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力控股4月13日從港交所退市以來,多家A股、港股房企站到了退市邊緣。
4月7日,藍光發展因當日收盤價首次低于1元而發布了風險提示,根據《股票上市規則》,在上交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1元,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終止上市交易。
4月20日,嘉凱城公告稱,經財務部門測算,預計2022年度期末凈資產為-11,000.00萬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以下簡稱“上市規則”)第9.3.1條的相關規定,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若公司2022年經審計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4月29日,宋都股份公告稱,立信中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公司 2022 年度財務報告發表了無法表示意見, 上述情況觸及《股票上市規則》9.3.2 條規定的退市風險警示情形,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據證地產與星空不完全統計,發布退市風險警示的房企還有
泛海控股、中天金融、新華聯、美好置業、陽光城、宋都股份、世茂股份、粵泰股份8只房地產個股。總體來看,引發內地房企退市危機的主要原因為:最近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值、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四種情形之一或期末凈資產為負。
在公告退市風險的同時,房企集體“戴帽”,股票名稱分別變更為*ST藍光、*ST嘉凱、*ST宋都、*ST泛海、*ST中天、*ST新聯、ST美置、ST陽光城、ST世茂、ST粵泰。*ST是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是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相比之下,前者的風險等級更高。
相對于A股市場,
就港股市場而言,引發房企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上市規則》第6.01A(1)條賦予港交所的權力,港交所可將連續停牌18個月的證券予以除牌。東方財富顯示,截至到5月5日,大發地產、南海控股、當代置業、祥生控股集團、花樣年控股、陽光100中國、康橋悅生活、鑫苑服務、力高集團、中國恒大、世茂集團等房地產集團仍然處于停牌狀態。其中,中國恒大、世茂集團、南海控股、花樣年控股、陽光中國100均是自2022年三月起停牌,按照18個月停牌期計算,在今年9月起將面臨除牌風險。
至于集體停牌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核數師空缺、新冠疫情傳播影響、關鍵團隊人員辭任等,更大原因可能是連年報都做不出來。對此,
港交所下發的復牌指引除了會要求公司刊發所有未公布的財務業績外,還針對不同房企制定了不同的復牌條件。因此,房企復牌的前提是完成所有條件,而不僅僅是公布業績。
德勤中國財務咨詢價值創造及危機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國梁表示,停牌房企復牌之路需要過三關:一是妥善解決債務問題;二是要滿足上市條件,包括完成審計報告,且港交所統一業務可“持續經營”;三是需要出現“白武士”幫助處理債務。實際上,自內地房企在港股市場出現集中停牌潮以來,成功復牌的房企僅有佳兆業集團、景瑞控股和融創中國。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目前部分房企發布退市警示后略顯平靜,這種平靜的背后也體現了企業的一種無奈,這種無奈表明上市公司難以維持其上市公司地位,當然也不排除企業出于融資壓力等原因放棄上市。從房地產行業來看,這種接連退市會引起大眾后續購房信心降低、對樓盤能否按時交付的擔心、爛尾等一系列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