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沒有孩子不喜歡莎士比亞。
英國私立學校英文課程大綱,莎士比亞一個人就占據了英語語文課的半壁江山:《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作品是所有英國學校的必讀書目。
對于中國孩子來說,由于年代、地域、歷史背景、語言習慣等差距,閱讀莎士比亞作品難度確實有些大。
市面上雖然很容易找到縮寫版的兒童文學性的莎士比亞作品,但用文字去解釋文字的方式,看起來化繁為簡,實際上對于孩子理解多了一層文學基礎的負擔。
學習力較強的孩子,也容易把莎士比亞當大部頭去啃,結果適得其反,從此畏難而止步于莎翁。
其實我們把概念搞錯了,莎翁寫的是戲劇不是小說,正確的打開方式是:we need to play it!
去看戲劇?不,那太難實現了。同樣是閱讀,無需通過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去啃讀,而是用孩子們喜歡的漫畫形式,帶著看劇的輕松,開啟莎士比亞閱讀之旅。
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權威而專業的版本。
由英國兒童作家史蒂夫·巴洛和史蒂夫·斯基德摩爾操刀,精心編寫《莎士比亞漫畫版:套裝5冊》尊重原著戲劇構架,再配以本土漫畫風格,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莎士比亞筆下的世界原汁原味呈現。
這五部作品絕對是豐富多樣的精神大餐,有驚悚劇《哈姆雷特》、荒誕喜劇《仲夏夜之夢》、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魔幻劇《暴風雨》、和恐怖劇《麥克白》。
在歐美還有一種微型莎劇,專門為中小學生演出,像《羅密歐和朱麗葉》剪去枝蔓,七八個演員,50分鐘的相當于一節課的內容,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這一套《莎士比亞漫畫版:套裝5冊》,每一部作品精簡在86頁的漫畫體量,小學生一個周末就可以享受一部莎劇視覺盛宴,沉浸式閱讀經典文學在愉悅中潤物細無聲。
一、人物名字太長,傻傻分不清?
漫畫優勢——人臉識別
莎士比亞劇本中的人物名字長且晦澀,陌生又拗口,孩子們很難區分誰是誰,記不住是很正常的。
隨著劇情復雜化,人物交替出場,孩子們讀得云里霧里,甚至用心的家長幫忙畫思維導圖分清人物關系,閱讀門檻大大提高,孩子逐漸沒耐心繼續讀下去。
在漫畫版中,人物名字對應形象,容貌各異、服裝不同。人臉識別人物,大大降低了閱讀難度,小讀者們可以全心關注注劇情發展,無障礙沉浸閱讀體驗。
每本書都有劇中人物介紹,頭像圖片+名字、關系,一目了然,回到劇情里,誰在說話,一看氣泡便能知道,清楚明白。
漫畫人物各個有形象,
容貌各異、服裝不同。
英俊赤誠的羅密歐,美麗善良的朱麗葉,
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幸福甜蜜彼此相望。
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誰在說話,一看氣泡便能知道,清楚明白。
夜半時分的丹麥城堡,守衛巡邏的英勇衛兵,
在城墻上黑暗的角落,遇見已故國王的靈魂?
戲劇《哈姆雷特》
二、經典場景,孩子難腦補?
電影式的分鏡視覺盛宴
莎士比亞作品中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的16世紀歐洲社會生活圖景廣闊而五光十色,故事豐富悲喜交融,富于詩意和想象,又極具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
靠孩子一己之力去想象400多年前的歐洲風俗、人們的穿著打扮,真的太難為他們了。
現在的孩子們成長于短視頻時代,他們接受視覺化信息習以為常。
漫畫版莎士比亞,就是一場紙上戲劇!
好的漫畫會有電影式的分鏡,將人物、環境、經典場景,以電影質感的構圖呈現出來,孩子仿佛身臨其境,置身歐洲宮殿與森林,沉浸式參與故事,又不拘泥于一尺方格,肆意展開無窮盡想象。
漫畫版莎士比亞,不僅擁有劇場感的視覺化、角色化、對白與表情動作的融合,又能突破劇場空間,場景變幻靈動,帶領孩子們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
莎士比亞的魅力超越時間與地域,全球風靡。別再說莎劇難讀,關鍵在于用什么方式讓孩子接觸、接受。
夜晚雅典城外的樹林,小仙編織所有人的命運,
一次只為好玩的捉弄,年輕人竟變成了驢頭人?
