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Song Z, Hu Y, Liu S, et al. Medication Therapy of High‐Dose Methotrexate: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Guideline of the Division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J].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21.
- 翻譯整理:湖南德米特儀器有限公司學術部
目前,與高劑量甲氨蝶呤(HDMTX)治療相關的許多藥物風險仍有待識別和標準化。本研究旨在為HDMTX個體化用藥建立循證實踐指南。
2021年11月2日,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分會發布該實踐指南。指南最初在國際實踐指南注冊平臺(IPGRP-2017CN021)中注冊,并根據WHO指南制定手冊和循證醫學方法學(EBM)最終面世。為了綜合可用的證據進行系統評價,使用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項多中心橫斷面研究,以評估患者對HDMTX個體化用藥的看法和意愿。推薦采用評估、制定和評價分級(GRADE)方法用于評估證據的質量和推薦強度等級。本指南由多學科工作組合作完成,參與的人員包括臨床藥學、藥劑學、方法學、藥理學和藥物經濟學等專家學者。研究中共有124名患者參與,并整合了患者的價值觀和偏好。
最后,該指南提出了28條建議,涉及給藥前的評估(腎功能、肝功能、胸腔積液、藥物治療、基因檢測)、治療前和常規給藥方案、治療藥物監測(必要性、方法、時機、目標濃度)、亞葉酸的拯救(初始時間、給藥方案和優化)和毒性管理。其中,12項是強烈建議,建議內容見下文。
▲部分應用原文
▲給藥前評估
腎功能
1、建議在給藥前常規檢測腎功能,并將其作為個體化劑量調整的考慮因素之一(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
2、腎功能指標包括但不限于腎小球濾過率(GFR)、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
肝功能
1、建議在給藥前常規檢測肝功能,并將其作為個體化劑量調整的考慮因素之一(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
2、肝功能指標包括但不限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轉移酶(GGT)、堿性磷酸酶(ALP)、總膽紅素(T-Bil)。
胸腔積液和腹水
建議評估胸腔積液和腹水。當觀察到大量積液必須使用HDMTX時,建議減少劑量,加強治療藥物監測(TDM),及時監測和處理不良反應(弱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聯合用藥
建議全面評估藥物并謹慎使用以下藥物。當需要這些藥物時,應密切監測 MTX 濃度和不良反應(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在藥代動力學方面:
? 競爭血漿蛋白結合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苯妥英)
? 影響 MTX 清除的藥物(如非甾體藥物、青霉素、質子泵抑制劑、磺胺類藥物、環丙沙星)
? 影響尿液pH 值的藥物(如維生素C)
在藥效學方面:
? 引起血液學毒性、腎毒性、肝毒性和神經毒性的藥物
? 華法林、環孢素、氫氯噻嗪和其他與甲氨蝶呤相互作用不良的藥物。
基因檢測
1、對于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可以考慮對 MTHFR C677T (rs1801133) 和 A1298C (rs1801131) 進行基因檢測(弱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2、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考慮對患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患者進行 ABCB1 C3435T (rs1045642) 基因檢測(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3、不建議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進行 SLC19A1 A80G (rs1051266) 基因檢測(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4、不建議常規對骨肉瘤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考慮進行基因檢測(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常規給藥方案
補水和堿化
建議在開始輸注 HDMTX 前12小時或更早同時使用靜脈補液(2.5-3 L/m2/天)和碳酸氫鈉堿化尿液。在給藥前、給藥中和給藥后(持續 72 小時或更長時間)應連續進行標準化水化和尿液堿化,直至 MTX濃度低于0.1-0.2 μmol/L(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尿液 pH 的目標范圍
