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的名片愈發鮮亮
選擇綠色低碳的交通方式
成為市民群眾出行首選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考察時強調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做好”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
成都地鐵里藏著哪些“綠色”密碼?
循著成都的“生態文明建設”足跡
趕緊來一探究竟吧~
01
綠色交通成網成勢
單日客流量常態化保持600萬人次以上,全線網累計客運量突破100億人次……強勁的數據,如織的人流,折射出綠色交通成網成勢的景象。
成都軌道集團緊扣城市發展戰略,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在國內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區綠色交通出行結構模型,軌道交通公交出行分擔率超過60%。558公里、13條軌道交通線網助力2100萬市民出門就能享受低碳化高效化、立體化多層次的交通體系,綠色出行逐漸成為市民城市生活的新風尚。
02
智慧城軌持續升級
智慧安檢、智慧票務、刷臉進站、數字藝術空間……持續布局的智慧應用場景讓乘客出行更加便捷。
列車分區控溫、無障礙預約服務……持續優化的運營貼心服務讓綠色出行更有溫度。
發布的《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數智化發展頂層規劃》,明確了成都軌道交通綠色、數智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擘畫了成都軌道交通全面開啟科技引領、綠智賦能的新征程。未來,市民出行時,將感受到更多智慧體驗。
03
公園城市加快顯現
公園城市,生態先行。夏日驕陽下,雙鳳橋TOD草木競相生長,公園城市“顏值”日新,“上閑里”系列商業街逐步亮相,“人·軌道·生活”相融相通的綜合生態圈面貌煥然一新,寄寓著蓉城市民對“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無限憧憬。
依托“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開發優化城市空間布局,24個TOD綜合開發項目啟動實施、華潤萬象天地西南首店等成功落位,推窗見綠、開門見景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正加快顯現,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空間將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04
綠色產業蓬勃發展
西部材料與工程創新中心揭牌成立、18號線首次C級修的列車轉向架成功驗收交付、“成都車、成都研、成都造、成都配套”成為現實……
作為成都市明確的22個重點產業鏈之一,成都軌道集團立足“雙碳”產業賽道,聚力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已逐步形成集科技研發、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維服務等于一體的全鏈條發展態勢,匯聚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400余家,助力構建軌道交通產業新生態、推動綠色低碳重點產業蓬勃發展。
05
綠色生活全面普及
上線運營的“生態成都號”主題列車、發布的生態微電影《外公的河》,讓綠色生活可感可知。
每月”綠色低碳出行日”的乘車優惠活動、上線的“碳惠交通”低碳全民行動,讓綠色生活氛圍更加濃厚。
兩年來蓉筑巢安家的燕子夫婦,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于細微處映現綠色生活的溫度。
搭乘便利快捷的地鐵,市民們走在公園里、悠然看雪山、隨手拍雪山的大美生活圖景正一步步照進現實。
不負青山向未來
成都軌道集團將
切實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
為繪就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
美麗四川畫卷
貢獻更大軌道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