戲劇《仲夏夜之夢》
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兵臨城下的緊要關頭,
在城堡的墻頭,瘋王麥克白如何做命運抉擇。
戲劇《麥克白》
三、文字版本,孩子難理解?
正本清源,保留劇本精華
市場上的兒童文學版的莎士比亞中,將經典戲劇改編成小說故事,大概每個故事十幾頁,兩三千字,縮寫幅度較高,只留下比較核心的情節和內容。
把戲劇當小說故事來讀,孩子們雖然認識了莎翁,卻錯失了人類文明的瑰寶:一種文學題材——戲劇。
莎士比亞是英國偉大的戲劇作家和詩人,被譽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但他并非是小說家。
在莎士比亞時代,戲劇表演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到了莎士比亞晚期,倫敦已經有專門的劇場,除了周日,每天上演戲劇。
在首演之前,莎士比亞的戲劇本未能印刷成冊,每位演員拿到的都是自己角色的臺詞紙卷,演員們根據貼在后臺的清單登臺、離場。
在莎士比亞去世后,他的朋友們把他的戲劇手稿、抄本收集起來,印刷出版了莎士比亞作品集,這就是著名的《第一對開門》。
當我們了解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背景,他是為了劇團表演而寫,為舞臺呈現而寫,那么,我們在閱讀莎士比亞作品時,應該還原劇本形式去閱讀。
莎士比亞漫畫版,尊重原著戲劇構架,劇本精華全部保留,完整呈現開幕到經典高潮,再到閉幕的戲劇過程。
以劇幕去呈現,可以讓每一位小讀者都可以成為導演,讓戲劇在他們的頭腦中上演,探索莎劇故事中的困境。
經典莎劇如今在全球在不斷被改編上演,讀原汁原味的精華劇本,方會品鑒戲劇之美。
《暴風雨》精彩開幕
經典高潮
閉幕結束
《羅密歐與朱麗葉》精彩開幕
經典高潮
閉幕結束
“莎士比亞所在國家的本土人士對莎士比亞戲劇的理解肯定有不同于非本土人士之處,他們的文字、表達、理解等較為上乘。……將正文控制在 86 頁,并將其故事處理得天衣無縫。……不僅未見篡改莎士比亞本意和畫蛇添足之處,而且某些地方改編得相當傳神。”
——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 羅益民教授
孩子能力強,想深入閱讀莎翁作品?
名家翻譯+12種衍生知識深度呈現
莎士比亞被譽為“英國戲劇之父”,莎劇詩意語言是世界文化瑰寶。
好的譯本,是家長為孩子擇書的重要考量。
漫畫版莎士比亞的譯者絕對是本書亮點,他是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的羅益民教授。
羅教授在翻譯學術上功底深厚,同時精研莎士比亞戲劇近三十年,相關知識的累積輸出,既保從兒童本位出發,注重準確性、可讀性和兒童文學性,保證孩子們能輕松理解莎士比亞戲劇,同時又能感受到莎劇的張力。
這套書精心編排的12種莎翁的衍生知識,每一處都是小小寶藏,包含:莎士比亞生平介紹、戲劇故事梗概、名言精粹、人物列表、戲劇故事點評、故事探源、主題探討、語言格律淺析、版本介紹、衍生趣聞、劇場演出相關知識和一張莎士比亞年表。
千萬別小看這些閱讀佐餐,它們不僅可以輔助提高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教會孩子們如何拓展知識,建立自己的閱讀體系。
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羅益民教授為這套書作序時這樣說:
“這些知識對理解莎士比亞和莎士比亞戲劇是有意義的,在中國同類書中更是難得一見。”
莎士比亞生平介紹
名言精粹(《羅密歐與朱麗葉》)
人物列表(《麥克白》)
戲劇主題探討(《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士比亞年表
我們這屆家長兒時書店里幾乎找不到莎士比亞兒童書籍,成年后偶然接觸莎劇,才發現它的藝術魅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說過:我閱讀莎士比亞作品的習慣持續至今。
讀書要趁早,如今的孩子們幸運了。這種用漫畫的方式,專業的翻譯,超寬廣的知識關聯,既可以讓孩子了解西方文學、歷史和思想,拓寬文化視野,又提高了藝術鑒賞力。
有了這一套《莎士比亞漫畫版:套裝5冊》,那些小心翼翼保護孩子閱讀興趣的家長們,可以放心讓寶貝們津津有味地開啟莎翁五部經典作品閱讀之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