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華主席接班成為黨政軍最高領導人。華抗戰時期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后,他常年在湖南任職。
華是毛主席非常賞識的干部,他為人謙遜正直,廉潔親民,生活樸素,忠厚忠誠,有原則,更有大局觀。
在毛主席的提攜下,華先是出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后來上調中央任職,特殊時期,在鄧公被撤職后,華開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毛主席逝世后,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華主席做出英明決策,領導大家一舉粉碎了“王、張、江、姚”集團,使籠罩在人民頭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個人威望也達到了巔峰。
1977年,汪東興等人拋出了“兩個凡是”的觀點,得到了華的默許。“兩個凡是”遭到了黨內外許多人的反對和批評,也是華逐漸失去威望和領導地位的直接原因。
隨著“真理標準”在全國進行,華主席等人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1978年,華主席不得不進行公開檢討,承認“兩個凡是”的說法片面了。
然而,華主席的個人政治危機才剛剛開始。1980年7月,權威官媒發表《正確認識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一文,緊接著,中央下發文件《關于堅持少宣傳個人的指示》……
這些文稿的觀點主要是為了制止個人崇拜,雖然沒有點名,但是人人都知道是在批評華。
從1980年8月至11月,中央不少領導同志紛紛開始批評華主席,甚至質疑他政治和組織能力,明確指出他難以領導軍事工作,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他不適宜再擔任中央主席職務。
在這種情況下,陳云等老同志態度堅決地勸說他:“希望珍惜既有的功勞,多做加號、少做減號”。他們還向中央建議在十二大前解決“主動讓賢”的問題。
1980年底,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多,華主席對曾經的工作“失誤”也承認,并坦然接受大家的批評,還參加相關會議進行自我批評,態度十分誠懇,充分發揮了民主作風。
大家的意見也得到了充分表達,在大會上暢所欲言,不過,有少數人批評時帶著情緒,說的話有失公允,有人竟然說華主席是坐著“直升機”提上來的。
參會的胡耀邦聽不下去了,站起來怒斥,并擺事實,駁斥這些人:
他不是坐直升機上來的。他解放前就參加工作了,建國后在湖南等地的經驗也很豐富,是具備相當領導水平的。
工作了40多年,說人家是坐直升機上來的?這種提法很不妥當。還是應當肯定成績和能力,尤其是1976年,他和老同志一道粉碎陰謀集團,貢獻非常大。
在當時批評為主的氛圍下,能褒揚、客觀評價華主席是難能可貴的,當然胡耀邦也指出了華主席的一些不足,但都是點到為止,不尖銳、不擴大、不帶情緒。
胡耀邦發言完畢后,會場頓時安靜下來,鴉雀無聲,華主席也被他的這種公允公正地態度感動。
1981年,華主席辭職,接任中央主席一職的就是胡耀邦。胡耀邦的表現有目共睹,所以鄧公激勵他“當仁不讓”接任重任。
胡耀邦在任期內的表現得到了黨內外的一致認可,華主席對他的能力和品格也是十分贊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