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貴州綠電交易電量達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倍。”日前,據貴州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貴州綠電交易規模相較于2022年的0.29億千瓦時,取得新突破。
綠電交易是指用戶可以通過電力交易的方式購買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量,并獲得相應的綠色電力證書。近年來,在“雙碳”目標牽引下,貴州新能源快速發展,截至去年底,貴州統調新能源裝機達1717.9萬千瓦,裝機容量占比27.8%。
為發揮好中長期電力交易“壓艙石”“穩定器”作用,2022年以來,在南方電網公司的統籌下,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聯合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結合貴州實際,推動建立有利于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等綠色電力,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守好“市場圈” 確保交易暢通
綠電交易通過市場化手段,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直接與需求側用戶連接起來。那么,相關企業、用戶參與到綠電交易中,如何得到保障呢?
建立體制機制,是貴州的重要措施。2022年2月,協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聯合南方五省區電力交易中心發布《南方區域綠色電力交易規則(試行)》;2022年7月,發布實施《貴州綠色電力交易實施細則(試行)》和《貴州新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方案(試行)》;2023年12月,協助貴州省能源局印發《貴州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管理辦法》……兩年時間,貴州電力交易中心推動一份份文件陸續出臺,不斷完善貴州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為市場主體參與綠電交易提供規則支撐。
“最核心的機制,是2022年7月的兩份文件,它們讓綠電交易有了‘說明書’和‘操作手冊’。”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交易組織部李小璐表示。
結合貴州實際,文件明確了綠電的交易方式、價格機制、交易標的、結算與偏差處理等內容,為貴州省內市場主體參與綠電交易提供了規則支撐,建立了常態化交易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主體及準入條件明確后,包括風電及光伏發電企業、電力用戶和售電公司,只要符合條件并完成注冊,均可參與綠電交易。貴州的綠電市場,就此鋪開。
作為2023、2024年連續全電量采購綠電的企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采購綠電1億千瓦時。該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印發的交易規則和辦法等文件,為購買綠色電力提供了有力指導與幫助,未來隨著公司不斷發展,用電量也會持續增長,我們將持續擴大綠色電力采購規模,實現綠色電力100%覆蓋,走好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擴大“朋友圈” 力促數量提升
去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以貴州茅臺酒股份公司綠色電力競拍交易為契機,全面梳理摸底新能源發電企業投產計劃及電力用戶綠色用能需求,形成綠色電力交易需求庫。
“需求庫的建立,能幫助我們了解電力用戶的綠電需求,同時也能掌握新能源發電企業綠色電力發電量,方便更好的組織綠電交易。”李小璐介紹。作為省內綠電交易的組織者,貴州電力交易中心充分發揮電網和交易的關鍵紐帶作用,掌握供需雙方需求,并向供需方提供需求數據,力求擴大“朋友圈”,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到綠色電力消費中。
2023年,貴州推動46家用戶參與綠電交易,比2022年增加43家,交易簽約電量達8.66億千瓦時,實際結算電量為7.9億千瓦時。
不僅如此,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的“朋友圈”還擴大到了大型國際會議中。
去年12月21日,中核匯能貴州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向貴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劃轉同年5月綠證92張,合計電量9.2萬千瓦時。這標志著,2023數博會期間,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首次實現100%綠電供應。
“期間,我們積極聯系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相關新能源發電企業進行溝通協商,推動達成綠證購買協議,多舉措引導全社會消費綠色電力,幫助企業樹立綠色形象。”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交易組織部高級經理朱剛毅介紹道。
如今,在貴州電力交易中心,所有綠電交易業務均通過南方區域統一電力交易平臺線上辦理,滿足注冊登記、交易組織、市場結算等業務需求,為市場主體提供科學權威的綠色電力交易服務,保障交易信息安全。
2022年6月以來,貴州共有25家新能源企業與9家售電公司參與綠電交易,累計交易電量達8.19億千瓦時,成效明顯。
(來源:貴州電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