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讀書時,一位室友大半夜里尿路結石犯了,可把他疼壞了,真是死去活來的。
在腎結 石當中,多是鈣結石,其中以草酸鈣為主(70~80%),還有磷酸鈣(15%)、尿酸結石(8%)、 胱氨酸(1~2%)、磷酸銨鎂等 (1 % )。膳食因素對促發結石有重要影響。7個不良飲食習慣,大大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成人腎結石的流行病學和危險因素.UpToData)
1. 液體攝入太少
腎結石的形成與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有關。當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過高時,容易形成結石。液體攝入量不足會導致尿液濃縮,增加礦物質濃度的機會,從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對策:保持充足的液體攝入量對于預防腎結石非常重要。建議每天飲用足夠的水,以保持尿液稀釋,減少結石形成的機會。對于成人,男性每天要攝入1700毫升及以上的水,女性每天1500毫升及以上的水,相當于20毫升的水杯8杯上下。對于兒童攝入根據年齡適量安排每天的飲水量。
2. 膳食中動物蛋白攝入過高,富含鉀的食物攝入不足
動物蛋白中的氨基酸和胺類物質可以轉化為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結石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中的含硫氨基酸還會增加尿鈣的含量。因此,攝入過多的動物蛋白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富含鉀的食物攝入不足。富含鉀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攝入不夠,導致尿液中鉀偏低,增加腎結石風險。
對策:不要貪吃肉類等高蛋白食品。同時,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鉀、膳食纖維的食物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加膳食中鉀的攝入,減少同時尿酸的吸收。
3. 攝入過多草酸鹽含量高的食物
草酸鹽是形成結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大量攝入含草酸鹽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菠菜、莧菜、韭菜、馬齒莧、豆類、堅果等,可能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但尿液中草酸鈣的形成,還需要有鈣,如果鈣排泄增加,加上血液中大量的草酸,就容易發生草酸鈣結石。
對策:適量限制這些高草酸食物的攝入量,以減少草酸鹽的攝入。菠菜、莧菜、馬齒莧等可先焯水,可去除大部分草酸。因此,也沒有必要將高草酸食物列為黑名單。同時,增加富含鈣的食物的攝入量,如牛奶、豆腐等,有助于降低草酸鹽的吸收。
4. 鈣攝入量較低
鈣是形成結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飲食中鈣比較豐富,可在腸道與草酸等結合,進而避免過多的草酸等進入血液。當鈣攝入量不足時,身體會從骨骼中吸收鈣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當鈣攝入量過低時,腸腔內草酸鈣復合物形成減少,膳食草酸鹽的吸收增加,隨后尿液中草酸鹽排泄增加,形成結石的風險隨之增加。
對策:建議增加富含鈣的食物的攝入量,如牛奶、豆腐、低草酸綠葉蔬菜、芝麻醬等。
5. 高鈉飲食
高鈉飲食會導致尿液中的鈉離子濃度升高,從而增加鈣鹽結晶形成的機會,進而形成結石。此外,高鈉飲食還可能導致脫水,進一步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因此,建議減少鹽的攝入量,以降低鈉離子濃度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對策:減少鈉的攝入,成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兒童:1~2歲小于1克,2~3歲小于2克,4~5歲小于3克,6~10歲小于4克。
6. 過量補充維生素C等
維生素C在體內代謝后會產生草酸,從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過量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使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對策:避免大劑量補充維生素C,成人每天攝入維生素C最好不超過2000毫克。泡騰片好喝,但不能貪喝。
7. 糖(蔗糖和果糖)攝入過多
糖攝入過多會導致尿液中鈣離子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過量攝入會增加熱量攝入并可能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對策:限制純糖(包括蜂蜜)的攝入量,限制果汁攝入。水果也應適量攝入,避免過于貪吃。
避免以上不良習慣有助于降低腎結石的風險。同時,保持均衡的膳食和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預防腎結石的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