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設為星標,精彩不失聯
2023紐約軍械庫藝博會
弗里茲品牌收購后的首秀,參展作品清單來襲
紐約軍械庫藝術博覽會,2022,圖片來源:紐約軍械庫藝術博覽會
紐約軍械庫藝術博覽會(The Armory Show)將于9月7日至10日(9月7日為VIP預展)在紐約曼哈頓區的賈維茨中心(Javits Center)舉辦,屆時有超過35個國家的225家畫廊、藝術機構展出逾800位藝術家的作品。值得一提,本屆藝博會是弗里茲收購后的首次舉辦,藝博會原品牌與團隊依然保持原來的運營模式。
今年的軍械庫藝博會將繼續帶來類型多樣、形式豐富的板塊內容。Galleries(畫廊)板塊呈現各個參展畫廊的展覽內容,本屆藝博會參展畫廊包括Kristin Hjellegjerde Gallery、Sean Kelly、Marlborough、Nino Mier Gallery、Almine Rech、當代唐人藝術中心、Grimm、Ben Brown Fine Arts、白石畫廊等重要的美國和國際畫廊;SOLO(獨奏)板塊中,參展畫廊將會重點呈現一位20或21世紀的著名的、影響藝術史的藝術家;Focus(聚焦)板塊致力于呈現新銳、知名的個人或雙人藝術家展覽,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往往偏離主流,他們利用文化聯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將媒介、圖像與表達結合在一起;Presents(當今)板塊關注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的新興畫廊;Platform(平臺,站臺)板塊將以"重寫歷史 "為主題,以拓展或挑戰藝術、歷史或文化經典的藝術家為重點,展出大型裝置和特定場地作品。跟隨藝術市場通訊,搶先了解各家畫廊將會呈現哪些精彩的藝術作品。
阿爾敏·萊希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115
Alexandre Lenoir,Belvedere,2023,圖片來源:阿爾敏·萊希
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于1997年在巴黎創立,如今在全球范圍內擁有6家實體空間,現代理了50多位國際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晉藝術家,致力于探索現代與當代藝術之間的聯系。此次藝博會,阿爾敏·萊希將呈現藝術家亞歷山大·雷諾(Alexandre Lenoir)的個展。Alexandre Lenoir的繪畫靈感根植于個人意識與記憶,作品大多基于藝術家本人拍攝的照片,這些圖像常以風景為主題,每幀都是強烈情感的定格瞬間。藝術家曾于采訪中說道自己最早期的創作便是自畫像,而隨著藝術生涯的推進,其對于“我”這個命題所做的探索更加延伸至多種形式:除了自己的個人收藏檔案,還有家族的舊照檔案,甚至是與助手一起工作、推翻傳統繪畫過程所激發的自發姿態。這些藝術實驗,也間接協助雷諾將自己視為“畫家”(painter)的事實,而不是只是在“作畫”(doing painting)。
Marlbrough Fine Art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117
Yulia Pinkusevich,River Siren Song,2022,acrylic,spray paint,ink and Gulf Fritillary wings on canvas,196.8x308cm,圖片來源:Marlbrough
Yulia Pinkusevich,Triple lsorithm: February 24,2022,2022acrylic,spray paint,soot,and dry pigment on linen61,156.2x236.2cm,圖片來源:Marlbrough
Yulia Pinkusevich,Sakha Air Spirit,2021,pastel and charcoal on Fabriano Artistico paper over birch ply panel,188x112.4cm,圖片來源:Marlbrough Fine Art
Marlbrough Fine Art于1946年由Frank Lloyd和Harry Fischer在倫敦創立。此次藝博會,畫廊將推出畫廊藝術家Yulia Pinkusevich的個展。這是藝術家自2022年加入畫廊以來的首次個展,藝術家的“The Sakha”與“The Isorithm”這兩個系列的重要作品將展出。其中,“The Sakha”系列作品體現了火、水和空氣等自然元素的精髓,汲取了烏克蘭、西伯利亞及其他地區豐富的歷史和神話。“The Isorithm”系列作品借鑒了在冷戰結束時,藝術家在蘇聯的烏克蘭-俄羅斯成長經歷,以及當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Yulia Pinkusevich以繪畫為媒介來陳述兩國之間的復雜關系。作品將觀眾帶出熟悉的世界,提供一種激進的、抽象的空間與時間的思考方式。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122
