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總是聽到很多的心理咨詢師無論是在文案中,還是視頻號上,總是在勸別人:千萬別做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人很可怕。我真的忍不住想問一句:人家討好型人格的人吃你家大米了嗎?偷你家WIFI了嗎?如果來訪者樂意做討好型人格,人家沒有心理負擔,你為什么要勸?為什么要別人改?
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大膽地在互聯網一搜索:討好型人格,似乎沒有一名專業的老師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去講一講討好型人格的優勢或者是不需要去改變的原則。幾乎都是一致在喝令聲討討好型人格。什么討好型人格會毀了你一生種種夸大不實的言論。
我在想,身為心理咨詢師聲討別人討好型人格的同時,你自己真的沒有半點討好型人格?九型人格有九型,為什么偏偏討好型人格就要被聲討?
是你只是在學習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上只認識討好型人格,還是本身這個人格觸發了你的創傷呢?如果你真的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就不應該去聲討討好型人格。而是客觀地來分析討好型人格和其它人格。
在我們的心理學的領域上,有九型人格,分別是: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理智型、忠誠型、活躍型、領袖型、和平型九種。而助人型又稱為討好型人格。
其實每一種人格都有它致命的弱點和非常強大的優勢,作為一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當你沒有經歷上千小時的個案,沒有站在大數據,沒有充分的實踐經驗,真的沒有資格去為來訪者發聲,更不應該去聲討討好型人格。
因為九型人格都是一個平等的關系所存在的。而每個人,都不只是擁有一種人格。有的會混合擁有兩至四種人格。當你僅僅學了皮毛就要讓人家討好型人格的來訪者去改變人格,或者刻意避開這樣的人格,我可以很負責地說,你這是在隱形的犯罪。
甚至現在很多辦公室文化都默認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定,討好型人格的人注定成為了被欺負的對象。可能本身這個職場人并不知道什么叫討好型人格,但是看到網絡上一些相關的文摘后,反而很得意自己不是討好型,所以開始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這讓我非常匪夷所思。
因為一個人成功避開了一種人格,就會轉換為另一種人格,而另一種人格也一樣有自己的優勢和缺陷。不可能一個人都時刻完美,沒有任何缺點的。除非,這個人就是完美主義。而完美主義一般是抑郁癥、焦慮癥者大多份額伴隨的人格。
所以,如果今天你還是一名新手心理咨詢師或者你是一個有著多年經驗豐富的咨詢師,也許我想通過我的大數據改變你內心的強勢,以免你的認知給來訪者的人生帶來指導性暗示。
其實,90%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討好型人格的成分,只是有的人這個成分多一點,那個成分少一點。而一般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都會伴有不同額度的完美主義。你讓別人怎么改。你讓別人改人格的同時,就是在你的認知領域中,你接受一個非常可怕的理論,就是:其它的人格和討好型人格是不對等的人格。討好型人格是一個非常失敗的人格。
當你一旦擁有了這樣的錯誤認知,你覺得你將在未來怎么去幫助來訪者?讓每一個來訪者通過和你的咨詢,從而擁有其它的人格嗎?其它的人格就沒有問題嗎?
找我咨詢的來訪者,無論還伴有其它什么型人格,或多或少都伴有討好型人格。在他們的自訴中,其實很多來訪者根本不想去改變自己的人格。
我曾有很多名重度抑郁癥的來訪者處于康復期后,他們給我最真實的坦白是:我不想改變我的討好型人格和完美主義。因為討好型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我做人彬彬有禮,讓我更快的化的升遷,而完美主義,會讓我在成就的領域上一直卓越,并且無人可及,我為什么要改變?我即使是重度抑郁癥很痛苦,我覺得是可以這樣痛并創意伴隨著的。
來訪者的這番自訴讓我有很深的感悟。我覺得他是非常信任我才會告訴我內心這樣一段獨白。我也想很誠懇的告訴大家,不光是我,就是從事心理行業無論多少年的心理咨詢師,有90%的人群,都有重度討好型人格。但是,又能怎么樣呢?
為什么要改變呢?
當你看到領導向你走來,你的討好型人格讓你為了引起對方的注意,興致勃勃地去打招呼。領導下次記住你了,你開心了,何樂不為?
