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將食物進行“隔夜儲存”,例如,米飯要隔夜之后炒起來才能粒粒分明;蘋果、香蕉要隔夜儲存后才能更加香甜可口;蘿卜、冬瓜也要隔夜之后方能更加軟糯……可以說,隔夜在餐飲中是一種獨特的加工形式,對食材口感的改變往往發(fā)揮著獨特效果。
但是,隔夜存儲同時也意味著給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更多時間,如有不慎,可能就會導致食物腐敗變質(zhì)。那么,隔夜的東西究竟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呢?這4點建議及早了解。
1.隔夜水
從水分的儲備方式出發(fā),我們可以將隔夜水分為兩類。其一是在暖水壺、熱水器里儲存的水,這可以稱為“密閉水”;其二是在闊口杯里儲存的水,也叫作“開放水”。
密閉水的儲存條件使得其與空氣的接觸面很小,從而出現(xiàn)細菌大量滋生的風險較低,因此可以存放較長時間;而開放水則很容易積攢空氣中的微塵和病原體,并為它們提供潮濕環(huán)境,進而滋養(yǎng)其生長。
因此,隔夜水如果在密閉容器中儲備,多數(shù)能夠飲用,可若是直接敞開存放,最好還是不要飲用了。
2.隔夜茶
茶葉既能為飲用水增添一股清香風味,也能幫助人們養(yǎng)神清心、改善體質(zhì)狀況。因此,生活中很多朋友都習慣在早晨起床時喝上一杯溫茶水,借此來潤腸通便、振奮精神。
不過,在經(jīng)過一夜浸泡后,茶水的濃度往往會很高,其中的鞣酸、茶多酚以及咖啡因濃度同樣會上升,而高濃度的鞣酸會與身體內(nèi)部的礦物質(zhì)元素結(jié)合,從而形成難溶性鞣酸鹽,這會加重內(nèi)臟結(jié)石或是誘發(fā)關節(jié)炎癥等風險。因此,隔夜茶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喝。
3.隔夜菜
隔夜菜同樣要做區(qū)別對待。若是清燉、鹵煮類型的菜品,在經(jīng)過一夜靜置后,其中的動物油脂會漂浮在表層并形成凝固,這既能阻擋病原體進入湯品本身,也方便大家再次食用時撇去油脂,這是有一定好處的。
而炒菜、腌菜這類菜品,在長期儲存后,部分鹽分會轉(zhuǎn)變成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危害往往是比較大的,因此,這類菜品建議還是及早進行處理。
4.隔夜肉
不少朋友在平時做飯時,習慣于拿出一整塊肉來解凍,然后切下一部分烹飪,剩下的部分則繼續(xù)在冷凍與化凍之間反復循環(huán)。但這樣的行為不僅會使得肉質(zhì)本身口感變差,還容易在一次次的解凍過程中受到細菌滋生感染,從而影響到肉的品質(zhì)。
總之,隔夜水、隔夜菜在一定條件下其實是能夠正常食用的,而隔夜茶、隔夜肉,則建議大家及時予以清理,這樣或許才會更加健康、適宜。
【本圖文由“熊貓醫(y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棉花,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