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昨天(7月22日)
一則消息引發公眾關注“3歲男童從18樓墜落奇跡生還”,記者了解到事件發生在7月15日下午的杭州蕭山某小區,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這名“福大命大”的孩子如今傷勢如何了?
高樓墜落的孩子
被樹救了一命
7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事發小區,小區一共有10幢高樓,最高樓有27層。
“孩子是從18樓掉下來的。”物業管家小張參與了第一時間的救援,“(當天)下午3點多,有熱心業主在群里發了孩子躺在一樓電瓶車停放點的視頻,業主在視頻中大喊,誰家的小孩?怎么沒人管,倒在地上了?”當時在辦公室的兩個物業管家和兩個安全員看到后,馬上奔去了事發點。
事發小區。黃玉環/攝
據小張回憶,他們趕到的時候,孩子外婆也已經到了樓下,哭喊著孩子的名字。
“孩子處于昏迷狀態,我第一時間撥打了120,另一位管家上前幫忙安撫家屬的情緒。”等待救護車的幾分鐘里,眾人給孩子喂了點水,孩子逐漸睜開了眼睛。隨后,孩子被緊急送往醫院。
事發現場那棵樹戴上了大紅花。黃玉環/攝
記者從物業工作人員方面了解到,男孩今年3歲。孩子外婆當時外出買菜,為了避免孩子獨自出門,她便將大門關上了。小區高空拋物攝像頭顯示,當天15點43分,孩子從18樓家中打開的西面衛生間窗口掉了下來,直直往地面墜去。
不過,由于攝像頭是對著空中的,并沒有拍到孩子落到大樹后的情況。物業推測,孩子應該先落到了樹枝上,被緩沖后再掉到了底下的灌木叢,“熱心業主發現孩子時,他已經爬出了灌木叢,躺在邊上的電瓶車停放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接住”男童的是一棵紅杏李,抬頭能看到有幾根樹枝斷掉了,可能是當時沖撞所致。一旁的灌木叢里,也砸出了一個坑,樹上系著一朵大紅花,小區物業和保潔表示,這是孩子的父母系上去的。
網友所稱的“救命樹”。黃玉環/攝
7月23日,記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濱江院區聯系上了孩子的父親朱先生,他表示孩子這幾天情況一直在好轉,但仍住在醫院SICU(外科重癥監護病房),再觀察一天,明天或許就能轉入普通病房。
兒童高處墜落事件頻發
帶娃一定要注意!
兒童安全意識相對薄弱,近年來,兒童高處墜落事件已發生多起,令人痛心↓↓↓
2025年2月20日,海南省臨高縣一名3歲男童從27樓墜落,不幸當場死亡。
2024年8月,廣東東莞寮步鎮一名年僅3歲的男童跟隨父親在居住小區內取完快遞后,先行進入電梯,而后獨自來到9樓,并攀爬電梯間的窗戶。最終男童被發現墜亡在電梯間外的小區廣場,警方已排除他殺嫌疑。
2024年5月20日,湖南郴州一小區2名兒童爬進一處通風口捉迷藏,通風口深處垂直向下連著一個地下車庫,高度約有5層樓高。因為光線比較暗,兩個孩子不慎墜落至地下車庫,導致1死1傷。
兒童跌倒和墜落事件看似偶然,但實際上包含著許多必然性,受諸多因素影響↓↓↓
1.兒童自身原因
(1)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生長發育和認知程度都有所不同。
1歲~3歲的兒童,運動和平衡能力較弱,更易從樓梯、臺階、學步車或家具上跌倒和墜落。
5歲~9歲的兒童,已能脫離成人照看獨自活動,但認知能力尚不完善,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有限,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生活在高層公寓的兒童,因經常從高處向下眺望,漸漸習慣了高處的風景,通常不會覺得恐懼。由于對高度缺乏明確的認知,與恐高癥相反,這些兒童更容易患上“喜高癥”。
從高處向下眺望視角。
2.疏于看護
監護人缺乏對兒童的看管意識或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跌墜事件的發生。
3.環境因素
高層住戶居室內常見的飄窗、平窗和落地窗,未安裝防護設施的屋頂、陽臺或樓梯,不安全的游戲場所等都有可能導致跌落。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告誡其不要在危險的高處玩耍
并從改善環境著手
采取預防性措施
給孩子營造安全的生活空間
謹防墜落事故發生
來源丨央視網綜合潮新聞、都市快報、國家應急廣播、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