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喬苗兒
“人這一輩子,是多大一個蛋呢。”
秀芳女士滿嘴炸雞,咬著后槽牙貢獻的金句,有令人破涕為笑的力量感。
改編自紀靜蓉小說,瞳盟影視制作,沈嚴任總導演,李江明導演,吳楠、田雨編劇,鐘楚曦、楊超越、許娣、陳小藝和侯雯元領銜主演,宋洋特別主演,王宥鈞、李添諾、榮飛主演的《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首播,笑中帶淚地記錄下兩個普通的家庭在遭遇飛來橫禍之后,從終身無法愈合的傷痛以及相互埋怨的泥沼中掙脫,重新勇敢而堅強地面對生活的全過程。
這是一個初看叫人感嘆于命運無常的故事,也是一個再品令人感動于生命堅韌的故事,更是一個回味后忍不住拍拍自己,說一句“人生沒什么過不去的坎兒”的故事。
家庭真情的一體兩面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將敘事的圓心落在社會生活的最小單元——家庭。
親姊妹倆秀芳、秀麗是吃過生活苦頭的,眼看著姐姐秀芳的獨女安心成家立業,夫妻恩愛,青年舞蹈教師的事業前途光明;妹妹秀麗的一雙兒女若華和若軒姐弟,一個大學即將畢業,一個馬上迎來高考,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事事出眾,樣樣省心。
在意外降臨之前,這兩家的日常瑣碎事令人共鳴非常。
秀芳家是女兒“卷”媽媽。安心身材樣貌出眾,對自己要求很高,出于對母親健康的考慮,總想勸兩百多斤的秀芳減肥,并試圖糾正她總是吃炸雞、喝飲料的“不良習慣”。秀芳對女兒反復的規勸不以為意,照舊我行我素。她不是不想改自己的毛病,是壓根兒不認為現在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妥,追求自由、不希望受束縛也不在意外界聲音的通透,令年輕人艷羨。
秀麗家是媽媽“卷”兒女。秀麗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兒女身上,不一樣的是對女兒若華凡事提要求,對兒子若軒處處多照顧,被冷落的女兒和被偏愛的兒子各有各的苦衷。若華早早發現弟弟若軒有“輕生”的念頭,樓頂上單薄細瘦的背影,已經難以承載源自母親“我都是為你好”的壓力;她自己更是一樣,哪怕盡善盡美,也難從母親處得到些許贊揚褒獎,過早地懂事,這個也才20歲出頭的女孩叫人心疼。
鍋沿碰馬勺的生活交響,映照出現實生活中典型的母女關系和代際鴻溝,“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的隔空擊掌聲,快要溢出屏幕。
家人間的摩擦、態度的偏頗甚至上頭時的爭吵,很難用對錯簡單評判,只因為家事無理;家人卻是個體遭遇風暴后最堅實的后盾和港灣。
彼時崩潰邊緣的若軒想去大姨家小住,以逃避來自母親的壓力,因而坐上了安心的車;秀芳因為忙著對賬單、打包剩菜耽誤了幾分鐘。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為后續突發的意外平添“宿命”的色彩,也成為未來女兒安心歇斯底里痛斥母親貪吃、小氣毀了自己一生,妹妹號哭“為什么死的不是安心”埋下伏筆。
血脈至親之間有時候就像刺猬,不得不互相依偎取暖,卻又將彼此扎得鮮血淋漓。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許經常忍不住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發脾氣、放狠話,只是因為心里有底,相信最親近的人永遠不會離開自己。
這正是親人的奇妙,真情的奇妙之處。
自我救贖的兩種猜想
就像該劇的劇名“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全劇在假定的極致絕望情境中提供了一條沒有退路的出路,就像秀芳說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站起來,你就是一攤爛泥。”
殘酷,但現實。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沒有回避重擊之下普通人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崩潰。
