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城市跨年在忙啥咱可能不知道,但西安人跨年,博物館成了爆火目的地之一,伴隨著12月29日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的試開放,許多人趕著去參觀,讓這里迅速沖上最新一期中博熱搜榜熱門展覽榜單第一。
試開放的陜歷博秦漢館,3天時間共接待觀眾3.06萬人次,成為假日期間全省熱門博物館之一。
元旦假期的火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收假后本來想著可以錯峰出行,沒想到烏泱泱的人海還是給了我一些小小震撼。
參觀?上朝!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毗鄰秦咸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西漢帝陵遺址帶,如果不開車,最快到達的方法是乘坐地鐵,乘14號線,往機場方向坐到秦宮站下車即可。
盡管已經在網上看到過許多次效果圖,但站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門前,還是被這里的磅礴大氣所震撼。高高的門闕和高臺殿宇遙相呼應,視線往中間望去,層層階梯緩緩鋪開。
臺階不可謂不長,排隊的人已經從最下面一層一路排上去了。但是好在去的時候比較早,隊伍移動也不慢,排隊過程中正好欣賞兼具現代氣派和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風格的秦漢館主體建筑。
*由連廊連接的建筑
陜歷博秦漢館由著名建筑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主持設計,共七座宮殿式建筑單體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狀,象征秦朝宮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思想。
攤開館區平面,各單體通過架空連廊互相連接,主體建筑在采用高臺建筑形式、滿足不同功能的同時,還呈現出秦漢宮殿“高臺榭、美宮室,復道行空,橫橋臥波,冀闕凌空,宮苑結合”等特征。
*排隊“上朝”的階梯,橫橋臥波
從戰國至秦漢,筑臺之風盛極一時,博物館采用高臺建筑的外觀形式,將陳列區設于一層高臺之內,旅游服務等公共活動區設于高臺上的“殿堂”之中,想要先參觀,就得登上重重臺階,怪不得有游客給出了“參觀如上朝”的評價。
只有秦漢?
文綜歷史復習勝地!
據了解,一號至五號建筑為陳列展廳,六號建筑為文物庫房及技術用房,七號建筑為辦公用房。博物館現占地面積約300畝,建筑面積39809㎡,展陳面積10362㎡,集文物保護、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同時,這里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的緣起、發展、貢獻為宗旨的博物館,旨在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館藏為基礎,以考古資料為實證,展示秦漢時期中華文明的大變革和大發展。
*記錄秦律法的書簡
在這里,不僅能看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是如何創建的,還能感受“漢族”的主體是如何形成的,通過國家制度、農耕經濟發展、文化創新、思想積淀、科技發展、中外交流互鑒等幾個方面的解讀,為你奉上一份“天下同一”的文化盛宴。
博物館向所有公眾免費開放,刷身份證就能進,雖然目前開放的只有基本陳列,但上下兩層展廳共3530平方米,展線長1194米,展出文物共計732件(組),好好看怎么也得倆小時了。
目前開放的展廳分為序廳、第一到第六單元、尾廳共8個部分,所陳列的文物一部分是陜歷博原館的館藏調撥,一部分是舊館以往未展出的庫藏,再有就是陜西考古研究院的支援。
*曾藏于陜歷博老館的雁魚銅燈(左)和金怪獸(右)
原館聲名顯赫的杜虎符、金怪獸、鎏金銅蠶、雁魚銅燈、秦陵石鎧甲、睡虎地秦簡,遷居至此,如舊讓人駐足。
以往未見的展品之中,漆豬值得一觀。作為極少出土漆器的干旱西北地區,咱的漆器展品雖然趕不上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和湖南省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品種多、紋樣豐富,但是能看到這樣大的器型,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另一件則是展示中外文化交流的“互鑒”展廳里的“絲路一號”古漢船,一艘跨越千年的木質古船,還能夠保持清晰完整的狀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在看到這艘古船之后,秦漢時期和國外交流的能力,才在腦海中逐漸具象起來。
正因如此,關于科技發展的展廳,才顯得干貨滿滿:秦漢時期冶煉、造紙、數學、天文方面的進步乃至生態觀念的形成,足以讓現代人放下自滿和傲氣,轉而更加佩服老祖宗們的聰明才智。
逛了一圈,我愿稱秦漢館為文綜歷史復習勝地。
全是文物?
高科技現代化!
秦漢館最讓我驚喜的一點,還是這里超越常規的策展思路。
這里以不同視角解讀了從春秋戰國各國的變法開始到秦漢一統的歷史背景,重點關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還以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三世紀這數百年的世界格局作為背景,讓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同時期世界文明發展融匯貫通了起來。
將秦漢文明置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大視角下,以主、輔兩條線索平行敘事、相互呼應,這樣的策展思路絕對讓人耳目一新。
更讓人耳目一新的,還有咱用到的“先進工具”——展覽運用9大多媒體裝置,作為敘事的另一條線索,與具象化的文物相配合,營造空間的儀式感,張弛有度地引導觀眾的觀展節奏,將秦漢文明龐大的主題闡釋得生動、形象且具體。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在介紹文化教育時有“知識女性的現世”一節,重點介紹了蔡文姬、班昭;在“科技助力”部分,“水碓”“指南車”“提花機”“線性方程組及解法”“勾股容圓”“小孔成像”等內容的介紹,讓人立即就會聯想到秦漢文明的發達程度。
但要說完全逛盡興了嗎?似乎也沒有,一方面是剛開館的原因,許多區域還沒有開放,另一方面是許多文物展品的標簽底色太淺,加上昏暗燈光,對大近視眼(我)不太友好,再加上人多的原因,參觀體驗不能打100分,但和老館比起來,其精彩和豐富程度也是不輸的。
目前,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還不需要預約,拿上身份證就能進,如果想參觀,可以找個周內的早上去~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將于2024年5月18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并作為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投入運營,屆時,“城與陵”“技與美”兩個常設專題展也將面相公眾開放,相信到那時,展館的管理和參觀流程也會變得更加完善。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
開館時間:10:00-16:30,16:00停止入場,周二閉館
參觀方式:憑身份證刷卡參觀
地址: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蘭池三路東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