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葳佳
和君咨詢產業園區事業部 研究員
北京和創瑞智管理咨詢公司 咨詢師
前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將培育100 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 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定量目標。
VR代表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通過模擬三維圖像、聲音、觸覺和運動等感官,為用戶創造一種虛擬的現實感。用戶可以用頭部追蹤設備來改變視角,感受到360度的環繞效果。有時候還會有手柄、手套或全身運動捕捉裝置等交互設備,使用戶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動作和操作。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以及應用加速落地,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正進入一輪爆發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預計,202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的規模有望超過2500億元,可能帶動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一、VR產業園現存問題
目前,我國VR產業園數量并不多。但虛擬現實技術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其中游戲為當前VR設備最主要的應用下游。虛擬現實可提供沉浸式的游戲體驗,讓玩家感覺自己身處游戲世界中。此外,虛擬現實還在教育、培訓、醫療、建筑設計、旅游等領域得到應用。它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可以帶來更加直觀、身臨其境的體驗。
現今,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一直在不斷進步,包括圖形渲染、深度感知、舒適度改善等方面的創新。未來,虛擬現實可能會與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等技術結合,形成更為綜合且逼真的交互體驗,如擴展現實(Extended Reality)。
VR產業園區存在以下問題:
1. 資金不足:建設和維護VR產業園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采購、人才引進等。然而,由于VR產業的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許多VR產業園可能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限制了其規模和發展速度。
2. 缺乏優質項目:VR產業園需要吸引和孵化優質的VR企業和項目,但目前可能還存在項目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的情況。這可能導致產業園在引領行業發展和吸引外部投資方面面臨困難。
3. 缺乏完善的生態系統:VR產業園不僅需要企業的存在,還需要相應的配套機構和服務體系,如研究機構、高校、投融資機構、孵化器等,形成完善的生態系統。然而,目前可能存在部分VR產業園生態系統不完善的情況,限制了創新和合作的機會。
4. 人才匱乏:VR產業需要具備相關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支持,但目前可能存在人才匱乏的問題。這可能是由于VR技術發展較新,相關的教育和培訓體系尚不完善,導致VR產業園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面臨挑戰。
5. 缺乏市場認知和推廣:VR技術在市場上的認知和普及度仍相對較低,這對VR產業園的發展可能帶來一定的挑戰。缺乏有效的市場推廣和示范項目,可能導致VR產業園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受限。
6. 缺乏行業標準和規范:VR產業的發展還需要建立健全的行業標準和規范,保障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目前可能存在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的情況,這可能對VR產業園的發展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造成一定影響。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面的努力和協作,包括加大資金支持,引進優質項目和人才,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加強市場推廣和宣傳,并推動行業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和實施。同時,政府、企業和相關機構需要緊密合作,共同推動VR產業園的發展和壯大。
二、建設VR產業園要注意哪些方面
基于VR產業園的問題,我們建設VR產業園區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規劃和定位:明確園區的定位和目標,確定園區的發展方向和產業聚焦點。考慮產業鏈的完整性和競爭力,以滿足市場需求并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2. 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園區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包括穩定的電力供應、高速網絡覆蓋、先進的通訊設施等,以支持VR技術和企業的運營需求。
3. 空間布局和設計:根據VR產業的特點,設計園區的空間布局,包括辦公區、實驗室、研發中心、展示區等。為企業提供充足的空間和合理的布局,以滿足不同業務需求。
4. 產業服務和支持:建立健全的產業服務機構和支持體系,提供技術研發支持、資金支持、法律咨詢等服務。組織相關培訓和交流活動,促進產業協同和合作創新。
