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樓市,轉折點出現了! 政策調控的風向標——深圳,傳來重大消息: 二手房參考價這座大山,要崩了 !
樓市政策重大調整,二手房市場沸騰了。
根據權威媒體的報道,從4月21日開始,深圳樓市調控有重大調整,主要內容是銀行核定房價可以不受參考價限制,僅做參考,具體為:
1、參考價不作調整。
2、銀行核定房價以網簽備案價和評估價孰低為準,參考價僅作參考。
3、即日起執行。
換句話說,原來的3595個小區的二手參考價仍在,但是在二手房過戶交易的時候,核定房價的環境更為寬松,銀行及核定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做評判,向市場化靠攏。
據部分按揭公司透露, 確實深圳二手房貸款不看指導價 。有媒體向當地銀行內部人員求證,得到同樣肯定的回復,對方表示“沒發文,只是口頭表達了”,并且表示“部分銀行己執行,但大行都會慢一點,具體看反饋”。
其實,深圳二手房指導價取消的消息,早在去年4月份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在今年2月8日,深圳推行二手房參考價兩周年之際,各方市場更是蠢蠢欲動。
而今隨著深圳“二手參考價”機制的瓦解,標志著全國“二手參考價”時代終結。 深圳“208政策”成為了歷史上一個重要錨點。
為啥這么說呢?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2021年2月8日,深圳二手房指導價“橫空出世”。當月只有4%的房源低于指導價成交。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指導價就是個“擺設”。指導價遠遠低于市場成交價,誰會傻到把自己的房子賤賣呢?
更何況,這可是深圳哎,房價怎么可能會不漲呢?
事實證明,房價漲與不漲,終歸是要看政策想還是不想。
到今年2月8日,政策執行了整整兩年之后,近4成房源以低于參考價的價格成交。
能夠高于指導價20%成交的房子,從74%減少到只剩8%。
從土豪扎堆的前海,到剛需聚集的龍崗,沒有人能逃過降價的鍘刀。
而眾所周知,銀行批房貸主要參考兩個數字:一個是網簽備案價,一個是評估價。
但深圳的銀行只能按照二手房指導價來放款,遠低于前面兩者。
舉個例子。一套市場成交價1000萬的房子,指導價700萬。(當時很常見)
如果參考成交價放款,房貸七成也就是1000*0.7=700萬,買家只需要給300萬首付。(假定買家是首套房)
但是按照指導價放款,銀行只能出700*0.7=490萬,如果業主不肯降價的話,另外的200多萬買家只能自掏腰包,相當于首付比例提高到了五成以上。
原來踮踮腳能夠到的房子,突然變得遙不可及。買家不買了。
原本一群人搶著要的房子,突然賣不出去了。業主開始降價。
樓市一下子熄了,深圳從此開啟了漫長的下跌周期。
那么,這樣做會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深圳樓市的成交量,大概率會回升
指導價取消,意味著買房可以加杠桿了。
再加上前兩年“擠泡沫”,房價跌了不少,不排除一些前期被壓抑了需求的購房者,愿意踮踮腳上車。
第二,核心地段的高品質改善房,估計又要漲了
其實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深圳核心區其實已經開始漲了。
據券商中國,有業內人士反映,前海、寶中、南山、福田部分熱門小區今年頭兩個月已經上漲10%左右。不少網紅盤業主頻頻返價。
而且,成交價基本都高于指導價。
第三,老破小、遠郊區沒有競爭力的房子,加速出局
當扼住房價的“無形大手”終于松開,樓市卻已經回不到兩年前了。
口罩、房企暴雷、業主停D、裁員降薪……一樁樁一件件,隔三差五把樓市拖出來打一頓。業主的錢袋子打沒了,信心和預期也打沒了。
更何況,今時今日,樓市早就成了一盤存量游戲。
這也意味著,再也沒有一項政策,可以惠及所有城市,或者所有房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