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厚重的作業服,終日不見天日,在地下幾十米的礦井中感受高溫、潮濕的惡劣環境。
對于礦井的工人來說,這樣的環境再熟悉不過,甚至連礦山的管理人員也必須走進一線,每周到井下數次。
作為我國能源行業的穩定器和壓艙石。煤炭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產業,但與此同時,礦井開采的地質條件和環境惡劣、安全隱患較多等仍是煤炭行業現階段面臨的巨大挑戰。而伴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煤炭行業深度融合,煤炭行業在從傳統的密集型、重體力生產模式向“裝備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方向轉變,進一步保障了煤礦行業的人員安全和企業管理效果。
一場煤炭行業的數字化變革悄然而至。
近日在京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上(以下簡稱煤技展),煤礦企業大刀闊斧地升級改造,帶來無人采礦設備,工業互聯網管理平臺...這些創新設備在加快實現少人化、無人化,安全高效、綠色開采具有重要意義。不過在眾多企業當中,華為擎云所帶來的解決方案無疑更引人關注,其著眼于礦工師傅,延伸至企業數據安全乃至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均有覆蓋,針對煤炭行業數字化發展及其中的痛點所在也給出了自己的賦能成果。
科技以人為本,深刻聚焦從業者安全
以人為本一直都是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的根本所在。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少人是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目標之一,其本質是對舊有生產運營模式的顛覆和對工作人員的再分工。但無論發展到哪個階段,采礦工人仍然是煤礦企業正常運轉的關鍵因素。“讓工人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煤企不可或缺的責任,其背后更是無數家庭的期許。
伴隨著煤炭企業數字化的不斷深入,高度定制化的個人智能可穿戴終端正逐漸將可能影響礦工師傅們的安全、健康等因素降至可控、可視范疇內,讓“防患于未然”逐步成為可能。這次煤技展上,我們看到,華為擎云就將注意力放在了對一線煤礦從業者的關照上,帶來“華為擎云單兵裝備解決方案”。該方案由華為擎云穿戴設備和基于HUAWEI Mate 60 Pro打造的煤礦行業定制終端組成,可以匹配數據開放、通信增強、移動支撐、安全加固、礦鴻聯接等套件。
其中,定制手表可以搭配華為擎云合作伙伴提供的數據看板和數字化職業健康管理平臺,管理人員可以對礦工的體溫、血氧、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而數據看板還可以為礦領導、安監、生產調度等多角色提供監測-分析-干預全鏈路健康管理方案,在提供決策依據的同時也便于事后回溯。同時,針對突發情況,設備還配備一鍵SOS、跌倒檢測等功能,礦工在遇險時能夠及時發出求助,有效降低安全生產風險。
而基于HUAWEI Mate 60 Pro打造的煤礦行業定制手機,更是適配了礦山井下的4G/5G專網、wifi專網等網絡,大音量低延時的特性能夠使地上人員更加方便清晰地與地下礦工通過VoNR、VoLTE、集群進行通話。同時配合智能煤礦裝備平臺,還能夠對礦山作業設備快速連接高效管理。
在我看來,華為擎云單兵裝備解決方案的核心意義在于,其真正可以給常年在一線奮戰的煤礦師傅們“減負”。
對于礦井工人來說,狹窄空間內作業往往需要高集成度、高便攜性的定制化專業設備的配合,而且各種可能得突發情況也會讓煤礦師傅們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而手表、手機等智能設備本身便足夠的小巧便捷,產品外觀和日常使用的零售產品也基本類似,上手難度這一塊問題就解決了,較之其他龐大的專業設備而言有著先天優勢。而且憑借高度定制化的優勢,礦井師傅門甚至可以通過碰一碰、近端發現等方式連接設備并進行參數讀取、配置、近端升級維護等操作,讓礦井下的工作場景又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作業效率也會大幅提升。
此外,華為擎云單兵解決方案還將關懷場景延伸到了日常,通過24h多維度數據解析,員工可以借助穿戴設備來評估健康風險,獲得智能化推薦運動、飲食、教育相關方案,全流程的守護也便于員工對自身健康深層次的管理,助力礦工健康升級。
事實上,華為擎云早已將對礦工健康的關懷帶入能源企業,在有著23萬人、資產規模近 7 千億的山東能源集團,華為擎云就為其定制了智慧終端解決方案,打造出職業健康大數據平臺,滿足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需求。
基于不斷優化的網絡建設和對采礦業全場景、全流程的關注與思考,華為擎云從人身安全、健康安全入手,讓智能設備真正造福一線礦工師傅,并以此輻射到企業管理優化,這套由人文主義關懷引發的能源企業數字化變革無疑值得更多企業思考。
緊握產業“命脈”,守護企業數字資產
除了人這一關鍵要素,數據同樣是煤礦的核心資產,事關國家能源安全。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透露,煤炭行業正持續加大數字技術研發和項目投入,近三年年均研發投入增長超20%。數據安全成為企業繞不開的問題,企業亟需對典型數據訪問和使用場景中的主要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有效地控制,因此,企業對辦公設備及軟件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袁驚柱曾撰文表示,強化對ICT技術與煤炭技術融合中所形成的數據風險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推動煤礦智能化與煤炭企業數字化轉型,更好地發揮煤炭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兜底作用。
如何保障員工設備之間數據的安全流轉?本次煤技展會上,華為擎云也帶來了自己成果-數據安全保護解決方案。據悉,該套方案基于華為擎云智能終端,致力于對企業員工在終端文檔處理、終端文檔流轉以及應用服務訪問等典型數據訪問。同時,對使用場景中涉及的終端、網絡、應用、數據,提供全面有效的設備管控+數據保護,實現了從云、管、端的零信任訪問控制、數據通信鏈路安全保障及終端數據防泄露。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安全保護解決方案是依托終端安全沙箱所形成的輕量化方案,這樣的設計的好處就是能夠將組件間集成耦合,保障技術穩定性和兼容性,進而更好地提升使用體驗。
以終端為依托,華為擎云用一套更易感知的守護方案樹立“企業安全防火墻”,讓日漸凸顯能源產業的數據安全問題有了更廣的解題思路。
讓數字化流入“血液”,煤炭升級還有更多想象空間
在以人為本,安全優先的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成為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礦山安全生產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舉措。智能設備走入深山礦井,讓安全生產有了強有力的抓手。同時為最終的人工智能代替人從事危險工作、高強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過渡。
但同樣也應看到,產業升級的最終目的是在綠色的發展理念全面提高生產力,大到采礦設備的運行效率,小到從業者間的日常協作,都有創新變革的可能。而這個過程中牽涉眾多,每個環節的改造都不簡單,卻也綻放著新的機遇。比如展會上,華為擎云展示了智慧辦公解決方案,深入業務運營流程,將終端設備打通,幫助企業員工智慧應對混合辦公場景下各種難題,以實現進一步的降本增效,這其實就是著眼小處,實現經營管理的深層次變革。
當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華為擎云為煤礦企業提供了“利器工具”,而企業自身更應把握“智變”機遇,將數字化、智能化注入“血液”。
我國煤炭行業結構根深蒂固,這也決定了產業變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階段,仍存在部分地區和企業認識不夠到位、建設進展不夠平衡、相關標準規范不夠健全、部分技術裝備適應性不夠強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突破及解決需要產業生態上下游通力協作。
讓人驚喜的是,我們在一場展示煤炭生態的展會上,看到了煤炭企業的內生變革動力,也通過華為擎云一系列解決方案看到了能源智能化的落腳點,這些都讓更智能、更綠色的煤炭行業輪廓變得清晰可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