5. 人才培養和引進: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關系,培養與VR產業相適應的專業人才。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企業,推動園區的人才集聚。
6. 創新生態和合作機制:建立創新生態和合作機制,促進園區內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創新。組織技術交流、合作研發、產業聯盟等活動,推動知識共享和創新發展。
7. 政策和法規支持: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爭取政策和法規的支持,為VR產業園區提供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優惠政策。了解相關政策并與政府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合作。
8. 宣傳推廣和市場營銷:積極宣傳和推廣VR產業園區,提升園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參加行業展會和活動,與相關媒體合作,吸引更多的關注和合作機會。
9. 風險管理和保障:識別和管理園區運營中的風險,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和保障措施,保障企業和員工的安全和財產。
10. 持續改進和發展:定期評估園區的運營情況,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變化,進行調整和改進,持續推動園區的發展和創新。
三、VR產業園的差異化發展策略
技術導向:VR產業園專注于VR技術、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領域的發展。它提供了一個專門的創新環境,聚集了從硬件制造到軟件開發、內容創作等各個層面的技術人才和企業。與其他產業園區相比,VR產業園更加專注于技術研發、創新和應用。
創意與文化:VR產業涉及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和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密切相關。VR產業園在培育和支持創意產業方面具有突出的特別之處,通過創意內容的開發和推廣,為虛擬現實體驗和應用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可能性。
交叉融合:VR產業園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平臺,吸引了來自技術、藝術、設計、媒體等不同領域的人才和企業。這種跨學科的合作有助于創造更加創新和綜合化的VR產品和應用,推動不同產業之間的合作和互動。
體驗性質與創新:VR產業園注重為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虛擬體驗,甚至包括增強現實的互動體驗。它鼓勵創新和實驗,提供實驗室、展示區、共享設備等資源,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展示、演示和測試產品的機會。與其他產業園區相比,VR產業園更加注重產品體驗和創新的特性。
培育未來產業:VR產業被認為是未來重要的產業之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VR產業園的特別之處在于,它致力于培育和發展VR產業,為新興產業提供孵化、加速和投資支持,推動VR技術的商業化和產業化發展。在這個數字化的明天,我們將在虛擬的大觀中發現更多未知的可能,而VR產業園區將是這場數字變革中最閃耀的星辰之一。
四、案例
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部署,北京市石景山區成為北京市“虛擬現實產業組團”承載區。大正創想廣場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東街26號。2019年6月開工,作為石景山區“疏整促”重點項目,將壓力容器廠生產制造功能騰退后,改造升級為以研發辦公為主要功能的高品質產業園區。
2020年11月份投入使用,目前整體入駐率已接近九成。其中VR、AR等虛擬現實領域企業占比高達80%,其中虛擬動點、絲路視覺、燧光科技等5家企業躋身中國VR50強。未來三年,園區產值將力爭實現80至100億元規模。
園區入駐企業 園區內部空間
整個園區可使用建筑面積約40000平米,橫向單層建筑面積最大可達9000平米,縱向又分割為ABC三座,每一座都有兩個獨立核心筒、配備兩套垂直電梯系統和兩套衛生間;每一座雙核心筒中間都預留了一個約300平米景觀中庭;室內大部分樓層預留了7.2米-7.8米的超高挑空高度。超大又可橫縱靈活切割的平面、超高的挑空高度、確保360度四面采光的景觀中庭等建筑設計都很好的迎合了高科技公司人員密集、追求溝通協作效率的辦公需求,也精準的把握住了VR/AR類企業拍攝、投屏等需要高挑空的需求。
五、小結
很多城市也開始逐步引入VR產業,并興建VR產業園。如作為虛擬現實領域首個國家級創新中心的南昌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以及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項目建成后目標年產值1000億元,將打造全球最大的虛擬現實研發制造基地,是中國國內面積最大的虛擬現實產業園區,也是當前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將搭建國內頂級科技創新平臺。
展望未來,我們將見證虛擬現實技術不斷演進,越來越深度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從虛擬社交到數字醫療,從教育革命到工業創新,VR將在各個領域展現其無限可能性。產業園區將繼續成為這些創新的溫床,孕育著一個個引領未來的科技奇跡。(完)
關注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來源 | 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
內容合作 | bjzhouyanjun(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