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的平型關,本來是內長城上的一座小關,只是古代雁門關十八隘口之一,卻因近代的那一場慘烈戰爭而馳名中外。載入近代史的平型關大捷,讓這座雄關成為一處紅色文化遺址,人們來此憑吊不禁壯懷激烈。
上圖為平型關古跡!下圖為新建關城
?平型關位于山西省靈丘縣與繁峙縣交界的平型嶺上,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山高風疾、林木茂密。兩山之間,有一條不寬的地塹式低地。東連河北紫荊關,西接山西雁門關,構成了一條嚴固的防線,自古就屬于戍守要地。明朝時期,為內長城重要關口之一,之后歷代都曾對平型關進行過較大規模的擴建。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史載平型關戰斗,又稱平型關大捷,是抗戰時期一次轟動全國的戰斗。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的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了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有學者撰文平型關戰斗是彭德懷提出設想,八路軍總部批準,毛澤東同意,由林彪具體部署和指揮。
南昌新四軍舊址陳列館人員在平型關
據平型關大捷紀念館消息,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8周年,弘揚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該館與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聯合舉辦《江西(南昌)人民抗日戰爭史跡展》。2023年8月26日,開展儀式在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將帥廣場舉行。 中共靈丘縣委宣傳部部長張秀麗同志、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黨組書記、館長趙優文同志、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副館長熊河水同志為展覽開幕式致詞。兩館各級領導就紀念館的評估定級、綜合管理、改陳布展、文物保護、藏品征集、宣傳教育、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度交流。
飽經歷史風雨的平型關,見證了中華民族抵御外辱的英雄氣概,如今已成為著名的紅色文化旅游景點。?關于平型關以及平型關大捷的詩作很多,本網摘錄曾親自參與指揮過平型關戰斗的開國元帥聶榮臻,1985年夏天飽含深情的詩作《憶平型關大捷》與網友共賞,詩作全文:集師上寨運良籌,敢舉烽煙解國憂。瀟瀟夜雨洗兵馬,殷殷熱血固金甌。東渡黃河第一戰,威掃敵倭青史流。常撫皓首憶舊事,夜眺燕北幾春秋。
華夏民意網編輯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