Zhu Jinshi,Valley in the Mirror No.2,2022,圖片來源: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Gongkan,Holy Cross,Acrylic on canvas,170x120 cm,2023,圖片來源: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王茜瑤(Xiyao Wang),Out of reach No.5,Oil stick,charcoal on canvas,200x190cm,2023,圖片來源: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Guillermo Lorca,My little brother,Oil on canvas,130x130cm,2023,圖片來源: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于1997年在曼谷成立,目前在曼谷、北京、香港和首爾設有6個畫廊空間。此屆藝博會將呈現藝術家汪建偉、王茜瑤、伍偉、岳敏君、陳英杰、趙趙、朱金石等人的作品。
布朗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200
Awol Erizku,King of the Jungle,2017,KING OF THE JUNGLE,2017,Digital Chromatic print,76.5x92.2cm,Edition of 3 + 2 AP,圖片來源:布朗畫廊
Yoan Capote,ISLA (LUCTUOSA),2023,Oil,nails and fishhooks on linen panel on plywood,100x150cm,圖片來源:布朗畫廊
Enoc Perez,CHANCES ARE YOU’LL LIKE IT ALL WAYS,2023,Oil on canvas,152.4x121.9cm,圖片來源:布朗畫廊
布朗畫廊(Ben Brown Fine Arts)于2004年在倫敦創立。2009年,畫廊在香港開設了一個展覽空間,成為第一家搬到這座即將成為主要國際藝術中心的城市的國際畫廊。布朗畫廊(Ben Brown Fine Arts)此次將呈現涉及繪畫、照片、混合媒體的藝術作品,還有直接來自藝術家工作室的雕塑作品,這些作品展示了布朗畫廊多元化和有才華的當代藝術家團隊的吸引力和創新實踐。展品亮點包括Vik Muniz的創意攝影作品,Yoan Capote的風格化海景畫,Enoc Perez的以懷舊畫為基礎的老式假日明信片,Tony Bevan的色彩豐富的藝術構,Awol Erizku最新系列的攝影作品,Ena Swansea的繪畫......
卡斯明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202
Diana Al-Hadid,Silver Linings,2023,polymer gypsum,fiberglass,steel,plaster,silver leaf and pigment,147.3x162.6cm,圖片來源:KASMIN
Alma Allen,Not Yet Titled,2022,bronze,84x97x92cm,圖片來源:KASMIN
來自紐約的當代藝術畫廊 卡斯明畫廊 于1989年成立,致力于將當代頂尖藝術家的作品與20世紀歷史人物的作品進行對話,揭示了跨越多個世代和學科的實踐之間的聯系。KASMIN將展出一系列領先的現代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參展藝術家包括Al-Hadid, Alma Allen, Theodora Allen, Tina Barney, William N. Copley, Cynthia Daignault, Liam Everett, Barry Flanagan, Jane Freilicher, vanessa german, Daniel Gordon, Alexander Harrison, Elliott Hundley, Claude Lalanne, Matvey Levenstein, Lyn Liu, Robert Motherwell, James Nares, Roxy Paine, Elliott Puckette, Alexis Ralaivao, George Rickey, Jan-Ole Schiemann, Bosco Sodi, Bernar Venet與Tom Wesselmann。
James Cohan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203、Platform板塊
Fred Tomaselli,Vermilion Flycatcher,2023,Leaves,acrylic,photo-collage and resin on wood panel,182.9x182.9cm,圖片來源:James Cohan
