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負責人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曾吹風,力爭當年消除村衛生室“空白點”。隨后國家衛健委發文,不斷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幾年過去了,政策一一落地,不少村落建起了嶄新的村衛生室,但在這些衛生室如何能留住具備專業水平的醫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得不面對,但現實是部分地區的村衛生室仍出現醫務人員人手不足等情況。
湖北省仙桃市廣播電臺《黨風政風熱線》報道,唐場村由于村醫老齡化,幾年都沒有醫務人員。而該鎮與市衛健委簽訂委培協議的大學生村醫9人,將分別于2024年與2025年畢業,待學習培訓合格后,才能選派到村衛生室工作。
安徽省休寧縣海陽鎮瑯斯村的村民向政府反映,村里沒有村醫。縣衛健委回復稱,原村衛生室村醫考入鄉鎮衛生院工作,而瑯斯村衛生室的定向大學生村醫在縣人民醫院實習,畢業后才會回到瑯斯村衛生室工作。
此外,還有一些村衛生室因人手不足,一個村醫要承擔大幾千人的醫療服務和公衛服務,難免力不從心。
2023年3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一是鄉鎮衛生院開展村級巡診服務,巡診時間要相對固定,二是鄉鎮衛生院還要選派合格的醫務人員開展村級派駐服務。
針對村衛生室人手不足的情況,國家出手讓上級醫療機構人員下鄉巡診、派駐,無疑能解農村群眾看病就醫的燃眉之急。但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也指出,縣域人口流動趨勢和鄉村形態面臨深刻變化,不少地區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與居民需求相比仍顯不足,鄉村醫療衛生崗位吸引力依然偏低,人員“空白點”存在反彈壓力。
要想真正讓鄉村醫生下得去、留得住,結合國家衛健委之前發布的有關鄉村醫生的新政策,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其一,提升薪資福利待遇:通過完善考核制度、實行靈活激勵等方式,讓真正有水平、能干事、愿奉獻的基層醫生獲得更好的收入。同時適當提高基層醫生養老生活補助等,解決他們最想解決的問題,只有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守護好村民的健康。
其二,拓寬優秀人才來源:在學校教育環節,擴大全科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增加儲備人才總量。繼續實施農村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落實好畢業生到農村服務的制度,向農村地區持續輸送優質醫學人才。
其三,暢通職業發展渠道:向鄉村醫生增加編制數量。同時將基層服務年數、質量作為基層醫生晉升職稱的重要標準。未來還可以加快落實“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職稱制度,推進基層制度創新。
治國興邦,人才為急。讓優秀醫療人才與基層更好地實現精準對接,才能讓農村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也才會讓健康鄉村的前景更加可期。
本文為醫家頭條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醫家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