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界杯新軍南蘇丹,中國男籃意外又不意外地輸了。由于依舊保有晉級世界杯16強的微弱希望,如今痛斥中國男籃還是為時過早,但如今唯一可以確定的,也許是中國男子籃球必須痛定思痛做出改變。
之所以說中國男籃輸給南蘇丹算是意外但又不算是意外,其實和兩支球隊首場比賽的表現不無關系。如果說慘敗于塞爾維亞的中國男籃毫無是處,那么在加時賽惜敗波多黎各的南蘇丹,一方面暴露出自己缺乏經驗的缺點,另一方面其實已經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身體天賦、乃至外線火熱的手感。
繼續回顧這場比賽當然沒有了任何意義,但本場比賽的幾個細節還是耐人尋味。首先一個當然是中國男籃的內線球員都有過被吹罰進攻犯規的經歷,另外一個則是中國男籃似乎拿身高1.83米的卡里克·瓊斯束手無策——整場比賽,這位公牛后衛多次成功挑戰中國男籃高大內線。
值得中國男籃賽后去總結的地方,當然還有很多,但內線球員不斷在纏斗中被吹罰進攻犯規、本隊的后衛跟不上瓊斯、關鍵時刻頂不住等諸多不足,其實都是有跡可循,那就是中國男籃的球員已經被CBA聯賽“慣”壞了。
說到這里真的需要說到CBA聯賽的諸多獨特之處。依舊學習NBA的單節12分鐘而不是FIBA的單節10分鐘之外,CBA聯賽對于本土球員的過度保護,也真的讓他們錯過了太多真正打硬仗的經歷。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籃協也許真的僅剩下兩條路,要么接受自己在世界舞臺的平庸,要么從根本上開始改變CBA聯賽的種種有悖于FIBA規則的地方。
而除了這些內容,徹底放開CBA聯賽對于外援出場時間的限制,也許同樣是中國籃協所必須要考慮的改變。畢竟,當“王哲林們”在CBA輕松碾壓本土球員時,他們真的不會明白如何與更強悍的外援進行對抗。
改變永遠是最為困難的,但如果中國籃協真的希望重新在世界籃壇有所作為,改變CBA聯賽無疑是最好的辦法,畢竟,對于如今的中國男籃球員而言,他們走出去真的很難——哪支歐美球隊會鐘情一個又慢又軟的球員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改變也不可能快速收獲成效,可不改變就只能被世界越拉越大的殘酷現實面前,對CBA聯賽進行變革,真的已經刻不容緩。
結束與南蘇丹的比賽之后,中國男籃還將在30日迎戰第一階段小組賽最后一個對手波多黎各,讓人略感悲觀的是,中國男籃依舊很難拿到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