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黃精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海拔800—2800米的樹下、灌木叢中或山坡陰處,靠泰山巖石與落葉滋養、泰山溪水和雨水澆灌,集自然靈氣、土地精華于一體,渾然天成,其醫用是良藥,入饌是美食,是中醫四大仙藥、泰山四大名藥之一。
泰山黃精是泰山贈予的“黃金”資源,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據《本草綱目》記載∶“黃精為服食要藥,故《別錄》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為芝草之類,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謂之黃精”,其味甘性平,是滋補佳品。漢武帝賜名泰山黃精為“泰尚黃”,《神農本草經》稱其為上上品,民間亦有“億年泰山,千年黃精”之說 ,被譽之為“仙人余糧”。現代醫學證實,黃精具有多種保健功效,現已被國家列入首批藥食同源目錄,授予“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對其重點保護。
“靈藥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換凡骨,經著上世言。”這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對中藥材黃精的描寫。黃精“得坤土之氣,獲天地之精”,故名“黃精”,系泰山“四大名藥”之一,有“仙人余糧”之稱。近年來,國家提出“健康中國”戰略,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特色產業重點培育。而在泰安,作為泰山饋贈的“黃金”資源,黃精從大山深處一步步走出來,為鄉村鋪就了一條走向振興的高速路。
來源:泰安市攝影家協會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