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女性近80%的比例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盆問題,其中40%達到中等強度,隨著國家的發展,政策的調控三胎政策的落地實施,女性產后出現的溢尿,漏尿,骨盆傾斜,假胯寬,恥骨、腹直肌分離,脊柱側彎等問題越來越多,產后康復需求人群不斷擴大,各式各樣的產后康復機構運運而生。
作為《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范:孫氏御骨術》的制定者,我們有著一套科學、專業、安全、有效的檢測和調理體系,能夠發現問題的根本,從而進行調理。通過人體特定的部位實施獨特的操作手法,使筋骨、肌肉和臟腑回復到最佳的生理位置達到平衡。
王紅濤師從“孫氏御骨術”創始人孫亞臣,也是御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的高級御骨師、講師,早期畢業于河南新鄉醫學院醫學臨床專業,是國家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高級推拿師、中醫藥管理局適宜技術講師,多年來一直從事御骨行業,有很深的造詣。
在今年2月份有一位產后一個月的顧客來咨詢骨盆問題,她說:左胯有點寬,走路感覺胯不舒服這是怎么回事啊?我首先給顧客講解了骨盆位于我們身體中心,由兩塊髖骨、骶骨和尾骨構成,其中髖骨又由(髂骨、坐骨和恥骨)三塊骨骼融合組成(成年人),在生長過程中骨盆形成Y字形狀,骨盆連接脊柱和下肢,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骨盆有與股骨相連形成一個多軸關節,日長生活中能使胯關節外展、抬腿、后伸、內收等關節活動。
其次就是骨盆周圍的80多條肌肉、韌帶和筋膜來維持骨盆的正常位置和形態。所以在媽媽懷孕時才能維持骨盆、子宮不被胎兒擠壓到異常位置形態。她說你給我檢查一下看看是什么問題?我詳細的檢查后,發現這位客戶存在骨盆旋移前傾、左側胯外擴。這就是平時養成的不良姿勢:比如長時間單側負重、單側久站、久坐坐姿不正,這些都會使腰椎不穩,骨盆肌肉的韌帶出現僵硬、粘連等情況,造成局部疼痛和體態異常,從而導致骨盆前傾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懷孕時長時間身體的重心向前移,增大骨盆的壓力出現骨盆問題。其次就是生育時分泌的激素使盆底肌松弛,或者長時間蹺二郎腿造成的。她說怎么調理?我給她制定產后四項調理方案,經過3次孫氏御骨術骨盆調理,胯部明顯內收,形體、形態及穿衣明顯流暢,走路時胯部不適感明顯改善,疼痛消失。
盆骨出現問題不但影響我們形態和外觀美,還可以導致恥骨分離、溢尿,漏尿,骨盆前傾,脊柱側彎等問題,所以讓我們早發現、早調理、早康復,實現形態的美,提高生活幸福質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