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應邀去當時很火的梨視頻做個分享,話題是:如何避免在采訪現場挨打?
當然,當天晚上打在大屏幕上的標題不會這么直白,但意思就是這么個意思。對梨視頻來說,尚未(現在也沒有)拿到新聞采訪的資質,出去挨打基本就是白挨,連個回應都不會要到。
那次我扯了很多,但有三條今天值得再說一下:
一,不要相信你的單位會為你維權。打是挨在你身上的,尤其讀書人,對社會缺乏底層的耐受力,挨打不止肉體的疼痛和傷害,更會擊潰你的認知和尊嚴,成為一輩子的痛與恥,你甚至會陷入抑郁。
是的,打人者不會感到羞恥,挨打者會。
二,遇到阻撓和沖突,必須第一時間判斷你面前的人什么身份,認知如何,可能獲得了領導什么授權。
對基層吃皇糧的大部分人來說,如果有領導讓他們打斷你一條腿,你當天就會被抬進骨科醫院,別不信,你賭不起。
三,為任何選題挨打都不值得,媒體本質是一份普工,跟軍人警察不同,不需要以命相博。你要義務好好采寫,但前提是你有人身安全。
這并不是說挨打就活該,事實上很多記者挨打時,態度都很謙和,但人家就是要打你,你躲都沒法躲。我說的只是可以躲掉的。
任何一個不怕挨打頂上去的人,都值得人們尊敬。事實上,也正是有這些人,更多的人才可以不那么恐懼地去做一些善事。
我只是想說,除了親人摯友,值得我們為他們挨打的,并不多。生活本就很艱難,留自己一條小命很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