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吉利、長城、上汽等車企通過如領(lǐng)克、極氪、WEY牌、坦克、智己,中國造車新勢力通過蔚來、理想、小鵬等,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中國品牌整體的“品牌向上”的話,奇瑞則一直徘徊在“品牌向上”的邊緣,甚至數(shù)度折戟。這一次,奇瑞的機會來了?
12月20日,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上市了一款新車:星紀元ES,售價22.58萬元-33.98萬元。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是奇瑞品牌首次有一款新車起售價突破了20萬元,而其他車企如上汽、吉利、長安、比亞迪等,早就有多款車型起售價超過了20萬元。奇瑞官方把這款新車定義為“首款超舒適長續(xù)航智能轎車”,認為這款車將“開啟星途汽車高端純電發(fā)展的新征程”。
那么問題來了,星途星紀元行能擔(dān)當起這個重任嗎?
命途多舛的“星途”
星途的誕生多少有點尷尬。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汽車從低端起步,早期以“價廉質(zhì)次”打入市場,由此形成了中國汽車品牌集體的低端形象。在這樣的印象之下,中國品牌尋求“品牌向上”成為了奢侈品。但是,中國汽車人顯然不甘心一直屈居低端,高端的錢白白丟給老外去賺。
到2015年前后,中國品牌掀起了一股“品牌向上”的運動,紛紛成立中高端品牌,如吉利聯(lián)合沃爾沃創(chuàng)立領(lǐng)克品牌,喊出了“中國新高端”的口號,長城成立“WEY”牌,自稱“中國唯一豪華SUV品牌”,并且早早地推出了15-25萬元價格區(qū)間的車型,向中高端進軍。
差不多同一時間創(chuàng)立的新勢力品牌蔚來則喊出了“與BBA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口號,平均單車售價一度超過40萬元;理想則幾乎所有車型起售價均在30萬元以上。包括比亞迪,也連續(xù)推出騰勢(參數(shù)丨圖片)、方程豹和仰望這樣的中高端品牌,并且大獲成功。
但唯有奇瑞這家企業(yè),似乎和“品牌向上”沾不上一點關(guān)系。
實際上,奇瑞是所有這些企業(yè)中最早發(fā)起“品牌向上”運動的。老黃歷“東方之子”由于年代過于久遠,就不多說了。早在2007年,奇瑞就和以色列集團成立奇瑞量子,2011年改名觀致,由此正式啟動了奇瑞的“品牌向上”運動。
但由于發(fā)展路徑及經(jīng)營管理上的不善,觀致汽車發(fā)展失敗,于2017年底被門外漢寶能集團收購。 同年,奇瑞成立全新品牌EXEED,也即星途。就在撰寫此文之時,我們試圖登陸觀致汽車的官網(wǎng),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處在打不開的境地。
經(jīng)歷了觀致的失敗之后,星途完全不敢高調(diào),首臺車TX于2019年4月上市,售價區(qū)間為12.59-17.59萬元。 相比之下,2017年4月上市的領(lǐng)克01,售價區(qū)間為15.88萬元-20.28萬元; 同一時間上市WEY VV7,售價為16.78-18.88萬元。 三款車當中,星途TX和領(lǐng)克01同為緊湊型車,但領(lǐng)克01售價明顯比星途 TX高。 而WEY牌則直接上市一款更高端的車型,以宣示自己的高端定位。 從首款車型的定位和定價來看,星途算是完全“茍著”,頗為抬不起頭。
這種狀態(tài)也體現(xiàn)在銷量上。 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星途品牌累計銷量僅51,142輛,同年領(lǐng)克品牌為180,127輛,遠超星途。 長城的魏牌2022年的銷量雖然只有36,381輛,但2021年從魏牌獨立出去的坦克品牌,2022年銷量為123881輛。 實際上,魏牌成立首年,其銷量就達到了8.6萬輛,第二年更是達到了13.95萬輛。
也就是說,無論定位,還是售價,星途品牌都不如同期的領(lǐng)克和WEY牌。事實上,星途品牌的現(xiàn)狀,正是奇瑞集團的真實寫照:長期聚焦中低端,偏安安徽蕪湖——這也是觀致把總部選在上海想要避開的一個因素,其在一線城市缺乏明顯的號召力,由此導(dǎo)致車型無論是價格還是定位,始終都上不去。
事實上,追溯到更早的時候,2009年,奇瑞計劃推出“瑞麒、瑞麟”兩個中高端品牌,甚至把車子拉到紐格柏林跑圈,重金聘請球王梅西代言,但最終結(jié)果證明這些錢都冤枉花了。2012年,瑞麒、瑞麟正式退出市場,奇瑞宣布回歸一個奇瑞。
后來的觀致,同樣存在嚴重的經(jīng)營理念上的問題。如今,奇瑞試圖通過星途再戰(zhàn)高端。這一次,奇瑞有幾成把握呢?在星紀元之前,恐怕不會有太多人看好奇瑞的這個中高端品牌,但隨著星紀元上市,情況正在發(fā)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星紀元能開創(chuàng)新紀元嗎?
