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理解新課標、落實新課標,進一步貫徹國家立德樹人教育方針和集團課程課堂建設的要求,讓每一個老師專業更上一層樓,10月12日—10月16日,山東二七一教育集團物理專家進校園活動在我校成功舉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春密教授及集團、東阿各校物理學科骨干教師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李春密,教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物理學科副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檢察委員會委員物理系黨總支書記,全國高等院校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第六屆理事、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第八屆教學委員會中學分委會執委會委員,《大學物理教育專刊》副主編。
活動中教師們聚焦學科素養的落地,圍繞大單元整體研究與實施,從學科本質研究、學程創編、學生學習過程研究等方面深入研究,每位老師都站在學科育人的角度,打通認知,具體修改案例,進一步提升個人的課程能力和育人水平,深入推進了物理學科大單元整體學習。互學共研,齊思共長,點亮新課標新教材背景下的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
教學是教書育人的核心環節,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陣地。本次活動,集團各校物理學科精英匯聚,山東省昌樂二中馬慶強、濟寧海達行知學校馬洪慶、濰坊實驗中學金城、山東省昌樂二中李慧、圣卓實驗學校祝金杰,以及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馬林明、馬海迪、于中舉、葛曉、任維磊十位優秀的物理老師,分別從基礎學段初二、初三、高一新授課和備考階段高三二輪復習,以同課異構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精彩紛呈的研討示范課。李春密教授與集團物理學科主任張東升全程參與聽評課。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馬林明
馬林明老師展示了功能關系這一單元的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讓學生明確了高考中對做功和能量知識的要求。在知識的應用與遷移中,遵循學生發展的規律,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的生成。
圍繞教學重點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以學生為主導,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著力培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物理概念的情景化想象能力。
山東省昌樂二中 馬慶強
功能關系及動能定理應用是高考難點與熱點。馬慶強老師首先對高中物理知識結構進行概括,并從幾個案例對問題進行分析,重點突出圖像問題的理解與應用。
馬慶強老師緊扣高考命題原則和高考評價體系來設計教學內容并精心挑選例題,從本節課一開始的高考高頻考點統計分析,到課上高考真題、變式題的演練以及解題規范的總結,都充分體現了新高考下的教學特點和要求。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馬海迪
馬海迪老師通過典型例題和變式,采用一題多法,一題多解的方法,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利用典型的模型,幫助學生構建解題的基本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馬海迪老師將知識情景化、問題化創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以導促學,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
濟寧海達行知學校 馬洪慶
馬洪慶老師將知識情景化和問題化,把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與本節課知識相結合,使學生在增強感性認識的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問題的創設,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更有利于學生的接受與吸收。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自主探究學習!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于中舉
于中舉老師注重了利用實驗得到基本規律,實現將實驗和理論推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靈活變通,給學生打開思路,激發學生的興趣,體會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思想維度,感受物理學的美和物理思想的精妙。
濰坊實驗中學 金城
金城老師通過勻速直線運動導入復雜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并利用實驗驗證結論的準確,以“問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建立概念的理解,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公式的推導,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學生理解深刻的同時能參與其中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葛曉
葛曉老師從鮮明的生活實例引入,在給學生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光世界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光能為我們做些什么。教學中,葛曉老師通過播放光的作用相關圖片、視頻,喚醒學生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山東省昌樂二中 李慧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李慧老師用直觀的實驗來展示光在不同介質以及不均勻介質中的傳播路徑,讓學生一步一步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設計,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收獲真知,以思維可視化的實驗探究過程,幫助學生在蜿蜒曲折發展的真理中體會質疑創新的物理精神。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任維磊
任維磊老師首先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借助真實生活情境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通過解決家庭用電器實際功率,不同檔位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問題,進一步理解電功和電功率的概念,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課程理念 完整構 建電功率的知識體系。
圣卓實驗學校 祝金杰
祝金杰老師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貼近學生生活,以具體事實、生活情境、生活經驗和基本概念等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注重科學探究,突出問題導向,強調真實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不斷探索,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本領和科學思維能力,發展核心素養,體現物理課程基礎性、實踐性等特點。
271教育集團物理學科主任張東升
張東升主任開門見山,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引入電場。從電場的性質到電場強度概念的建立,從電荷電場的推導到電場疊加的應用,從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形,利用微積分方法解決高中物理問題,思路清晰,有條不紊,娓娓道來。
師生互動頻繁,課堂氣氛融洽又不失嚴謹,知識點簡明全面,例題設置針對性強,有效地幫助同學們掃除思維障礙,促進了對概念的理性認識。
展示課結束后,集團學科主任張東升及時組織各校骨干教師開展評課,各校教師代表對五輪展示課提出建議。
隨后,李春密教授對參與展示課的十位教師提出肯定與贊賞,同時也對展示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大單元整體教學必須要以生為本,符合學情,真正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李春密教授以《基于學業質量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為題,從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與教學要求、大單元整體學習的基本內涵、基于學業質量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策略三方面展開分享。
李教授從核心素養的三大功能出發,詳細闡述了高中物理課程結構,并強調,“核心素養”開啟了以知識和技能為本位的教育轉向以能力和素養為本位的教育。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和課程設計中,要引導學生把物理課程中所形成的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用于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提高探究能力、增強實踐意識、養成科學態度,促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最后,李教授強調,“教學評一體化”是教學與評價方式的全新體驗,主要面向有效教學的實踐討論,涉及課程與評價兩個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倡導“教學評一體化”,就是根據課程目標解決“教什么”“學什么”“會什么”三個方面的問題。教學活動中課堂評價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照目標和活動來設計,并貫穿教學始終。基于活動觀的教學設計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到教學評價要融合統一,從而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確保活動的落實效果。幫助學生在獲取物理知識、探尋物理規律的同時也能學會探索發現、學會認知加工、培養物理素養、培育科學精神。
活動過程中,山東二七一教育集團物理學科主任張東升多次主持研討會,圍繞大單元整體學習、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以及日常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等,展開交流討論。
參與活動的學科主任、備課組長、骨干教師等積極發言,立足教學現狀,抓重點、戳痛點、解難點,提出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的最佳路徑,以學生為中心,聚焦學生主體性,著力構建生成性課堂。探討過程中多元思維發生碰撞,激蕩出研究火花,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理念。
最后張東升主任對本次活動的開展作了細致總結,并對所有到校參加活動的專家領導和老師們表示感謝。
學術是一種態度,嚴謹、謙遜,秉持這種態度,才能于平凡的教學崗位腳踏實地,綻放光華;
學術是一種力量,蓬勃、奔涌,擁有這種力量,才能為長遠的專業發展蓄勢賦能,助力騰飛;
學術是一種使命,崇高、精進,懷揣這種使命,才能讓優質教育臻于至善,邁向卓越。南湖行知人踔厲奮發,行而致遠,必將在一線教學這片沃土之上耕耘出學術的累累碩果。讓真實學習在每個孩子身上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