雙腿是舞蹈演員的生命,追求完美主義的安心無法接受自己的殘缺和容貌的損毀;若華不僅要承受失去弟弟的痛苦,還得安慰瀕臨崩潰的母親;秀芳選擇用逃避的方式自我麻痹,往嘴里塞炸雞,吞下去的是眼淚;秀麗變得更極端,甚至在被女兒接到學校同住,和清潔大姐聊天時張口閉口仍是已經不在人世的兒子……
在某個時間點上,作為觀眾忍不住為劇中人的精神狀態捏把汗:相比于發泄出來,哭鬧甚至發瘋,都好過沉默的震耳欲聾。
創作者甚至連肇事司機的家庭都予以筆墨勾勒,“麻繩專挑細處斷”的苦澀,令生活的百味更加繁復。
不回避苦難,是為了更有力地呈現自我救贖的力量感,曾經以為跨不過去的人生溝坎,回過頭來再看,已是云淡風輕。
劇集的片頭有一處巧思,油畫的質感,一株玫瑰在陰影中旋轉盛放,正像是從意外中掙扎著重新振奮的安心、秀芳,若華、秀麗母女。看吧,女性壓不垮的堅韌,打不到的力量,早在故事的開篇已經悄悄寫下了。
歸根結底,《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呈現的是兩家人從心靈和精神的“廢墟”上重建自我的過程。在被生活逼到進退維谷的地步時,頑強的生命力,親人間的愛和扶持,就是最有力的救贖。
現實生活的多重關照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以家庭為圓心,女性視角為抓手,起點是家庭,輻射的是作為普通人的個體在當代社會中面臨的方方面面現實議題。
安心和丈夫秦峰的婚姻,看起來郎才女貌,實則早有暗礁。成長環境的差異,令兩人對諸多事物的看法并不統一,出于愛的遷就實際難長久。意外發生后,面對突然變了一個人,日漸消沉的妻子,秦峰心疼之余,也有作為正常人難掩的壓力和退縮情緒。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古老民間諺語,一語成讖的當代書寫令人唏噓,卻無從指責。板子沒打到自己身上,個中滋味作為旁觀者自然難真正感同身受。不預設立場的白描式呈現,洞見人心,也關照自我。
劇中的姊妹、母女,她們身上亦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和濃郁的個人性格特征。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直接影響家庭的氛圍和家庭成員的性格和命運走向。在選角方面,鐘楚曦、楊超越、許娣和陳小藝四位女性與各自的角色形成渾然一體的融洽自然感,她們不是表演,而是在真實地生活,真實地經歷著劇中人遭遇的一切。女性情緒的復雜和敏銳,令女性觀眾尤能與之共鳴。
若華、秀麗母女在學校的生活,將劇情從家庭的維度拉出來,走進另一重維度的“擬態社會”中。大學校園構成步入現實社會的過渡階段,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距離感、分寸的把握,在小小一間宿舍里得到淋漓呈現。
難能可貴的是,《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將目光對準了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關照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面臨的雙重挑戰,尤其是因意外致殘的健全人,如何重新掌控自己的肢體和生活,安心的命運轉軌是濃縮,也是典型。
生理的創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康復,心靈的療愈卻需要自己、家人、朋友乃至整個社會更多的關切。不區別對待,即最大的尊重,《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飽含的人文關懷情愫,也令該劇在生活、現實之余,更有超然之處。
如果對《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還有更多期許,那必定是看這四位女性如何重新在生活的洗禮下綻放屬于自己的魅力,畢竟連生死都經歷一遭,也沒什么可以將她們壓垮。再說,還有個偽裝成“健身教練”的準女婿林天宇準備“打入”未來丈母娘的內部了。
愿意坐上輪椅走出幽閉房間的安心,帶著媽媽上學的若華,為了讓女兒站起來而決心減肥的秀芳,重新學習和女兒相處的秀麗,女性磅礴的生命力從來不止說說而已;重啟之后的人生苦辣酸甜,還都等著我們,和劇中人共同經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