建議在給藥前和給藥期間將尿液 pH 值保持在7.0或更高(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劑量方案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劑量一般為1~8 g/m2,建議首劑聯合維持劑量使用。負荷劑量(總劑量的1/10)應在0.5小時內通過靜脈輸注給藥,而剩余的維持劑量(9/10)應在23.5小時內給藥。對于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PCNSL),通常在3-4小時內靜脈輸注 MTX(弱推薦,專家意見)。
治療骨肉瘤的劑量方案
對于骨肉瘤,劑量通常為8-12g/m2,我們建議在4-6小時內快速輸注(弱推薦,專家意見)
▲治療藥物監測 (TDM)
是否需要實施TDM
建議常規實施 TDM(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
實現TDM的方法
考慮到特異性和準確性,建議對TDM使用液相色譜相關的分析方法。當條件有限或需要快速檢測時,可以使用試劑盒方法(強烈推薦,極低質量證據)。備注:液相色譜相關的分析方法包括HPLC-MS/MS和HPLC。其他方法包括FPIA、EMIT和CMIA。
TDM的時機
1、對于24h 輸注方案,建議在HDMTX輸注開始后至少24h(輸注結束)、48h和72h實施TDM,直至濃度低于0.1-0.2μmol/L。當出現消除延遲、急性腎損傷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時,應縮短監測間隔,增加監測頻率(強烈推薦,專家意見)。
2、對于快速輸注(小于6小時)方案,建議在HDMTX輸注開始后3~6小時(輸注結束)、24小時、48小時和72小時實施TDM,直至濃度低于0.1~0.2μmol/L。當出現消除延遲、急性腎損傷或其他嚴重不良事件時,應縮短監測間隔,增加監測頻率(強烈推薦,專家意見)。
目標范圍
1、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C24h(輸注結束)——建議所有兒童在 24 小時輸注結束時的血漿濃度 (C24h) 或穩態血漿濃度 (Css) 維持在16-40μmol/L(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2、骨肉瘤的C4-6h(輸注結束)——建議將4–6小時輸注結束時的血漿濃度 (C4–6h) 或血漿峰濃度 (Cmax) 維持在1000–1500 μmol/L(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3、對于快速輸注(小于6h)方案,HDMTX開始輸注后C24h的目標范圍——建議將開始輸注后24h(C24h)的血藥濃度維持在 10 μmol/L以下(C24h≤10μmol/L)(弱推薦, 低質量證據)
4、開始輸注HDMTX后C48h和C72h的目標范圍——建議在開始輸注后48小時(C48h)和72小時(C72h)的血漿濃度分別維持在1μmol/L和0.1-0.2μmol/L以下。當C72h>0.1~0.2 μmol/L時,可考慮縮短監測間隔,增加監測頻率。應實施TDM,直到濃度達到安全范圍(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如何根據TDM結果優化MTX劑量
建議根據TDM結果和目標治療濃度,結合藥代動力學特性單獨優化MTX劑量(弱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亞葉酸拯救
給予亞葉酸的時間
1、對于24小時輸注方案,建議在HDMTX輸注開始后36-44小時給予第一劑亞葉酸。當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時,應單獨調整首劑給藥時間(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
2、對于快速輸注(少于6小時)方案,建議在HDMTX輸注開始后12-24小時給予第一劑亞葉酸。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應單獨調整首劑給藥時間(弱推薦,專家意見)。
給藥方案
在第一劑中,通常建議給予亞葉酸15mg/m2,q6h,靜脈內 (IV) 或肌肉內 (IM) 注射(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
根據 TDM 結果優化亞葉酸的劑量
建議根據42h-48h (C42-48h) 的MTX血漿濃度優化亞葉酸的劑量,如表1所示(弱推薦,專家意見)。
表1亞葉酸劑量方案
C42–48hof MTXa(μmol/L)
亞葉酸
≤0.1–0.2
通常是不必要的
0.2–1.0
15 mg/m2,q6hb
1.0–2.0
30 mg/m2,q6h
2.0–3.0
45 mg/m2,q6h
3.0–4.0
60 mg/m2,q6h
4.0–5.0
75 mg/m2,q6h
>5.0
C42–48h×體重(kg), q6h
aC42–48hof MTX:MTX在42-48小時的血漿濃度。
bq6h:每6小時給藥一次。
▲毒性管理
給藥后肝腎功能
建議給藥后注意檢測肝腎功能,直至血藥濃度達到安全范圍(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發生不良反應時
建議增加亞葉酸劑量,加強個體化補水,持續堿化尿液以維持尿液pH值在7.0以上,并及時給予漱口等對癥治療(弱推薦,專家意見)。
血液凈化的時間
當出現血藥濃度過高、嚴重急性腎損傷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常規支持治療不能在短期內有效降低血藥濃度時,可考慮進行血液凈化。建議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凈化聯合連續腎臟替代治療(CRRT),并注意監測血液凈化的濃度反彈和副作用(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