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元素的發現史比氟那般悲壯慘烈。
在兩個世紀以前,化學家們為制得氟這個元素,可謂傷亡慘重,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威名赫赫的大科學家:
來自瑞典的化學家舍勒在天然礦石里制得了氟化氫,不久便因中毒臥床不起。
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曾嘗試著電解氟化物來制得氟單質,結果不但沒成功反而因裝置泄露導致肺和眼睛受損嚴重。
蘇格蘭的諾斯克兄弟雖然被認為制得了氟單質,不過卻不能有效收集,最終哥倆的結局是一死一傷,像以上這類化學事故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也正因為氟帶走了諸多化學家的生命,所以人們習慣性地稱氟為“死亡元素”。直到1886年,來自法國的化學家莫瓦桑利用低溫電解法將氟單質分離了出來,才算征服了這頭兇猛的野獸。
然而就是這種讓人談之色變的元素,卻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徘徊,有些國家和地區甚至會人為地將其加入到飲用水或者自來水當中,這是什么情況?
這一切的源頭還得從我們的口腔說起。
在上個世紀初期,美國的瑪尼圖全市以及科羅拉多全市爆發了一種怪病,也就是現在的“褐斑牙”。當時,許多患者的牙齒上都有著顯著的褐斑,而且兒童的患病率高達87%以上。
不過由于這種怪病來得過于唐突,所以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也沒發現這個疾病的源頭。直到1930年,研究人員才在當地人的飲用水中找到了端倪,發現是飲用水的含氟量超標導致的牙齒褐斑。
可讓人不解的是,這種劇毒元素不但沒有因此消失,反而是得到了各國重用,這又是為什么呢?
死亡元素的另一面
褐斑牙雖然看起來很丑,但是“褐斑牙”患者的齲齒發生率卻有了明顯下降。之后,科研人員發現當水中的氟含量為1毫克的時候,其實可以預防齲齒,而且不會因此導致褐斑牙。
這個消息對當時的美國人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要知道,由于糖類加工食品的盛行,美國人齲齒率可以說是連年劇增,甚至成為了流行病。而如果能憑著添加氟化物來降低齲齒發生率的話,那么絕對可以將治療的成本降到最低,可謂一舉多得。
等到1950年,美國方面就在密歇根州的城市中開始實行這項治療計劃,在居民的飲用水中添加氟。通過實驗證實,飲用水中加入適量的氟化物的確讓兒童蛀牙發生率降低了50%以上,為此,這項治療計劃很快就遍布了美國多個州。
然而在這個推廣過程中,有些民眾卻受不了了。從氟化物流行時起,美國境內的各種抗議和辯論就未曾斷絕。反對添加的人認為,當氟長時間在體內積累,不但會導致褐斑牙,甚至會影響甲狀腺和骨骼的正常生長和運作,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氟中毒。
反對氟水的漫畫
在1992年,美國的阿拉斯加就曾因投放氟化物過量,導致飲用水中的氟含量超標,最終造成262人中毒,1人不幸喪生。
為此,大量民眾抗議人為地在飲用水中加氟,認為這已經干涉到了人權,政府不能強迫人民必須喝下帶有氟的飲用水,而是要將重點放在含氟牙膏,或者找牙醫涂氟等治療方式中去。
中國飲用水中有氟化物嗎?
贊同加氟的機構和協會認為,飲用水里加入適當的氟的確可以防止小孩齲齒,為此也有30多個國家采用了水中加氟的方式,其中包括了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而像中國、芬蘭、以色列、德國和芬蘭等10多個國家如今已經明令禁止在飲用水中添加氟化物。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國家和地區之所以不在自來水中添加氟化物,是因為很多地區的水源本身的含氟量就超標了。比如中國就是氟中毒高發國之一。
要知道,當人每日攝取的氟總量超過4毫克就會出現慢性氟中毒的情況,長期過量攝入會導致氟斑牙以及氟骨病,甚至還可能導致癱瘓。而我國除了海南和上海之外,絕大多數地區的飲用水都存在氟過量的情況,而這主要和地質有關。
為此,我國也在大力治理水資源氟含量超標的問題,旨在將氟含量控制在2毫克每升。同時斥資1500多億資金用于解決農村飲水含氟量超標的情況,不過治理的效果并不算太好。
在2000年時,中國共有1306個縣,超過15萬個村受氟影響,涉及人群達1.12億,氟斑牙的人數約有4千萬,另外還有260多萬人患有氟骨癥。
實際上,想要解決氟含量的問題,我們首先就得解決水污染。截至目前,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主河流和超一半的地下水飽受污染,一座平均年產量為4.5萬噸的磷肥廠,一個小時所排出的含氟廢氣就能達到100斤,這么巨量的污水自然會導致水體污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