12月20日上市的星途星紀元ES,事實上是星途品牌成立以來第一款起售價超過20萬元的車,這對星途的品牌溢價能力是個嚴峻的挑戰(zhàn)。
車身尺寸方面,星紀元長寬高分別是4945/1978/1467毫米,軸距為3000毫米,這是星途第一款軸距長達3米的車型。就這個尺寸來說,國產(chǎn)純電能和它競爭的車型不多,我們挑選比亞迪漢EV來略作對比。
比亞迪漢EV長寬高分別是4995x1910x1495毫米,軸距為2920毫米,軸距略短于星途星紀元ES,但車身卻更長一些。因此但從尺寸看,比亞迪漢EV還略勝出一籌。
動力方面,星紀元ES基于800V高壓電氣平臺打造,提供了單電機及雙電機動力可選,單電機版最大功率分別為183kw及230kw,雙電機版前后電機功率分別為123kw和230kw,峰值扭矩突破633N·m。
和比亞迪漢EV雙電機版本相比,比亞迪漢EV峰值扭矩為700N·m,電動機總功率為380kW,參數(shù)上均比星紀元ES要高。但雙電機版本的星紀元ES,售價同樣比比亞迪漢EV雙電機版高出不少。
續(xù)航方面,比亞迪漢EV雙電機版CLTC續(xù)航為610km,星紀元ES為650km,星紀元ES略有優(yōu)勢。比亞迪漢EV采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帶電量為85.44kWh;星紀元ES則采用了寧德時代的組合電池:三元鋰 + 磷酸鐵錳鋰電池,電池能量為79.9kWh。鑒于比亞迪漢EV比星紀元ES(均指雙電機版)重了150公斤,因此續(xù)航略比星紀元ES少個40公里,意味著電池性能幾乎完全一致。另外就安全性來說,磷酸鐵鋰低溫性能更差,但電池活性更穩(wěn)定一些。也就是說,續(xù)航和電池安全,兩者不相伯仲,各有優(yōu)缺點。不同的是,星紀元的電芯是采購自寧德時代的,比亞迪漢則采用的自家的電芯,這恐怕是星紀元ES售價在各款車型上都高于比亞迪漢EV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說,如果和比亞迪漢EV相比,星紀元ES無論是續(xù)航、電池性能還是成本上,并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甚至電機也不如比亞迪漢EV,唯一領(lǐng)先的是其全系標配了IAS智能空氣懸架+CDC電磁減振系統(tǒng)(這也體現(xiàn)在售價上),而比亞迪漢EV僅雙電機版配備了可變懸掛功能。那么,對消費者來說,是多花幾萬元買一臺有空氣懸掛的新車,還是買一臺性價比明顯要高出一截的老車型,這就得看星途品牌本身的溢價能力了。
另外,星紀元ES面前的攔路虎還不僅僅只有漢EV一款,還包括奇瑞自己與華為合作的智界品牌旗下剛剛發(fā)布的新車智界S7。
智界S7長寬高4971×1963×1474mm,軸距為2950mm,尺寸上與星紀元ES幾乎完全一致。這兩臺車甚至都來自同一個平臺:奇瑞的E0X高端智能電動平臺。不同的地方在于,智界S7全系搭載了華為的鴻蒙4座艙、華為的麒麟芯片、華為ADS,底盤是華為研發(fā)的途靈底盤,含“華”量可謂相當?shù)母摺6羌o元ES的智駕則是來自奇瑞自研,車機系統(tǒng)來自科大訊飛、主控芯片來自高通。同樣,智界S7僅高配配備了空氣懸掛和CED減振系統(tǒng)。價格上,智界S7售價為24.98萬元-34.98萬元,高配兩臺車價格幾乎一致,但其他配置,星紀元ES售價要低兩三萬。那么,對消費者來說,到底是多花幾萬買華為的軟件,還是少花幾萬買奇瑞的智駕及空懸、CDC減振,恐怕需要做一番思量。但無論如何,智界S7和星紀元ES都存在左手打右手的情況,兩臺車左右互搏,一定程度上會加大消費者的觀望情緒。一旦智界S7銷量不如預(yù)期,對星紀元ES是個巨大的壓力。而反過來,星紀元ES如果依賴更低的價格獲得市場喜愛,對智界S7同樣是壓力重重,或?qū)е聦脮r降價銷售。這兩臺車的糾纏,實際代表了“性價比”與“含華量”的互搏,不到最后一刻難說輸贏。
綜觀奇瑞過去相對比較暢銷的車型,由于品牌溢價能力不及吉利、長城,但憑著更低一些的價格,吃完了更低一級的市場。這也是觀致、星途遲遲走不上去的重要原因。如今星途星紀元ES試圖有所突破,一者是借了智界S7敢于定高價的東風(fēng),二者又要在智界S7和比亞迪漢EV之間求生存,這種態(tài)勢將進一步考驗星途品牌的運營能力。這一次,奇瑞“品牌向上”是不是有戲,仍不好預(yù)料。
好消息是,2022年,奇瑞集團取得了123.4萬輛的銷量,超過了長城汽車,略低于吉利汽車,為奇瑞汽車創(chuàng)立25年來的歷史最佳。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星紀元ES發(fā)布會上說:““我們要讓星途成為奇瑞的‘BBA’,成為奇瑞集團品牌金字塔的‘塔尖’,引領(lǐng)整個奇瑞的品牌金字塔高聳入云!而且是用新能源點亮的‘塔尖’,助力中國汽車高質(zhì)量發(fā)展。”
這一次,奇瑞星途,奇瑞集團“品牌向上”有戲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