Katie Paterson,Evergreen,2022,351 extinct plants embroidered on linen,228.6x146.1cm,Series of 10 plus 2 AP (#2/10),圖片來源:James Cohan
Naudline Pierre,Transfiguration,2023,Oil on panel,101.6x152.4cm overall,圖片來源:James Cohan
James Cohan Gallery于1999年秋天在紐約開業。James Cohan將呈現藝術家Spencer Finch,Trenton Doyle Hancock,Federico Herrero,Jesse Mockrin,Lee Mullican,Christopher Myers,Jordan Nassar,Kaloki Nyamai,Tuan Andrew Nguyen,Eamon Ore-Giron,Katie Paterson,Naudline Pierre,Inka Shonibare CBE,Alison Elizabeth Taylor,Fred Tomaselli,季云飛與徐震的藝術作品。并將在Platform板塊展示Yinka Shonibare CBE與徐震的雕塑作品。
PETER BLUM GALLERY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207
Joyce J. Scott,Lake of Fire2014,圖片來源:PETER BLUM GALLERY
1993年,PETER BLUM GALLERY在紐約開業,畫廊主和出版商Peter Blum在多年間與眾多藝術家保持合作關系。PETER BLUM GALLERY將呈現藝術家Paul Fagerskiold、Alex Katz、Esther Klas、Erik Lindman、Luisa Rabbia、Joyce J. Scott、Martha Tuttle、Rebecca Ward、Robert Zandvliet與John Zurier的精選作品。
泰勒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303
Chris Martin,Two Candles for Marsden Hartley,2023,Acrylic,oil,glitter,sequins,collage on canvas,121.9x139.7cm,圖片來源:Timothy Taylor
Kiki Smith, Minou,2022,Bronze and sterling silver,26.7x48.3x27.9cm,圖片來源:Timothy Taylor
泰勒畫廊(Timothy Taylor)1996年創辦于倫敦,現代理全球三十余位知名當代藝術家及已故藝術家的歷史性遺作,其多元的藝術版圖囊括了重要的歷史性人物和在世藝術家。泰勒畫廊將展出琪琪·史密斯(Kiki Smith)和克里斯·馬丁(Chris Martin)的最新作品。這兩位出生于1954年的藝術家在四十年的時間里創作了獨特且標志性的作品,但他們的軌跡有著令人驚奇的相似性。兩人都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紐約下東區充滿活力的藝術社群中延展了自己的創作實踐,后來又去了紐約北部,適應節奏緩慢的鄉村生活。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展位將重點展示史密斯職業生涯中精選的墻壁作品、雕塑和紙上作品,以及馬丁的抽象畫作。
白石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325
Hisao Domoto,Two Dimension Ensembles,1962,圖片來源:白石畫廊
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成立于1967年,是一家日本當代藝術畫廊,展示東亞地區從戰后到當代的廣泛的日本藝術。過去幾十年來,白石畫廊在亞洲藝術領域的影響力迅速擴大,白石畫廊一直在日本藝術界發揮著先鋒作用,擁有跨越幾代的多元化日本藝術家。本次軍械庫藝博會,畫廊將呈現堂本尚郎(Hisao Domoto)、今井俊滿(Toshimitsu Imai)、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中西夏之(Natsuyuki Nakanishi)、名坂有子(Yuko Nasaka)、田中敦子(Atsuko Tanaka)的藝術作品。
美國當代藝術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333
Faith Ringgold,Chronicles From the Village Series:Marcus Garvey Parade,2010-2012,Mixed media on paper,45.7x110.5cm,圖片來源:美國當代藝術畫廊
