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黨組扎實開展“民生實事”工程,著力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用心用情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一是推動有需求的城區小學實施“放心午餐”工程。支持284所學校建設改造食堂(115所)或實施配餐(169所),并同步實施食品安全保障工程,其中200所學校建設改造午休場所,將惠及14.37萬名學生。
二是推動人口20萬以上的9個縣建設特殊教育學校。推動古交市、靈丘縣、屯留區、祁縣、靈石縣、壽陽縣、絳縣、平陸縣、繁峙縣等人口20萬以上的9個縣(市、區)建設特殊教育學校,讓特殊學子得到更多關愛與滋養,切實增強殘疾兒童青少年家庭福祉。
三是建設改造500所公辦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持續擴大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寄宿學位供給,共建設改造500所寄宿制學校,預計增加公辦寄宿制學位1.5萬個以上,有效緩解寄宿學位緊張問題。
四是新改擴建100所公辦幼兒園。持續擴大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共新改擴建100所公辦幼兒園,預計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2.4萬個以上,有效緩解公辦園入園難的問題。
五是完善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計劃出臺《山西省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指導條件(試行)》,著力提高基層學校吸引力,促進優質師資向基層學校流動。
六是推動下放高校實驗系列職稱評審自主權。統籌教師和實驗兩支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溝通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將高校的實驗系列職稱評審權下放至各高校。
七是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于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的實施意見(試行)》,改善中小學教師隊伍結構。今年全省特崗教師招聘工作中,面向退役軍人設置專崗79個。
八是提高普通話水平測試便捷度。統籌協調市級測試站增加面向社會人員測試場次,指導高校測試站對本校師生應測盡測,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擴大覆蓋人群、拓展服務內容、優化服務流程,全面提升普通話水平測試服務能力。
九是打造自然人全生命教育周期服務鏈。編制《山西省教育領域打造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清單》《山西省教育領域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辦”目錄清單》,著力打造市、縣(市、區)統一的教育服務清單,建設自然人全生命教育周期服務鏈。
同時,將“推動人口20萬以上的9個縣建設特殊教育學校”納入自行開展的專項整治范疇,印發《2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指導古交市等9個20萬人口以上、目前無特教學校的縣(市、區)規劃建設特教學校,下達省級財政專項補助經費3600萬元(每縣400萬元),堅持每月召開調度會,及時通報各市進展情況,并根據調度情況針對性開展實地調研指導和專項督查、督辦。目前,9所特教學校均已完成項目初設、圖紙設計、預算評審、招投標等前期環節,規劃建設面積76194㎡,建設工程均已全面開工。
此外,山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還持續推動學生資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等相關工作,以實際行動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文章?來源山西省教育廳
華夏民意網配圖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