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逐漸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糖尿病患者數量逐年攀升。然而,對于這一特殊群體,關于老年糖尿病管理的權威指南卻仍然缺失。在這個背景下,掌握口服降糖藥的正確用法成為尤為重要的一環。本文將詳細介紹老年糖尿病管理中常用的口服降糖藥物種類、作用機制、用藥時間等方面的內容,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糖尿病現狀
截至2020年2月28日,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1.76億,占比12.6%[1]。而根據國際標準,65周歲以上的人群被定義為老年人,而年齡在65周歲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則被稱為老年糖尿病患者[2]。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糖尿病管理迫切需要規范,然而,目前國內尚無一套關于老年糖尿病管理的權威指南。
口服降糖藥物概述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依賴口服降糖藥物來維持血糖水平。這些藥物包括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α-糖苷酶抑制劑、DPP-4i、SGLT2i等。每一類藥物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個體差異和患者反應進行合理選擇。
作用機制與調整服藥時間的重要性
雙胍類(以二甲雙胍為代表):
作用機制: 主要通過抑制肝臟糖異生、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肌肉糖原合成等方式改善高血糖。
調整服藥時間: 普通和緩釋制劑宜在進餐時或餐后立即服用。
磺脲類(包括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
作用機制: 胰島素促泌劑,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
調整服藥時間: 根據具體藥物,在餐前30分鐘、早餐前或進餐時等不同時間服用。
格列奈類(主要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作用機制: 促胰島素分泌劑,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時相分泌降低餐后血糖。
調整服藥時間: 餐前15分鐘內服用,避免飲酒。
用藥指導與生活類比
在具體藥物的用藥指導方面,以二甲雙胍為例,其劑型有普通片、緩釋片、腸溶片等。根據不同劑型,需要注意在不同時間服用,同時要避免在用藥期間飲酒,以免引發乳酸酸性中毒。這就好比對待不同的植物一樣,每一種都需要特定的護理方式,口服降糖藥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點進行正確的服用,以確保其最佳效果。
用藥安全,關注飲食生活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藥的同時,更需要關注自身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結構和規律的生活習慣同樣是維持良好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通過均衡的營養攝入和適度的鍛煉,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控疾病,享受更加健康的晚年生活。
結論
老年糖尿病管理不僅僅依賴于口服降糖藥物,更需要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掌握藥物的用法用量,關注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通過了解口服降糖藥物的種類、作用機制以及正確的用藥時間,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質量,迎接健康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