美國當代藝術畫廊(American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由赫爾曼·巴倫(Herman Baron)于1932年創立,畫廊是紐約當時僅有的三家致力于展示美國藝術的畫廊之一。幾十年來,畫廊運營藝術品的范圍和邊界不斷拓展,現在包括19世紀、現代和當代美國和歐洲的繪畫、雕塑和攝影。畫廊今年將呈現藝術家Faith Ringgold與Aminah Robinson的作品。
HALES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337
Kay WalkingStick,Gladiolus,1969,Acrylic on canvas,73.7x91.4x1.9cm,圖片來源:HALES
HALES由Paul Hedge和Paul Maslin于1992年在倫敦開業。自成立以來,HALES已經形成了藝術品和思想的發展和傳播的重要環境。畫廊原則的核心是培養新興人才和具有歷史意義的藝術家。HALES將展示Jordan Ann Craig、Anthony Cudahy、Sarah Faux、Haroun Hayward、Virginia Jaramillo、LJ Roberts和Kay WalkingStick的作品。
其中,Kay WalkingStick的作品《Gladiolus》中,藝術家將自己身體輪廓與花朵并置,人物輪廓以糖果色渲染,搭配暗示空間背景的紫色背景。藝術家表示:“我感興趣的是對空間和形狀的描繪。我想要一些具象的東西……我喜歡在畫中使用人物的想法,但我想對空間中的人物做出當代的陳述。
Haroun Hayward,A Painting for Paul Nash and Drexciya (Skylight Landscape),2023,Oil paint,oil stick,oil pastel,and gesso on panel,94.1x63.3x4.9cm,圖片來源:HALES
Haroun Hayward的畫作將藝術史、音樂與獨特的制作模式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些畫作向藝術家的個人和藝術敘事致敬,包括狂歡文化、抽象表現主義、戰后英國風景畫和他母親的紡織品收藏。
Yavuz Gallery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405
Alvin Ong,Amnesiac,2023,圖片來源:YAVUZ GALLERY
Nick Modrzewski,Tulip Thief,2023,圖片來源:YAVUZ GALLERY
成立于新加坡并在悉尼開設分部的Yavuz Gallery致力于通過當代藝術促進跨文化對話。它代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和新興藝術家的多元化群體。Yavuz Gallery將攜藝術家Abdul Abdullah,Yeo Kaa,Nick Modrzewski,Alvin Ong,Tom Polo的創作參加本屆軍械庫藝博會。
10號贊善里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408
王克平,Couple AK_012, 2020,紅木,133x88x35cm, 200kg,圖片來源:10號贊善里畫廊
來自中國香港的10號贊善里畫廊(10 Chancery Lane Gallery)由Katie de Tilly于2001年創辦。在過去的20多年里,10號贊善里畫廊一直保持著與中國優秀的藝術家、策展人和博物館的合作關系。此次藝博會10號贊善里畫廊將會呈現藝術家王克平,黃銳,Htein Lin, 裴公慶(Bui Cong Khanh), Laurent Martin "Lo",Zoe Marden和Katrina Leigh Mendoza Raimann,7位藝術家的雕塑作品。
其中,旅法華人藝術家王克平的木雕作品保留了木的原生形態,并且賦予木雕作品以流動的形態、極富層次的紋理和柔和的人性。藝術家本人概括他的雕刻是他與木頭間互相給予靈感的結果。在今年的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上,王克平的一系列新作將首次亮相。
黃銳,四喜臨門,2014,鋼和回收家具,157.5x48x96cm,圖片來源:10號贊善里畫廊
黃銳的作品“四喜臨門”引用了“雙喜臨門”的典故,將“雙喜”設計成一對立體的牽手男女。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男和女從造型上也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密。這既是對“喜”字本義的回歸,即敲鼓而樂,張口而笑,又將“陰陽”概念進行具象化創作。作品不僅忠實地表達了文字的具體與真實,也在造型上提供了關于身體和情感的想象空間。
柯芮斯畫廊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410
