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科研合作—貝達喹啉動力學研究
眾所周知,德米特作為二維液相色譜領軍企業,不僅是第一個擁有眾多核心專利技術的企業,也是第一個緊跟政策,將二維液相色譜注冊成為二類醫療器械的企業,并不斷通過核心專利夯實產業基礎,加速科研項目合作開發,建立各種藥物TDM方法學,真正做到實干、落地、有效。二維液相在血藥濃度監測各個項目中開花結果,展現出極受矚目的性能優勢和價值前景。
2022年8月15日,德米特與云南省某醫院開展科研項目合作,持續助推精準用藥合作,這是由德米特贊助聯合開展的第五期科研項目,主要研究對象為貝達喹啉。貝達喹啉是首個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的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藥物,2016年12月貝達喹啉在中國被批準上市,鑒于貝達喹啉有心臟QT間期延長等不良反應,世衛組織指南建議加強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檢測和監管,防止貝達喹啉濫用及耐藥性的產生。
對抗結核藥物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是指導臨床個體化給藥的較好手段,對觀察藥物相互作用,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貝達喹啉藥動學參數及組織分布情況報道較少,且研究表明:貝達喹啉可被細胞色素P450(CYP)3A代謝生成N-單甲基代謝物(M2)。體內研究發現M2是一種更強的磷脂癥誘導劑,比BDQ的細胞毒性更大。M2的濃度也與QT延長有關,M2的暴露量在BDQ安全性研究中至關重要。因此,建立簡便、快速、有效的貝達喹啉及其代謝物M2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并研究其藥動學參數及組織分布特點十分必要。
德米特本次助推的貝達喹啉研發項目旨在:
1.建立BDQ及其代謝產物M2的二維液相檢測方法;
2.確定目前推薦治療方案下,BDQ在中國耐藥結核患者中藥物濃度暴露范圍并評估該范圍人群的暴露范圍是否達到了目前建議的暴露標準;
3.明確代謝產物M2的引起相關毒性的警戒范圍。
本次研究預計將達成以下目標:
1. BDQ及其代謝產物M2的二維液相檢測方法并通過基本的方法學考察;
2.根據目前推薦治療方案下,準確測試在中國耐藥結核患者中藥物濃度暴露;
3.根據對患者的TDM數據統計,確定代謝產物M2引起的相關毒性的警戒范圍。
近年來,隨著貝達喹啉應用于耐藥結核病的治療,耐多藥/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成功率顯著提升。但直至2020年1月,貝達喹啉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我國目前可參考的貝達喹啉血藥濃度及不良反應數據多來自國外文獻。本次課題的開展將為貝達喹啉在國內的廣泛使用提供適宜我國患者的臨床經驗和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