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在攝像鏡頭下各種飯店老板多多少少能做做“便宜實惠、熱情大方”的樣子,可沒想到很多人確實連裝也不愿意裝一下。
美女網紅探店遭遇“串串刺客”,一片牛肉四根簽、一塊雞爪十根簽,老板信誓旦旦的承諾被本人輕易改口,最后一個人的一頓最普通的路邊攤晚飯竟然花了四百多塊錢還沒能吃飽!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這種店到底是怎么開下去的?
本文所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及文內
“自助”也能是“價格刺客”?
“芝芝”是一位活躍在平臺的“非典型探店博主”,她的視頻并不是一般的走進一家店、正常點單上菜,而是找一家路邊攤,與老板協商一個固定價格,然后開啟“自助”模式。
在她的視頻中很多時候吃不到那個“自助”的價格,而如果超過價格芝芝也完全不占老板便宜,依然會按照原價正常支付。
畢竟芝芝視頻中的主要看點依舊是“小小的身體巨大的飯量”,之前與商家的互動只是一碟“餃子醋”,這次她走進了一家串串店,老板看上去就是很精明的生意人,他欣然接受了挑戰,雙方約定188元全場任吃。
為了防止這場口頭協議在中途“夭折”,芝芝像簽合同前反復確認條款一樣再三向老板求證:說好了188,待會兒可“不興反悔”,而老板也笑呵呵地擺手,胸脯拍得山響,承諾擲地有聲。
在這位老板眼里這根本不算賭,打量著眼前的姑娘,身材苗條,文文靜靜,能有多大飯量?這188元在老板眼里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他自信地以為,自己是那個看穿了所有底牌的莊家。
然而當芝芝坐下來真正開吃,才發現這場賭局的水比想象中要深得多。
老板的自信不僅僅源于對“苗條女生”飯量的刻板印象,更來自店里那套他精心設計的商業模式:這家店的計價單位是竹簽,每根五毛,聽起來樸實無華,可當東西端上桌,秘密才被揭開。
一小片薄如蟬翼的牛肉,底下竟然能串著四根竹簽,而一個普普通通、只有爪子部分的雞爪更是被夸張地串了十根,哪怕土豆片這種再尋常不過的菜也能賣到“一塊錢一片”。
雖然看上去“五毛一根”的價格相當便宜,但是坐在那里實在是讓人不知道到底是去吃飯還是去吃簽子,一頓飯下來,胃里東西沒多少,桌子上簽子擺了一堆。
老板心里打的算盤早已不是加減法,而是乘法,他用的這種策略本身就是為了是讓每個普通顧客都在不知不覺中“被宰”,說白了就是我們口中的“串串刺客”。
但是對芝芝來說,既然雙方商討的是“自助價”,那這些亂七八糟的規矩也就與她無關了,可是她顯然還是把老板想得太好了。
沒想到強買強賣還能這么來
老板最初還游刃有余,覺得芝芝一個小姑娘肯定消耗不了什么,但是他臉上的笑容卻隨著桌上空盤的增多而逐漸凝固,他開始坐立不安,時不時從旁邊走過來,和芝芝念叨著自己是小本生意,一天只掙兩三百塊,這既是訴苦也是一種“施壓”。
看到竹簽桶里芝芝的“戰果”遠超預期,老板也終于徹底坐不住了,他撕下了和善的面具,拋出了那句經典臺詞,說著自己大意了,接著就要收回之前的“口頭約定”。
幾句解釋輕飄飄地從他嘴里說出,兩人此前定下的“188”規矩直接作廢,老板重新拿起了他的計算器,將計價方式強制退回到了對他最有利的原始模式:按簽算。
按照芝芝一貫的習慣,哪怕這時候老板不表示什么她也會把自己該付的錢都付出去,但是如果這個要求是從老板嘴里說出,那可就顯得老板有點“玩不起”了,人菜已經拿了,東西也已經吃了,這時候再毀約,簡直就成了一場“你必須給錢”的道德綁架。
最終這頓飯的賬單是420元,老板要求芝芝補上230元的差價,這不僅是對約定的背叛,更是一種對消費者進行的強制性二次交易,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芝芝也沒有選擇在店里當眾和老板爭吵。
作為一名擁有公眾影響力的博主,她深知現場糾紛的代價:自己花出去的時間、耗費的精力、以及可能失控的輿論風險對她而言完全沒必要,她選擇了最快、最體面的解決方案:按照老板報出的價格付錢。
甚至為了避免刺激老板,她連自己平時的飯量都沒達到就草草結束了用餐。
而那筆錢到賬的那一刻老板的態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臉上重新堆起了笑容,仿佛剛才那場難堪的對峙從未發生,甚至還滿口說著歡迎芝芝下次再來支持他的“小本生意”,仿佛是看中了芝芝飯量大,能一個人賺幾個人的錢。
互聯網時代公道自在人心
大概老板以為這只是一場關起門來的小勝利,賬貨兩清皆大歡喜,但是他沒有想到芝芝是個有近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連著幾期自助視頻的點贊量都在一萬以上,這條視頻中芝芝還在為老板“找補”,說著自己確實吃的時間太長、店里就剩自己一個,但當這段經歷被原原本本地發布到網上,網友們的“審判”還是開始了。
視頻擺在這里就是最好的證據,從最開始老板怎么答應,到這家店怎么靠簽子數量宰客,再到中途反復暗示“小本生意不好做”,以及最后那句明擺著想再大賺一筆的“歡迎再來支持”,態度轉變可以說是相當清晰。
一時間“沒格局”、“玩不起”就成了成了貼在這個老板身上最醒目的標簽,這不僅是道德譴責,更是對一個生意人最致命的商業評價,而且憤怒的網友從視頻中的付款記錄里看到了這家串串店的名字,于是自發開始“避雷”。
而評論區網友們對這家店和老板的評價則更加尖銳,他為了眼前的230元,親手砸了自家招牌,或許老板在這件事上贏得了一筆小錢,卻輸掉了信任和口碑,以及可能潛在的用戶卻都賠進去了,這筆“錢”可遠遠大于230元。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