年實現月產75架。這其中,預計有70%為A321neo(含子型號)。
這一次在天津增加第二條總裝線,不僅展現了空客持續深化在華合作的決心,也表現了全球領先飛機制造商對中國航空制造業的認可。
空中客車CEO傅里先生表示:「航空業是全球化的行業,空客也是全球化的公司。我們決定在天津增加第二條總裝線,就是空客以行動展現對中國的信心和在華發展的決心。」
Made in China for China
實際上,空客天津這種在客戶家門口建廠的項目,受益最大的還是咱們。
從航空公司的角度看,在天津接收飛機,能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成本。既不用安排人員遠赴歐洲,也能省下調機的成本,而且新飛機當天就能入列。最喜聞樂見的當屬天津航空,新飛機過條跑道就到家了。
而且,航空公司采購座椅等「家具」也能省下不少運費。像座椅廠商Recaro的工廠就設在青島,在天津總裝,運費少了90%,自然也有了更大的議價空間。
更重要的是,天津總裝線帶動了空客供應鏈的本土化。空客多年來堅持垂直整合戰略,既能降低運輸途中的風險,也能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為我國帶來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大部件生產方面,空客與中航西飛開展A320飛機機身系統裝配項目和A320系列飛機機翼制造項目的合作,直接供應天津總裝線。首架份的A321機翼于2022年9月交付。隨著天津第二條總裝線的落成,空客從中航西飛采購的大部件也將翻倍。
同時,這必然也會在中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當地經濟。
飛機交付只是起點
當然,飛機的生產和交付只是一架飛機生命周期中的一環。在飛機平均服役的10-20年里,有持續的維護、維修和改裝(MRO)需求。當飛機的一生走到終點,退役后也有封存和拆解的需求。
這也就是網友常問的:「為什么退役的飛機都要去國外,不在中國拆解?」
這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航空產業起步較晚,飛機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條還未發展成熟。而空客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在2022年1月攜旗下的Tarmac Aerosave公司和歐航航材與成都雙流區達成合作,在成都雙流機場建立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項目。
這個服務中心的業務范圍包括飛機停放與存儲、飛機轉租或恢復運營需要的升級改裝、機身維護、拆解回收、客改貨、二手可用航材管理和交易等,主打的就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全生命周期的發展。這個項目將對雙流乃至全中國的航空產業鏈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很快會有好消息,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們請密切留意我們的后續報道。
要發展,更要綠色的明天
空客在中國有這么多工業生產領域的項目,我們當然喜聞樂見。但是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去碳化也是政府、行業以及老百姓迫切關注的議題。
作為全球航空業最重要的廠商,空客不僅意識到了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更是通過行業合作,將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今天與中航油簽署的SAF生產和應用協議就是一個最新的例子。實際上,空客在去年就與廈門航空、浙江長龍航空和多彩貴州航空簽署了關于推動SAF應用的合作協議,并已經與多彩貴州航空攜手完成了中國內地首個空客飛機使用SAF的載客商業航班。
空客天津也已經開始在試飛和交付飛行中使用SAF,并計劃逐步提高SAF使用的比例。最近也剛剛在A321neo上完成了雙發100%使用SAF的飛行測試。這也是繼A350和A330MRTT后又一款完成雙發100% SAF燃料測試的空客機型。
此外,空客天津還積極參與綠電交易,在2022年第四季度購買了49.76億度由天津本地風力發電企業供應的綠電,預計減排3065噸二氧化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而隨著中國在高新科技和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走上快車道,空客也關注到了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潛力。繼2017年在「中國硅谷」深圳設立中國創新中心后,空客又在2022年宣布于蘇州設立空中客車中國研發中心。
據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透露,蘇州研發中心將聚焦新能源和數字化技術。該研發中心將利用長三角地區的航空和氫能源產業鏈優勢,重點圍繞氫能源基礎設施開展研發工作。
此外,蘇州的中國研發中心還將提供先進制造、電氣化、未來客艙及新科技的研發創新服務,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引領推動航空航天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培養和聚集高端人才,推動該地區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
蘇州的空客中國研發中心即將于下周正式揭牌成立。屆時胖將在現場采訪空中客車首席技術官 薩賓(Sabine Kluake),感興趣的朋友們記得關注我們。
最后,胖想聊一下時隔4年再次見到傅里先生的感受。上一次見到他,還是2019年在圖盧茲出席空客創新日。當時的傅里先生剛剛履新空中客車集團CEO一職,一晃已經快4年過去了,但一切感覺如此熟悉。
那一次,來自全球各地的上百名媒體齊聚圖盧茲。雖然大家說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都有著同一個興趣愛好:航空。也正是這個共同點,讓我們齊聚一堂,暢快交流。
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航空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連接世界的使命感和消除隔閡的魔力。而航空業的這份使命,在如今這個世界,顯得尤為重要。
正如空中客車CEO傅里先生今天所提到的那樣,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人與人之間需要達成一致,需要建立信任,需要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而航空業這個高度國際化的行業就能實現這些,因此肩負著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及貨物和資本之間的流動的使命。
我們相信,世界會因交流而變得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