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的狗叫了,其他狗也跟著叫,但它們不知道為什么叫……
一條惡狗咬人了,有些狗也跟著受罰,但它們不知道為什么被罰。
1.一條惡狗撕開的裂口
當那條烈犬咬傷兩歲的女童后,大范圍的“整狗”運動,果然如期開展。這里面大概有兩個原因:行東方已有前車之鑒,防患于未然;媒體們知道,現在狗的話題正有熱度,遇到一個報一個。
所以,表面上看與狗有關的情緒空前高漲,但狗傷人的事,時有發生,只不過不像現在這樣被關注。
4天過去了,被咬女童仍然昏迷,但很多人已經進入到了下個環節:
激烈爭論高校抓流浪狗的對錯、同情地說流浪狗不知道自己在流浪、驚訝地發現警犬坐地鐵戴嘴罩、溫情地說不是所有流浪狗都是壞狗……
從家犬到流浪狗,那條惡狗的主人,怎么也沒想到,一時的疏忽或放任,竟然為狗類撕開這么大一個裂口。
2.關于流浪狗,到底該怎么看待?
多年前一個寒冬的夜晚,我在某餐館門口見到一個很小的貓,可愛又可憐。我把它抓了回去。很快,它長大了。
養貓兩年,時刻操心著它,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快樂的時刻。后來,翻過年后暖和起來,它整天在地上翻滾叫喊。
實在受不了那種聲音,就把它放到了樓下的綠化帶。剛放掉沒一會就后悔了,但怎么都找不到。有時候路過樓下的垃圾桶,看到那些流浪貓在翻吃的,有些貓的臉被抓花了,就非常內疚。
特別是在馬路上看到被車輪碾死的貓后,就想起那只被自己扔掉的貓。自此以后,再也不養任何小動物。
或許我曾經幫過這只流浪貓,但我的收留,剝奪了他人施救的可能,所以就該負責到底,否則算不上什么善意。
很多人說,養動物能夠培養自己的愛心,但更重要的,是要為那只小生命付出足夠的責任心,自始至終。
這世間本不存在流浪狗,有人扔狗,流浪狗就慢慢多了起來。愛狗但最終扔掉了狗的人,或者對狗不負責任的人,沒有資格同情狗——因為它們原本不會傷人,或者不用流浪。
所以要養狗,要先過了自己這一關,至少要做個負責任的人:不僅要讓自己從貓狗身上得到什么,還要讓它們從自己這里獲得什么,至少是安全感及基本的看護。
3.養狗,能否當成很私密的事
我對狗敬而遠之,因為每遇到狗,總擔心它會上來咬我,但尊重每一位養狗人的權利。即便它沖人亂吠,讓孩子遠遠地就躲在身后。
沒養貓前,我總害怕貓會咬人,但養過后發現貓并不會隨便咬人;家里養狗的朋友見我怕狗,也會這么說,但我終究無法破除內心對狗的恐懼。
對于這場狗的風波,我時常想:
既然狗在外面存在一定的傷人概率,那養狗能不能像養貓那樣,成為一件很私密的事。在自己專屬的空間里,任它叫由它翻,把狗喚作兒子女兒,怎么都好不與他人相干。
問題是,狗不像貓一樣,得經常遛。遛狗到底是為了讓自己放松,還是為了讓狗愉悅?如果是后者,那把狗當貓養就不成立了,因為這是對狗負責。
到頭來,養狗還是得遵從狗的特殊性。所以,養狗的折中的辦法就是戴面罩,既不失自己的自由,又保障他人的安全。
看上去很簡單的一件事,為什么愿意做的人不多呢?人更愿意犧牲他人的利益,放大自己的權利,直到付出代價。
這次傷人的狗主人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下次還敢嗎?
一條惡狗咬人了,有些狗也跟著受罰,但它們不知道為什么被罰。
只有養狗人知道,該受到懲罰的更應該是自己——如果養狗做不到對它的負責與監督,就別同情它在流浪后被抓,在咬人后被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