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和10月,在股市受疫情一片慘綠的時候,我們寫了很多文章反復說過:“每一次危機都是發財的好機會”。而這兩次疫情低點果然是抄底的好時候,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想遇到這樣好的買點,只怕不容易。尤其是最近的行情讓人很難受,看著指數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實際上的行情非常火熱。
但是,熱點板塊越不敢買它越漲,越漲我們又越不敢買;冷門的板塊,買了之后又死活不動,看著別人賺錢比自己虧錢更難受。那么有哪些板塊可能補漲呢?我們還是先看數據。
首先,我們看一下申萬二級行業自去年10月28日漲幅排名:
那么行情經過這么劇烈的變化后,還有哪些板塊處在估值低位呢?我們再看一下申萬二級行業當前的估值百分位。由于考慮到周期行業用市盈率排名可能帶來誤導,所以我們按市凈率百分位從低到高對以下行業進行排名:
個人覺得排名靠前的醫療可以開始布局定投了,而已經開始漲了的家電、銀行、保險這些板塊都還有很大的機會,不要因為最近漲了就怕高,可以繼續追。另外,軟件開發、通信、傳媒這些板塊雖然漲得不少了,但是市凈率百分位依然還在30%以下,說明其實并沒有泡沫化,如果有回調也可以繼續追。
在這里重點講一下銀行,銀行是我們很久之前專門寫過的(點這里回顧)。當時看好它主要有幾個理由:
一、銀行是最好的生意
疫情期間我覺得銀行真是一門好生意呀。當時因為疫情,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響,但是大家發現日常的生活成本并不會構成太大的壓力,唯獨房貸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你睡覺的時候銀行也在賺錢;你賺錢的時候其實也是幫銀行賺錢;甚至你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去賺錢了,銀行還在賺你的錢。
現在大家都把眼光盯在一些看上去光鮮亮麗的新興產業,不喜歡“老成穩重”的銀行股了。但其實銀行是我國“萬業之母”,現在有幾個新興行業不找銀行借錢,不是在給銀行打工呢?
二、當時的銀行估值極低
我們一再強調,好公司還得有好價格。我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數據顯示銀行板塊的市凈率才0.55倍,也就是說假如開一家銀行要1塊錢,你直接從市場買才5毛5分錢。另外,銀行板塊當時的ROE在12%左右,也就是凈資產6年會翻倍,如果股價不漲的話市凈率會跌到3以下。
三、很多寬基指數有時候還不如投銀行板塊。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金融板塊是最值得投資的標的。因為,首先各行各業都需要銀行服務,投資銀行業就等于投資所有行業。這樣可以避免過度集中的行業風險;其次,我們一直講投資要買“好行業,好公司”。而金融行業都有“歧視”客戶的傳統,它們會篩選那些賺錢多、賺錢好的行業和企業做客戶,堅決不和盈利能力不好的企業做業務,等于幫你選擇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再次,金融行業是杠桿經營,所以在經濟增長不錯的年份,金融業會跑贏多數行業(下圖)。
四、最后銀行收益與風險不對等
金融行業是杠桿經營,所以在經濟增長不錯的年份,金融業會跑贏多數行業。反過來當經濟不好的時候,由于金融業的特殊地位,政府又不敢讓金融機構倒閉,哪怕不情愿也會出手相救。這不僅是中國如此,連美國也一樣,前幾個月美國硅谷銀行破產,我以為政府不會救的,最后還是救了。這就出現了一種不對稱,它們賺錢的時候所有股東有份,虧錢的時候有政府埋單。
剛剛收盤我看了一下,銀行板塊的市盈率是這樣的:
市凈率是這樣的:
依然處在低位,市盈率和2014年大漲前差不多,市凈率比那個時候還要低,還不到0.6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