只要是沒有嚴重內心沖突的討好型人格,為什么要改變?我覺得非常奇怪。
最害怕的是,有的人明明是討好型人格,看到了領導就是想沖上去,但是聽了咨詢師說做人要有點個性,不要成為討好型人格,于是就忍住了。但是越忍就越無法接納自己。就越想東想西。
我想問一句:親愛的咨詢師,你的來訪者你真的幫助到了嗎?
真正需要去幫助到來訪者的,不是幫助對方是不是要改變成為討好型人格,而是怎么讓來訪者不要自我攻擊,不要想東想西。
就像我們常說,我們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但是在做情緒穩定的人的前提之下,我們就是要接受自己的情緒不穩定。
一個討好型的人格的人想要改善這種人格給自己帶來的內心沖突的前提下,先要提納自己:我就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怎么了?
我善良、我討好、我主動、我積極、我就在意別人怎么看我,又怎么了?我高興,我樂意呀!
只要不影響工作、生活、睡眠,不也挺好的嗎?
你看公務員隊伍中,95%都是討好型人格,那些善于分享的演講家,那些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如果不是擁有討好型人格,可以共情力這么強,可以做到感同深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家擁有了并且接納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世上的惡人那么多,很多吃飽沒事干的心理咨詢師不去寫些心理犯罪的報道,不是去做些抨擊社會不良事件的宣傳,天天拿討好型人格做為飯后閑余,你真的心理學學得夠專業嗎?
最讓我難忘的是,在一次心理課上,有一個資深的心理專家說要對我們采用暴露療法,一直讓學員相互說某個學員的討好型人格。直到對方要做出改變……
我在想,這真的是所謂資深的心理專家嗎?現在很多心理咨詢師僅僅是拿了個證,和政府合作過,有點資源人脈,有點學歷,有點經驗,有點道行都自稱專家了嗎?
心理學的真正目的是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去幫助來訪者,還是為了回避你的創傷,去控制來訪者呢?
這常常是我深思的一個困惑。
也希望還有陷在泥潭中的來訪者,如果你遇上了這樣的心理咨詢師,她一直在否定你的討好型人格,一直在逼你改變的話,或者你又看到了類似的文案或視頻,我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找她退費,她不專業!并且取關這樣的博主。
討好型人格其實就是像我們身體里血與水的成分比例一樣。可能今天我見到特定的人,討好型成分就多點,我其它成分就少點,我換一個人,成分比例又差不多。但是不代表你就要把你的血與水從身體里全抽出來透析,然后按照科學的比例、正確的比例進行配比,再放入身體里。
你要明白,你是有血有肉的人類,你不是AI機器人。心理咨詢師有一部分是照本宣科,看了兩個知識點就給你服務的,他們也未必真的去做過相應深度的調研和心理實驗。
所以,也更希望,小部分心理咨詢師除了不要亂給來訪者建議,不要亂去抨擊或要指導別人改變人格。你可以看到,然后贊美,然后引導,但是你真的沒有權力去建議或暗示。
心理學,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考個證就配得上的大鍋飯,來訪者在選擇心理咨詢師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而心理咨詢師在看到來訪者的時候,真的要學會:觀棋不語。我們可以看見、看到,但不可以指手劃腳。
最后,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討好型人格的來訪者,我很想擁抱你們。我想說,你們不需要改變,你們只要接納自己,然后保證充足睡眠,少想,就一切萬事大吉。
你們的人格,不該被這樣否定!討好型的人格,是一個非常好,也非常治愈的人格。如果你身旁有一個這樣人格的朋友,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她們一點也不可怕,相反,她們會在內心的深處去療愈到你們。
祝每一個討好型人格和其它型人格的小伙伴都一切萬事順意,心想事成!
最后:我說一說討好型人格的優點:
1、非常顧全大局,在職場、情感中是最奉獻和付出的那個人;
2、共情力非常強,非常適合做演講家、心理咨詢師、作家等職業;
3、非常能治愈弱者,和討好型人格的人在一起相處,非常輕松;
4、洞察力、感知力、觀察力非常強,一點點對方的情緒波動都可以感應出來;
5、文化修養非常高、一般學歷都比較高,不會隨便說臟話、大多時候不會有暴力行為等;
6、不會隨便打壓他人,有很強的同理心,很照顧每一個非常弱小的人的情緒,可以猜出對方心里想什么;
作者:心理咨詢師曾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