Gisela McDaniel,《比我龐大》(Bigger than Me),2023,布面油畫、花朵、樹脂、來自模特的項鏈、聲音,279.4x165.1x17.8cm,圖片來源:柯芮斯畫廊
Gisela McDaniel,《生生不息》(Living More),2023,布面油畫、拾得物、聲音,106.7x137.2x14cm,圖片來源:柯芮斯畫廊
Gisela McDaniel,《我最該做的事》(Best thing for me to do),2023,布面油畫、珠寶、物品、來自模特的頭發、樹脂、聲音,119.4x144.8x14cm,圖片來源:柯芮斯畫廊
柯芮斯畫廊(Pilar Corrias Galley)由琵拉·柯芮斯(Pilar Corrias)女士于2008年在倫敦創立。目前代理了全球30位當代藝術家,尤以觀念藝術家為主,并集中關注身份多樣性及女性藝術家。柯芮斯畫廊此次將呈現查莫羅裔(Indigenous CHamoru)藝術家——吉賽拉·麥克丹尼爾(Gisela McDaniel)個展,展出藝術家移居紐約后創作的十余幅配有口述歷史聲音元素的肖像作品。藝術家通過肖像繪畫及口述歷史探索流離失所與殖民主義等議題,并與BIPOC(黑人、原住民及有色人種)的女性群體及非二元身份群體合作,致力于打破藝術、政治及流行文化領域對邊緣人群的系統性抹殺機制。
David Castillo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416
Glexis Novoa,View of New York and the 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from Kykuit,2023,Graphite on travertine marble,45.72x121.92cm,圖片來源:David Castillo
Maria de los Angeles Rodriguez Jimenez,Las lyas,2023,Collage on paper,53.54x66.04cm,圖片來源:David Castillo
Shinique Smith,Love at the End of an Era 2023,Acrylic, ink, crayon, fabric, collage, yarn and ribbon on canvas,182.88x182.88x4cm,圖片來源:David Castillo
位于美國西海岸邁阿密的David Castillo于2005年開業,是一家當代藝術畫廊,專注于概念策展模式,展覽靈感來源于藝術、歷史、文化和個人經歷。畫廊致力于與個人經歷和工作室實踐完整性的藝術家合作。David Castillo此次將攜藝術家Sanford Biggers,María de los Angeles Rodriguez Jimenez,Pepe Mar,Glexis Novoa,Xaviera Simmons與Shinique Smith的作品參展。
The Pit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432
Ryan Schneider,Clowns, 2023,Oil on Pinion Pine,101.6x17.78x20.32cm,圖片來源:The Pit
Heather Day,Ophelia Slowly,2023,Mixed media on canvas,142.24x119.38cm,圖片來源:The Pit
洛杉磯的當代藝術畫廊The Pit由藝術家Adam D. Miller和Devon Oder于2014年創立,主要代理18位藝術家。The Pit致力于在藝術家與另類藝術史之間建立歷史對話和聯系,如自學成才的藝術家、迷幻、圖形藝術、地下漫畫以及手工藝和美術的交叉。本次軍械庫藝博會The Pit將呈現兩位藝術家Ryan Schneider與Heather Day的作品。
MAKI Gallery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434
Anne Kagioka Rigoulet,Figure k-h-20,2023,oil and mixed media on panel,194.0x521.2cm,圖片來源:MAKI Gallery
Shiori Tono,SHINE,2023,oil on canvas,324x194cm,圖片來源:MAKI Gallery
Ayumu Yamamoto,hang around,2023,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181.8x227.3cm,圖片來源:MAKI Gallery
日本畫廊MAKI Gallery專注于戰后藝術和當代藝術,熱衷于支持和培養有前途的日本與國際新興藝術家,此次藝博會將攜畫廊簽約藝術家Anne Kagioka Rigoulet, Shiori Tono與Ayumu Yamamoto的作品參加。
GALERíA PATRICIA READY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F6
Seba Calfuqueo,El reflejo del lago, Serie Natura,2023,圖片來源:GALERíA PATRICIA READY
