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19號線規劃公示有感
上海地鐵19號線一共33地鐵站,分別為虹建路、曹聯路、華涇西、三林南、凌兆新村、東方體育中心、德州路、后灘、世博大道、中華藝術宮、華豐路、南碼頭路、塘橋、濰坊路、商城路、浦東南路、提籃橋、臨平路、海倫路、甜愛路、上海外國語大學、涼城路、廣靈四路、車站北路、汾西路、一二八紀念路、江楊新村、江楊南路、泰和路、鐵山路、楊行東、盤古路、寶山火車站。全線途經閔行區、浦東新區、虹口區、靜安區、寶山區等5個地區。
規劃方案平面圖 來源網絡
翹首以盼【18號線二期】進度加速,19號線預計今年開工!
上海地鐵19號線線路圖公布及站點設置
誰是這個時代里,南通家鄉發展建設進程中的中堅力量?!
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從現在開始,大南通人全面啟動資源聚集鄉村振興、ZF扶持畢業生就業本地分配、鼓勵人才回流,包括高精尖端企業優先推塔本土落地,借新機場落地建設,北沿江高鐵,通常海太通道,蘇通第二通道,崇啟公鐵大橋,張靖皋大橋,空港物流,臨空經濟區域布局,南通快速路建設,樞紐型城市格局序幕拉開;
造大城,其實就像當年上海開埠一樣,上海開埠才多少年?全面扎根本土!
以現在的科技生產力與未來5到十年南通交通的大變樣,那么化20~30~50年,南通通江達海,樞紐優勢和交通串聯銜接形成,即完成全面提升的質變
——西太平洋濱海城市成型。
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高學歷人才和一代接一代的留在外地開枝散葉,本地接納二、三流人才;本地人優勢流失,繼續摸索半島地理經濟,就是錯失最佳的時代進程里的發展機遇。
交通阻隔的南通半島地理已經有850年了,2008年6月通車的一條蘇通大橋,讓快遞快了起來,明顯的。
南通風物
呵呵,沒有蘇通大橋的南通是沒有靈魂的;)
八龍過江或者越江之后呢?地鐵+雙機場+高鐵+滬通城際東線+如通蘇湖城際+市域快速路+市域鐵路+內河江海聯運,,,
還有更好的同頻時代?
八龍越江又如何,猛龍過江又何如?
如果靈魂跟不上5G時代,自作聰明,宇宙通了也只是一群逢年過節回老家來扔個香煙屁股、留下一堆錫箔灰,然后跑路的走肉罷了,,,
請問一下,上海灘頭的蘇F可以代表一種實力嗎?
我聽見你說了好多遍還是家鄉好的話,
歸來吧,游子
網友道先生語:你想多了,南通的人才一直在上海和蘇州做貢獻;
夢達說:蘇州、上海的發展不是一代人努力出來的,那么南通地區人呢?一代又一代的向外地輸送知識后生代,不值得大家都去深刻思考一下,呵呵
堅持和自己在人生的高處相逢。
家鄉,就是一個永遠的精神坐標。
愛家鄉,預析家鄉的欣欣向榮與發展,回老家,不迷路。
歡迎留言,討論交流見真知。
值班編輯:南布洲土著吳夢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