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伙注意過沒,中朝之間那條邊界線,全長 1420 公里。看著普普通通,里頭的事兒卻讓人心里不得勁。
尤其是三件事,雖說是歷史原因,但總感覺有些憋屈:天池就剩半邊了,鴨綠江沒法出海,圖們江的盡頭被堵得嚴嚴實實。
去長白山天池邊站站。舉著手機拍照呢,轉(zhuǎn)個身就瞧見了,湖的另一半不是咱們的。這可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咱們只占了 45.5%。剩下的那些,都在朝鮮那邊。
這可不是瞎說的。1962 年《中朝邊界條約》劃定的。整個長白山,咱們才拿到 48%。天池更少,連一半都夠不上。這片水深 373 米的湖水,就這么分成了兩半。
再講鴨綠江。全長 795 公里,本來是咱們的內(nèi)河,后來成了界河。江里有兩百來個島嶼和沙洲,朝鮮分了 127 個,咱們只有 78 個。
這是老早的歷史遺留問題。可現(xiàn)在看,麻煩越來越清楚。下游修了水庫,泥沙越堆越多,朝鮮的黃金坪和綢緞島,居然跟咱們的陸地連一塊兒了,我們連個出海口都沒撈到。
但這些地方?jīng)]歸咱們。協(xié)議寫得明明白白:“即使島嶼移位,歸屬不變。” 就像家門口的河里沖來塊地,按理說該是你的,可協(xié)議說不行,還得是鄰居的。你說這尷尬不尷尬?
老丹東港快被堵死了。新建的丹東新港,也被淤泥圍著。這不光是地盤的事兒,東北的航運和發(fā)展,都受影響了。
東北其實能出日本海,靠圖們江就行。可最關鍵的 17 公里出海口,被朝鮮和俄羅斯堵上了。
咱們手里就只有 “通航權”。啥意思?就像你有車有駕照,可路是人家的,得從人家院子開出去。
問題是,這河道上老早就建了座鐵路橋,橋高還不到10米高,大型貨輪根本通不過。更無語的是,就在旁邊準備新修一條公路橋,橋高比鐵路橋更低,這不有間給人添堵嗎?
這 17 公里看著不遠,走起來卻像隔著老遠。日本海就在眼前,咱們得借港才能出去。要么走朝鮮羅津港,要么經(jīng)俄羅斯海參崴。萬一局勢緊張了,人家說句 “不借了”,咱們就直接被鎖死了。
這些邊界劃分,都寫在老協(xié)議里。可時代變了,問題越來越突出。鴨綠江的麻煩,直接影響著遼寧的外貿(mào)。圖們江能不能通日本海,關系著東北能不能走向國際。
國力強了,重新看看這些邊界問題,不是挑事。是為了國家利益,必須做的事。邊界是死的,時代在變。有智慧,有底氣,才能為東北爭取更合理的空間,才能讓發(fā)展的路子更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