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志愿軍戰(zhàn)士黃繼光用胸口堵住敵人機槍眼的英勇事跡曾經(jīng)震撼鼓舞了幾代人。
其實,在人民軍隊中還有十多名烈士,在戰(zhàn)斗激烈的最后時刻,以血肉之軀撲向敵人的機槍,勇堵槍眼,英勇獻身。
鮮為人知的是,我軍第一位用胸口堵槍眼的戰(zhàn)士,是新四軍第三師十旅特務團班長——徐佳標。
徐佳標烈士勇堵槍眼
徐佳標是江蘇省灌云縣人,1926年出生在一戶貧苦農(nóng)民家庭。
1942年冬,徐佳標的父親被日軍抓去修炮樓,后被活活打死。
1943年,新年剛過,當?shù)厝諅蔚谋iL來到徐家,要徐佳標頂替他父親繼續(xù)到日軍工地出苦力、修炮樓。徐佳標的母親帶著他連夜逃出家門,一邊沿途乞討,一邊尋找新四軍。
母子二人躲在洪澤湖邊的一個草棚里,新四軍第三師恰好路過這里,徐母對部隊的人說:“他爹被日本人打死了,他妹妹餓死了,就讓他當兵打鬼子吧!”
從此,徐佳標參加了新四軍。
新四軍臂章
當時徐佳標只有16歲,身體瘦弱矮小,但他訓練不怕吃苦,作戰(zhàn)勇敢,很快入了黨,當上了班長,還被評為模范黨員,成為連隊的骨干。
1944年11月7日,新四軍第三師成立特務團,徐佳標所在的連隊被編為特務團三營七連。
此時,徐佳標已經(jīng)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革命戰(zhàn)士,他曾經(jīng)將手榴彈擲出53米之遠,并可以熟練地掌握高難度的單杠動作,以“藝高人膽大”聞名第三師。
新四軍戰(zhàn)士
1945年4月26日,漢奸石友三的殘部從魯南逃竄到蘇北鹽阜區(qū)。新四軍第三師決定殲滅這伙頑敵,不讓他們流竄進阜寧縣城。
戰(zhàn)斗打響后,敵人在我軍的圍殲追擊下潰不成軍,沿公路逃竄。
新四軍在戰(zhàn)斗中
這時,正巧一個敵人扛著一挺機槍從徐佳標埋伏的地方走過,徐佳標飛身躍起,把敵人那挺機槍奪了過來。由于當晚天黑,那人沒看清是誰,于是就問了一句:“你干什么……”
徐佳標機智的接上話茬:“換一下。”
敵人以為是自己人換著扛槍呢,便不再追問。就這樣,徐佳標采取類似辦法,當天晚上便徒手智取敵人3挺機槍。
由此,徐佳標成為全師聞名的“阜寧戰(zhàn)斗英雄”。
新四軍戰(zhàn)士
蘇北古城淮陰,地處交通要道,是連接蘇北和淮南、貫通南北運河的咽喉,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偽軍長期盤踞的重要城市。
淮陰城易守難攻,地勢險要,城外有護城河,城門有甕城,城墻有機槍眼,城內(nèi)有暗堡,整個城防被守軍用嚴密的工事封鎖起來。
日偽時期的淮陰城城防圖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偽軍第二十八師依據(jù)有利地勢,負隅頑抗。新四軍第三師決心解放淮陰城。
9月6日下午3時,新四軍對淮陰城發(fā)起總攻。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洪學智指揮特務團攻擊南門。
在輕重機槍和迫擊炮的火力掩護下,只見七連五班班長徐佳標,背插一面火紅的戰(zhàn)旗,沖在最前面。
戰(zhàn)士們巧妙地躲過炮火,把云梯靠在城墻上,迅速攀援而上。
但是,居高臨下的敵人調(diào)整火力,向云梯不斷掃射,一顆接一顆地投擲手榴彈,許多戰(zhàn)士在攀援過程中英勇犧牲,幾架云梯被炸翻。
徐佳標快速靈活,不懼危險,很快爬上了城垛,但隨著一聲巨響,他腳下的云梯被炸斷,就在他即將墜落的瞬間,徐佳標迅速抱住了城垛,接著翻身躍上了城頭。
一個兇殘的敵人手持馬刀,趁徐佳標立足未穩(wěn),惡狠狠地向他劈來。徐佳標猝不及防,雙手被齊腕砍斷,頓時,整個人痛昏在城垛邊上。
倒在城垛上的徐佳標,背上那面火紅的旗幟仍迎風招展。城墻下的戰(zhàn)士受到鼓舞,再次奮勇沖鋒,很多突擊隊員們順勢登上了城頭。
但此時,敵人捅開了城墻上的一處暗堡,兇猛的火舌噴射而出,許多戰(zhàn)士中彈犧牲,部隊進攻再次受阻。
昏迷的徐佳標被激烈的槍聲驚醒了。
他忍著劇痛匍匐到敵堡前,使出最后的力氣,縱身一躍,飛起身來,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眼,兇殘的火眼啞然斷聲,而英雄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城墻下,新四軍指戰(zhàn)員們同仇敵愾,熱血沸騰,高呼著“為英雄報仇!”“沖啊!”的口號,以排山海之勢攻入淮陰城,消滅了守敵,擊斃偽師長潘干臣。
當戰(zhàn)友們抱起撲在槍眼上的徐佳標時,只見烈士遺體傷痕累累,腹部被敵人的子彈打成了蜂窩狀。
徐佳標犧牲時,年僅19歲。
徐佳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舍身堵槍眼的英雄,這一壯舉比著名的黃繼光還早了7年。
為了紀念徐佳標,第三師黨委和地方黨委決定將淮陰城南門命名為“佳標門”,追授徐佳標為“淮陰戰(zhàn)斗英雄”稱號,英雄生前所在的七連五班被命名為“徐佳標班”,徐佳標班所在連隊也榮獲“鋼鐵連隊”的稱號。如今,徐佳標班已經(jīng)到了第35任班長。
2017年,在徐佳標的老家江蘇省灌云縣烈士陵園內(nèi),建成了徐佳標烈士紀念長廊,英雄的獻身精神正在家鄉(xiāng)傳承。
七十多年后,如今淮陰城墻早已不在,戰(zhàn)爭的硝煙也已散盡,但撫今追昔、飲水思源,正是無數(shù)先烈前赴后繼、舍身忘我,才有了新時代的強大中國。
英雄雖已逝去,但是他的英勇事跡浩然長存!鐵血軍魂,榮耀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