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陳奕迅,我自詡還算不錯的英文單詞庫中不會多學出 Chin ( 下巴 ) 這個日常又不常用到的詞。
自然,暌違五年的新專輯《CHIN UP!》就是“下巴揚起,別垂頭喪氣”的意義,向著明天希冀美好,也成了這張專輯的核心精神,如同三年前已經開始在預熱的《致明日的舞》所傳達的豁達氣氛。
其實人們的志氣在時代的亂流之中難以昂揚,好在陳奕迅愿用他自在松弛的聲音,在身而為人的議題中論及愛情、自我體察與社會內 卷 的壓力,甚至為在夢想與恐懼間猶疑的人們注入力量。
伴隨著新專輯,Delay 許久的演唱會“FEAR and DREAMS”上演后,有心的歌迷也能從演唱會到專輯找到一些疑問的答案了。
在歌曲概念中穿插嚴肅與玩樂,從來都是陳奕迅并行的音樂日常,只是隨著他不斷和新的音樂伙伴合作,他的音樂又有時會有非同尋常的聽感輸出,如 70 后陳奕迅此次和 80 后李榮浩以及 90 后林家謙共同完成新專輯,就有了一次經典感與創新兼具的音樂外在表達。
香港本土唱作人林家謙創作出專輯三年前的首單《致明日的舞》,很有這張專輯關鍵字“UP”的形象傳達,把人生喻作一場圓舞曲舞蹈,借三拍旋律營造出翩然的希望,是首單也是專輯末曲,帶著聽眾迎向著未來的曙光前行;
林家謙創作的另一首《是但求其愛》以鋼琴與弦樂為主奏,陳奕迅甚至流露難得一見的憂郁味道唱腔,傾吐到人們求愛路上的思量;
林家謙表達抒情曲式的細節真的可圈可點,《空城記》中還嘗試了 Eason 少見以東方音階和弦樂營造的中國風氛圍感。
可以說,林家謙和李榮浩二位,剛好以截然不同的編曲思路,完成專輯情感向和技術向的雙向內容,也即完成了我前面講到陳奕迅令人動容的“日常”和令人難掩興奮的“非同尋常。
林海峰填詞的《塵大師》在專輯第一首出現,首先就點示了面對世事的泰然之心,可李榮浩自出道曲《李白》就立起的鮮明搖滾編曲風格,放在此次《CHIN UP!》中,就像是陳奕迅音樂的調鮮添加劑,《塵大師》聽似佛系的填詞背后,就有著李榮浩吉他和鼓聲聲入耳的真實感,在提醒聽者活著的煩擾與小確幸;
李榮浩玩器樂演奏,不僅在 Live 感十足的歌曲中加分,他編曲的《焦焦焦》中電子與 Dance Rock 融合,讓人聯系起 2007 年陳奕迅專輯《Listen to Eason Chan》全盤舞曲的嘗試,可到了結尾處迷人的吉他 Loop 不僅勾畫出這首歌的異域味,同時像是把歌曲前面營造的忙亂迷幻感拉回到了現實,拉回到了 2023 年 E 式全新舞曲樣本的體驗中。
陳奕迅在一個采訪中說道:
“《CHIN UP!》就像人生旅程的濃縮版,像是一個人懷著不安不穩的心開始他的人生旅程,經歷愈多,發現人生劇本早已寫好,就會學懂放下執著,面向前方,迎向希望?!?/p>
我個人在專輯中最喜歡的“質感”之作《人啊人》就有著陳奕迅講到人生命題擴及萬生相的復雜與矛盾,周耀輝以哲理意味濃厚的手法描繪了“人”,甚至獲得今年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的認可,成為史上第一首拿下這個獎項的廣東歌。
又如專輯在內地線上平臺中上的文案所總結,八首歌曲分別對于所遇事情的“輕重”、定義自己的“你我”、追趕之中的“緩急”、社交中的“寡眾”、情感中的“取舍”、理想關系的“進退”、人生角色的“虛實”、經歷的循環與“始終”,種種選擇構成了人生旅程。
回到說開頭曲《塵大師》歌詞里寫“把千斤重化做/全部薄過紙” ,大概是最能體現陳奕迅此次專輯概念的一句話,自我疏解,方得 CHIN UP 的松弛感,城市里人人生活都太忙碌、 緊張,音樂不該給人更沉重的無形包袱,所以《CHIN UP!》專輯是眼下令精神放輕松的一劑電子百憂解。
以上,是我此次在聽了半個月陳奕迅新專輯后的一些想法與解讀。
Eason 和專輯之間的故事,演唱會背后的趣事與辛苦,前幾天我和幾位樂評人老師都在上海和 Eason 邊玩游戲邊聊天的過程里問到了,各位歌迷多等一陣,精華版的視頻,過不久就會獻上。
如果你認可或不認可我以上的觀點,都可以把陳奕迅《CHIN UP!》這張新專輯再多聽幾遍,你也會有你一些有趣的認知與感受,或就能幫你度過一些人生難過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