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情況轉差,香港自殺率在過去八年一直上升,去年更達到15.1,即每十萬人有15人自殺,不單遠高于國際水平,更是自殺率高達17.2的2004年以來新高。當中更以中壯年男性的自殺率更高,達到27.46。負責研究的組織指出,中年男性受經濟轉差影響較大和不愿傾訴是中年男士自殺率顯著上升有關,呼吁有需要者找人傾訴。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上周末(12日)公布,根據死因裁判庭報告,去年共錄得1138宗自殺死亡個案,平均每日約有3.12人自殺死亡,自殺率(以每十萬人的自殺人數計算)為15.1。翻查公開資料,這較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22年估計自殺率10.6為高。
數據又顯示,去年自殺死亡個案中,37.5%為無業或失業人士。按年齡層分析,70歲或以上的自殺死亡數字最高,占整體23.9%;但中年的自殺率則創下八年新高,當中,男性自殺率的升幅尤其顯著,30至39歲的自殺率由前年的19.05升至 24.38,而40至49歲的自殺率亦在同期由22.06升至27.46。該會理事會主席黃瀚之解釋,上述年齡段的男士普遍是家庭經濟支柱,長期受傳統性別角色期待及標簽影響,估計去年經濟轉差及失業等問題,令中年男性精神健康面臨一定壓力。
該會總干事暨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韋寶姬向本臺指出,兩性在求助與自殺率出現反向現象,以去年為例,自殺者當中,67%是男性;相反,尋求支援后獲該會提供自殺危機介入服務的個案中,女性占65%,這既顯示男士不愿在碰到困難時求助,亦反映求助多者,自殺率便低。
她續稱,香港自殺情況自2017年起便不斷上升,與疫情期間及其后的人際交往減少亦有關連,因為疫情起,人與人1間的接觸減少,導致關系疏離,什么事都自己扛,不利緩解自殺壓力。
該會數據亦顯示,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去年接獲接近1.2萬宗求助個案中,主要原因是精神健康(15.66%)丶家庭(14%)及人際相處(10.55%)。而自殺危機介入服務個案則以家庭(20.06%)丶經濟(14.53%)及精神健康(12.39%)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