Galería Patricia Ready致力于支持和推廣智利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堅持出版高質量的圖錄,以便對智利藝術界進行持續性的調查。Galería Patricia Ready希望畫廊不僅是展示當代藝術的最先進空間,還應成為一個平臺,促進批判性討論、教育和新一代藝術愛好者的不斷發展。畫廊代理的新興藝術家Seba Calfuqueo將代表畫廊在此次藝博會上呈現一系列創作。
GALLERY 1957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P19
Lace&Tergal,2023,Oil on linen,150x120x2.6cm,圖片來源:GALLERY 1957
Halcyon Days,2023,Oil on canvas,150x120x2.6cm,圖片來源:GALLERY 1957
Bayswater,2023,Oil on linen,150x120x2.6cm,圖片來源:GALLERY 1957
Gallery 1957是一家當代藝術畫廊,在加納阿克拉和英國倫敦擁有實體空間。它致力于推動這些社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藝術實踐之間的國際交流,展示那些質疑西方敘事之外的歸屬和身份、文化交流和社會歷史概念的藝術家。Gallery 1957將展示亞瑟·蒂莫西(Arthur Timothy)題為“戴斯蒙德(Desmond)”的新個展。這一系列的新作品聚焦于藝術家已故的兄弟戴斯蒙德,是藝術家的“兄弟”系列后續作品。這些令人心酸的新畫作的靈感來自于照片(其中許多照片是藝術家及其家人于1966年抵達英國后拍攝的)以及藝術家與兄弟一起度過的成長歲月的記憶。
1969 GALLERY
Galleries板塊丨展位P23
Kate Meissner,Chromasome,2023,oil on canvas,177.8x127cm,圖片來源:1969 GALLERY
1969 GALLERY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紐約當代藝術畫廊,主要代理致力于繪畫的藝術家。1969 GALLERY將在本次藝博會上舉辦藝術家Kate Meissner的個展。Kate Meissner,1995年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現居于洛杉磯。她在耶魯大學獲得繪畫碩士學位(2021年),在加州理工大學圣路易斯奧比斯波分校獲得藝術學士學位(2017年)。邁斯納的作品已被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藝術博物館和中國日照的瀟當代美術館等當代藝術機構收藏。
56 HENRY
Presents板塊
David Roy,Danger Noodle V w/ LS 98,2023,Rocket Media: Carbon fiber, Kevlar, fiberglass, copper clad board, resin, hardware Launchpad Media: Extruded aluminum framing and hardware,274.3×102×102cm,圖片來源:56 HENRY
56 Henry是一家位于紐約唐人街的畫廊。該畫廊由埃莉諾·萊恩斯(Eleanor Rines)擁有,致力于支持和關注新興當代藝術家的作品。56 HENRY將展示David Roy的新雕塑作品Danger Noodle V w/ LS 98。藝術家使用航空航天工業常見的耐用材料(例如玻璃纖維、樹脂和凱夫拉纖維),借鑒火箭科學的視覺語言。David Roy作品以這樣的宣言為指導:藝術是一種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自由實踐。David Roy創立了BLACKNASA航天機構,旨在向青少年群體傳授火箭技術和太空探索理想。在Roy的雕塑實踐的推動下,BLACKNASA將火箭技術視為一門科學、一種創造性實踐和一種通用語言。
立木畫廊
Platform板塊
Teresita Fernández,Island Universe 2,2023,Charcoal,197.1x769.6x7.6 cm,圖片來源:Dan Bradica,立木畫廊
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由Rachel Lehman和David Maupin于1996年共同創辦,代理世界各地風格迥異的當代藝術家及藝術遺產,相繼在紐約、香港、首爾展出藝術家們具有歷史意義的首次展覽,并于2020年在倫敦開設了最新空間。藝術家Teresita Fernández將代表立木畫廊在此次藝博會上呈現裝置作品《Island Universe 2》。
出品人:董瑞
編輯:Tina Xu
撰文:洪遠
版式設計:劉宇翔
審校: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